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任何科目其实都是一样的,不断的记忆与练习,使知识刻在脑海里。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数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察与测量
1、观察物体——(两个方向观察单一物体的形状)
2、桌子有多长——(厘米的认识)
3、去游乐园——(认识米)
4、估一估,量一量——(简单的估测和测量)
观察物体(两个方向观察单一物体的形状)
1、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两个方向(前〈后〉面或侧面)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会辨认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
桌子有多长(厘米的认识)
1、经历用不同测量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厘米,找一找自己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厘米,体会1厘米的实际意义。
3、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4、会通过刻度尺观察物体的长度。(起点不是0刻度)
5、能根据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的刻度尺测量。
去游乐园(认识米)
1、初步建立米的长度概念,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2、掌握米和厘米间的关系,能恰当的选择单位表示物的长度。
3、认识米尺,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估一估、量一量(简单的估测和测量)
1、能选用适当的单位表示长度。
能估计身边物体的长度,会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2、会辨认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
数的认识
1、正确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2、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
3、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正确读、写0——20各数。
4、能说出个位、十位数位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初步了解进制。
5、认识符号“=”“>”“<”的含义,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数的运算
1、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2、比较熟练地计算(口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比较熟练地计算(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4、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学好数学,必须掌握三个基本概念: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
2。在完成主题后,我们必须仔细并相互推论。这样,我们就不会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当我们遇到同样的问题在未来。
3.一定要得到一个全面的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并且不能有偏见。
4.学习概念的最终目的是用概念来解决具体问题。因此,我们应该主动运用所学到的数学概念来分析和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5.我们应该掌握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中有意识地总结,慢慢培养合适的分析习惯。
6、要主动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利用文本阅读进行分析和理解。
7.在学习中,要注意有意识地转移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8.为了贯穿我们所学到的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我们可以使用类比关系方法。
9.每一章的内容都是相互关联的,不同章节之间的比较,以及前后的知识真正整合在一起,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知识体系和内容。
10.在数学学习中,通过对相似的概念或规律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和联系,从而加深它们的理解和记忆。明确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概念,了解数学知识的衍生过程,使知识有序、系统化。
11。学习数学不仅要关注问题,还要关注典型问题。
12。对于一些数学原理、定理公式,不仅记得其结论,了解这一结论。
13.学习数学,记住并正确描述概念和规律。
14.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解,解放思想,把抽象化为具体,逐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15。对概念进行恰当的分类可以简化学习内容,突出重点,明确上下文,便于分析、比较、综合和概念。
16.数学学习是最忌讳的知识歧义,知识点被混淆在一起,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学生应该学会写“知识结构摘要”。
17.学会对问题类型进行划分和组合,学会从多角度、多方面分析和解决典型问题,并从中总结出基本问题类型和基本规律方法。
18.根据同一种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达到全局记忆的目的。
19.结合各种特殊培训的特点,更多的学生和教师进行交流,学习他人的智慧,节省时间,提高问题的速度和质量,提高反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