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新理念下的历年高考历史试题,无不体现了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特点。同学该如何更好地复习应对呢?我建议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编辑的历史学习方法文章,仅供考生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历史中考复习对策及建议
一、依据课程标准,以教材为本,夯实基础。
高考试题着重关注的是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我们在第一轮复习时更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积累,重大历史事件的相关要点(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影响等)要记熟。平时重理解,考前重记忆,只有烂熟于心,答题时才能信手拈来。
近几年的高考命题较贴近现实生活,导读框中的小故事、课文中的地图、图表、文物、人物名言、艺术品、邮票等都可以用来设置试题情境,我们在复习时要多留心。
二、梳理专题,回归课本。
在第二轮复习时,我们可以根据《考试纲要》将课本知识综合为诸多专题,有利于历史知识古今联系和中外联系,有利于学生总揽全局,又能以小主题为中心进行重点突破。如我们在复习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时,可从50年代的外交、七十年代外交、九十年代外交及二十一世纪处的外交等几个小主题入手,这里面又可联系到与美国、日本的外交关系,纵横联系,构成知识网络体系。当然,在专题复习时也应注意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
三、关注社会热点,抓住时代脉搏。
知古通今、以史为鉴。2006年各省市都以大量热点问题来考察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能力,且很多题目都是以新闻题材为切入点,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考察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思维创新能力与综合能力、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本人认为今年会一如既往。建议大家关注去年高考结束以来的时政新闻,如2006年10月胡锦涛会见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日本政要在慰安妇问题上的态度、最近温家宝总理即将访日等,并联系历史上日本在1937年全面侵华、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中日在1972年实现了邦交正常化等事件。
四、关注整数周年的历史事件。
南昌起义(1927年)、七七事变(1937年)、南京大屠杀(1937年)、中共十三大召开(1987年)、香港回归(1997年)、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欧洲共同体(1967年)等。
五、注意审题技巧、答题规范和技巧的训练。
1.平时做到审请清题目的限制成分(时间、地点、等方面的限制)、中心语、答题方法(说明、论述、简答、列举等)、分数等重要内容,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文不对题、答非所问的现象。
2.根据题目要求答题,有的放矢;根据分数答题,有序答题;格式规范化,要点序号化,内容重点化。
3.精选习题,强化训练,建立错题档案库。在与同学、老师探讨解题思路时,做到举一反三。
总之,在复习时我们要抓住基础、抓住重点、抓住线索、抓住网络,融会贯通地学习历史知识,灵活地运用知识,在高考中才能高效地发挥!
历史知识的要点记忆法
一、名词五点法
即用五个要点概括名词
即:①时间;②地点;③人物;④内容;⑤评价或意义。
此法适合于人物、事件、著作等类别的名词。
如:《孙子兵法》可这样概括:①春秋时期;②吴国;③军事家孙武所著;④总结了前人及自己作战经验写成《孙子兵法》;⑤世界闻名的古代兵书。
二、数学代表法
即把某一历史知识通过一个或几个数字概括出来,形成要点。
如: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内容,可概括为一化三改即:工业化、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提取字头法
即提取某一历史知识每一句的头一个或几个字为要点,组成另一个词或一句话。
如:记646年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时,可记为分田土改即分配土地给农民;田地不得买卖;土地属国家;改革行政制度。
四、谐音趣味记忆法
即把某一历史知识的几个关键知识用谐音或组成有趣味的几个字帮助记忆。
如:记苏联在1924年刚成立时的加盟共和国,可记做乌外有两只鹅。即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外高加索。这样趣味性强,记得快而牢。
五、关键字词法
即抓住某一历史知识的关键字词归纳成要点从而提高记忆效果。
如:我们可将形成的过程用几个关键字掌握:即①开始;②进一步;③大大加深;④完全陷入。然后联系几次列强侵华战争的影响:①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②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③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④八国联军侵华及《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
六、概括记忆法
就是将某一历史知识加以概括,使之简单化。
如:拉美革命的过程可概括为:一场革命、二个阶段(18101815;18161826)、三个中心(墨西哥、委内瑞拉、阿根廷)、三个领导人(伊达尔哥、玻利瓦尔、圣马丁)、反对2个殖民者(葡萄牙、西班牙)、一场决战(阿亚库巧战役)即123321就可以将整个拉美革命进程完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