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梦学习网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内容页

湖北省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02-04 11:40:46高中学习方法

第一篇:湖北省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1、研读考纲。《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大家复习备考的依据。大家解读考试大纲时,除要关注考试范围、新增内容外,更应该关注题型示例及样卷。它们不但让我们对高考试卷的长度、题型的大致比例有所了解,更能告诉我们本年高考题目的命题走向。

2、回归课本。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学过的知识究竟有哪些?这就需要大家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整理清楚,尤其是容易得分的背诵默写部分。

3、背诵名篇名句整理高考在即,熟练掌握以上高三语文的复习计划要求和方面,经常对照高三语文的复习计划做好高考语文复习工作的总结,是考成优异的高考成绩必备因素。

4、做真题。最后阶段,大家应该选做一些近3年的高考真题,以便进一步明确高考题目的命题思路和方式,也可以检测一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在审题、解题的能力方面是否还有欠缺,方便最后的复习巩固。

5、看纠错本。把纠错本中的错误按基础、文言、阅读、语言运用等分别归类,把错误集中的点作为训练重点,有目的的精选一些材料进行训练,不让同样的错误在高考中。

第二篇:湖北省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第一轮复习。以语文基础知识为主,主要进行文言文(词法、句法、综合答题、课内文言重点篇目知识点梳理)、诗歌鉴赏(考查类别、题型、手法、答题)、作文(推荐议论文)几部分的基础学习,掌握常考手法和基础的答题步骤、作文结构(渐进式)等,同时梳理完《红楼梦》和《论语》两部必考名著等主要知识点,完成背诵默写部分。

第二轮复习。在高三第一学期,主攻作文和散文阅读(概括、赏析、作用、综合)、多文本阅读和微写作(名著类/实用类)几部分,同时开始练习东、西、海、潮四区近四年完整的一模、二模试题和高考题,进行一轮复习内容的巩固和查漏补缺。

第三轮复习。在高三第二学期,需要备考一模和二模(考查小说),考前建议集中学习,整体梳理一遍各板块基础知识和答题,重点稳固现代文和作文两部分。由此可见,一轮的文言文、诗歌、名著、背默的学习非常重要。

第三篇:湖北省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我国学术理论界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研究的同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进行了研究,其结论大体相同,不过在表述上有一些差异。我认为可将它归纳为12个方面,这里以“以民为本”和“忧患意识”为例略作分析。

早在西周时期,为西周制礼作乐的周公就提出“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的理念。古代的镜子称为“监”。周公要求为政者以“民”为镜,时时对照,反省执政的得失。类似的理念屡屡见于西周时期的文献,可见,3000多年前,我国已经产生了民本思想。

战国中期儒学代表人物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战国末期荀子认为“民”和水一样,既可“载舟”,亦可“覆舟”。

在中国封建社会,各官府衙门的大堂上都挂有“明镜高悬”等大匾,寓意为官者应为民作主,明辨是非,公正无私。唐太宗李世民说自己有三面镜子,“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明清之际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把君看成“天下之大害”,将民本思想与反对封建专制君权联系起来。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古代的民本思想并没有也不可能在国家制度和法律层面确立“人”或“民”的主体地位。今天我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古代的“以民为本”,需要从“民本”进到“人本”,在国家制度和法律层面牢固地确立“人”和“民”的主体地位,实现“以人为本”,这意味着中华民族向一个高度文明和高度民主社会的跨越。

在我国古代,与“以民为本”理念相联系,还有“忧患意识”。“忧患”一词见于《易大传·系辞下》,认为君子应与时俱进,“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忧患意识”历代相传。唐朝政治家魏征把“忧患”解释为人的精神状态与人的认知程度。据《新唐书·魏征传》载,魏征说:“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认为治国理政者只有不忘国家危亡因素,社会才能安定有序。在魏征的论述中,包含有“忧患意识”与社会和谐这二者互相依存的某些要点。

关于我国历史上的

“忧患意识”,人们经常把北宋时期政治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文作为代表。范仲淹访问过岳州(今湖南省岳阳市)的岳阳楼。由于天气阴晴风雨的变化,游览者的心情有所不同,由此范仲淹引申出:政治家如何才能不受外界影响而坚持自己的信念?他的回答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将“忧患意识”与忧国、忧民联系起来,产生了深远影响。

今天,我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仍然需要倡导“忧患意识”,但并不是简单地传承古代“忧患”理念,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提升发展,使之具有新的内容,体现在民族复兴与建设和谐社会这个目标上。

挖掘和阐发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还应正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中国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看似不同,实则存在会通之点。

会通点表现在对于“人”的研究上。上个世纪80至90年代,我国有些学者将儒学归结为“人学”,我也持这种观点,认为先秦时期孔子、子思、孟子、荀子等儒家代表人物在“人禽之辨”“文野之分”(文明与野蛮的区分)的基础上,研究什么是“人”,以及“士”这个阶层的人怎样才能成为“君子”。儒学指出人有道德自觉,有群体的社会生活,能从事农业生产,并创制礼法。而道德并非天上的神物,人在接受道德教化的基础上,经过努力和锻炼,可以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成为“君子”,再向圣贤的境界前进。

马克思主义从某种意义上说,亦可称之为“人学”。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里指出“人”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活动着的具体的人,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而揭示了“人”的社会本质。

可见,中国古代儒学讲的“人学”,是关于“君子”的道德学问,没有揭示“人”的社会本质,但其理论具有引导人们走向崇高境界的作用。而马克思主义所讲的“人学”,则是关于人的科学即人的本质的理论。人的科学并不排斥“君子”的道德学问,能指引人们更准确地认识“君子”道德学问的价值,从而区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并使前者得到发扬光大。

(摘编自张岂之《挖掘和阐发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学术理论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的研究结论大体相同,只是表述上略有差异罢了,作者也有自己的看法,

B. 西周时期周公提出“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理念,要求为政者以“民”为镜,反省执政的得失,这是民本思想的体现。

C. 虽然民本思想产生早,古人也宣扬“以民为本”,但在古代民本思想不可能在国家制度和法律层面确立“民”的主体地位,这是历史的必然。

D. 魏征认为治国理政者要牢记国家危亡因素,这样才能让社会安定有序,这是因为“忧患意识”与社会和谐之间存在着互相依存的关系。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封建社会官府衙门的大堂上悬挂“明镜高悬”等大匾,表明为百姓作主、明辨是非、公正无私是为官者的职责,也许有告诫官员的用意。

B. 范仲淹认为,政治家如果能心忧国家和人民,就不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并能够坚持自己的信念,范仲淹的这种“忧患意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 今天,我们不能简单地传承古代“忧患”理念,而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升发展“忧患”理念,这将有助于建设好和谐社会、实现民族复兴。

D. 作者认为,孔子、孟子等儒家代表人物研究什么是“人”,以及“士”这个阶层的人怎样才能成为“君子”,儒学也就可以称为人学。

3.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先简要介绍了学术理论界的相关研究概况,再由此表明作者自己的看法。

B. 文章在论证时列举了诸多名人言论,既纵向以时间先后列举,又横向进行比较。

C. 文章从“以民为本”等两个方面,阐述作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的认识。

D. 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再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两个方面是并列关系。

4. 就“人学”而言,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5. 作者采用了哪些方法证明“以民为本”“忧患意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请根据文本概括。

1. D 2. C

3. B

4.

①儒学是关于“君子”的道德学问,没有揭示“人”的社会本质;

②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科学,揭示了“人”的社会本质。

5.

①引用周公等人的观点并列举官府衙门悬挂“明镜高悬”等大匾的事实加以证明;

②用《易经》等史料证明“忧患意识”早已存在并历代相传;

③注重选择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的言论来支撑。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这是因为‘忧患意识’与社会和谐之间存在着互相依存的关系”错。由原文说“在魏征的论述中,包含有‘忧患意识’与社会和谐这二者互相依存的某些要点”可见,是作者认为魏征的论述中蕴含着“‘忧患意识’与社会和谐之间存在着互相依存的关系”,而不是魏征的看法。

故选D。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