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梦学习网工作范文工作报告内容页

课题总结报告

2024-03-15 00:04:46工作报告

课题总结报告 篇1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互联网快速发展给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已经步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而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青少年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还在逐步增多。

“我的孩子认为离开网络比离开我更糟糕。”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与中国IT精英纵论互联网经济时说,自己在女儿心里的重要性远比不上互联网。据调查,目前网民中,18~35岁的青年占60.6%,18岁以下的占20.4%。“你e了没有”成为青少年的口头禅,上网“冲浪”是他们的“新宠”,面对不可阻挡的青少年上网热潮,如何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已经成为当前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为青少年的教育提供一些较为可行的方法与途径

2、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家庭幸福,为构建和谐社会做些贡献

3、有利于本课题组成员科(教)研水平及其自身素质提高,引导大家关注社会,关心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三、课题研究的依据和目标

1、借鉴的主要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称为结构主义,它是由瑞士学者让·皮亚杰(J.Piaget)最早提出来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意义的过程、一种协商活动的过程和是一种真实情境的体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可以作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理想认知工具,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九种智力,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了个体的智力差异。多元智能理论要求我们,应针对教学内容以及学生智能结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的不同特点,来选择和创造多种多样适宜的、能够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法与手段,“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以满足不同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学生。在教学策略应用中能运用多元智力理论为指导,对开发学生智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中运用多元智力理论为指导,可以因材施,满足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对开发学生智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人本主义理论:

人是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教育教学都必须以人为中心,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为根本目标。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人文精神的最高境界。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强调教学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并要求创造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该学习理论因为崇尚自我实现、自由发展、自主学习、,因此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教学中,同伴教学、分组学习、合作学习、发现学习、探究学习都以此为基础。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理想整合能够更好的实现同伴教学、分组学习、合作学习、发现学习和探究学习等。

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由班杜拉等的实验研究,证明观察模仿可有效处理病态恐惧,强调直接改变行为本身,不必重视行为背后的动机与人格特质,只要增进个人与环境互动的技巧,不良的适应行为是可以改进的,且由于人类具有强大学习潜能,所以环境变迁恰好足以导致个体成长。

2、目标

(1)、了解青少年使用网络对学习、思想所产生的后果

(2)、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的方法

(3)、解决青少年迷恋网络的措施与方法

(4)、如何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调查青少年使用网络的情况(含上网时间、原因、目的等)

2、上网游戏、娱乐对青少年思想、心理、学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研究成因、

传导机制、行为后果)

3、对上网的特别案例进行研究

4、如何解决使用网络所带来的的消极后果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调查法:运用问卷、访谈、测量等方式,有计划、有目的搜集有关事实材料。

2、行动研究法:成员共同合作

3、个案研究法:以单一的、典型的对象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进行直接或间接、深入而具体的考察,来了解对象发展变化的某些线索和特点。

4、经验总结法:以个案研究为依据总结出上网原因,找出解决的方法。

5、实验法:将解决对策放在选定的对象上加以研究。

六、课题研究的过程

1、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学习准备阶段(x年5月——7月)

(1)理论学习,课题论证

(2)成立研究小组,拟定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x年9月——x年8月)

开展实验,积累资料

第三阶段:反思总结阶段(x年9月——20xx年5月)

撰写论文,完成报告

2、采集的信息

3、对信息的处理和解释

七、课题研究成果

八、对研究过程的自我评价、存在的问题及今后设想

课题总结报告 篇2

一、问题提出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实验稿)规定:从小学三年级始至高中阶段开设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结构设置上的重大突破,更是新一论课程改革的重大举措。这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目标,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备受教育界关注。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研究性、开放性、自主性等特点,它既给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1、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小、知识面狭窄、抽象思维能力差等生理和心理特点,教师应怎样充分发挥其指导者和帮助者的作用,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探索各种科学有效的途径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享受到成功教育的喜悦?

2、综合实践活动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最新亮点,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参考。这对于长期以来依纲据本从事教学的教师来说,普遍感到无从下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怎么上?成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

3、从课程资源来看,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很强的方向性,由于农村小学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开设此课将会遇到怎样的问题?

为此,我们选择此课题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农村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困难与困惑,条件与对策,以期为我县开设综合实践活动提供较好的指导作用。

二、研究意义

1、通过研究,明确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特点及功能问题。

2、通过研究,充分挖掘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个体发展的价值,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3、通过研究,转变教师教育理念,提升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积累综合实践课程的教育与管理经验。并以课题研究带动学校教育质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全面提高,提高办学层次。

4、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确保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

三、研究内容

在调查分析了解的基础上,客观地反应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以建议的形式提出克服问题的对策。

1、师生、家长等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了解程度。

2、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有哪些主要困难。

3、对今后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建议与对策。

四、研究方法

1、文献法:查阅、了解当前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方面的相关资料,并借鉴有关经验,以《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为主要依据,指导研究。

2、调研法:通过深入课堂听课、师生问卷调查、师生座谈会及走访学生家长,就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认知程度、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调研。

3、比较法:将调研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五、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xx.5——20xx.10)是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

课题组成员查阅学习资料,以理论指导研究,完成研究总体设计。

第二阶段(20xx.11——20xx.6)是课题的实施阶段。

课题组成员依据研究计划组织实施,并不断探索、优化研究途径,发现问题及解决,使研究具有针对性,高效性。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听课与评课、数据统计分析,初步形成中期研究成果。

第三阶段(20xx.7——20xx.9)是课题研究总结阶段。

课题组成员依据研究结果,撰写课题研究总结性报告。

六、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问卷方面

1、关于实验教师情况的回答与分析。

教龄职称学历

10年以下10-20年20年以上小一小高中师大专本科

26.04%36.19%37.77%53.12%46.88%18.23%68.23%13.54%

分析:调查数据表明,近74%的实验教师年龄在10年以上,近一半教师的职称为小教高级教师,八成以上教师的学历达大专及其以上。可见,实验教师的学历层次高,熟悉教育

教学,经验丰富,能为全面开展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提供坚实的师资力量。

但在实际座谈中了解,所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老师,水平参差不齐,实际教学能力远低于其他学科教学的老师。

2、关于师资培训的回答与分析。

未参加培训参加培训国家级培训省级培训市级培训县级培训校本培训

54.99%45.01%004.85%20.01%75.14%

分析:从调查结果看,只有不到一半的实验老师参加过开设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培训。这个结果在我们的意料之中,因为自我县进入市级课改试验区以来,有关综合实践活动的专题培训机会少,加上经费的原因,参训的人员少且层次单一。再加上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不足、时间短等因素,即便参与了培训,收获少,不能足以指导实际。从参培的层次看,课改的三级培训中,前两级培训为零,第三级培训不足5%,尚不能达到每所学校培训一名教师的地步。如果说75.14%的教师参加过校本培训,那也只是停留在"传达会议的培训式"。

试想,近55%的教师没有参加过培训,缺少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整体认识和全面的了解,怎能够上好这门课程?何谈方式、方法?

3、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的阻力的回答与分析。

领导不重视观念没转变受应试教育影响

63.1%31.8%74.5%

分析:从数据可以看出,在少数学校领导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认识重视不够。32%

的学校对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观念没有根本转变。75%的学校因受应试教育的冲击,近三成的学校同时具备二~三项调查指标,这门课虽已开设,亦是虚设,等同于"副科"。我们在听课时也感受到教师的敷衍——照本宣科,老师的教学方式,根本体现不了该学科的特点。可见,领导不重视、理念没有转变、受应试教育影响等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最大阻力。

4、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的困难的回答与分析。

没有专业教师没有现行的教材不懂如何开展

84.9%11.8%57.3%

分析:问卷调查数据表明,八成以上的学校没有专职教师,近六成教师不懂如何开展,加上没有受到一定的培训,对课程的实施束手无策。师资匮乏是目前开设该门课程较大的阻力和困难。这一点应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否则综合实践活动将会"夭折"。

5、关于获得指导与提高方面的回答与分析。

教学方式方法内容处理与把握纲要的不理解评价

45.83%35.95%20.85%20.89%

分析:数据显示,教师对上述四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尤其是在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内容的处理与把握上。面对新兴学科,在没有现成的教学模式借鉴下,在课改的实验中,教师理应在各方面得到指导。座谈中,一线的教师无不感慨:综合实践活动听了让人感动,看了让人激动,做起来实难行动。

课题总结报告 篇3

一、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课题准备阶段:(、3—、6)

1.成立课题研究专班,提出研究问题,,草拟研究方案,理清研究思路,筹备、问卷调查、开题阶段。进行理论研究,收集、分析相关文献。进行师资培训、开题。由有一定教育科研水平的教师组成课题研究小组。陆桂梅科研主任草拟调查问卷与实验方案。研究小组讨论通过。

2.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分工,依据方案制定课题研究日程和相关计划与,对课题运行提供组织保障、经济支持和人员保障。

(二)课题研究深入阶段(xx年7月—xx年10月):1.制定实施计划。①明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难度、研究范围;②修订研究措施、方案,调整科研人员的具体分工,培训教师。

3.筛选研究对象。针对以上触目惊心的问题,我们课题小组在学校的支持下,以班级为单位,分门别类由课题组教师与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师一道组成联合跟踪辅导小组,在逐人建立个人档案,逐人制定干预计划的同时,分别对比较突出或带普遍性倾向的问题选择了1至2名同学作为研究样本,进行重点研究。

4.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培训家长。主要以家长学校为阵地,校长兰勇林及管政教工作的政教主任赖丽琴组织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专管德育工作副校长杨燕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学校举行多种有关关爱和有利于留守儿童成长的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形成了一种关心留守儿童的氛围。

5.确立个案。15名课题组研究教师自主筛选,共确立了20名留守儿童作为重点研究个体。

6.建立档案,跟踪管理。档案内容包括①家庭背景:包括家庭结构、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职业状况;②个人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年级、身高、体重健康状况、人格特征和重要生长史;③问题发展史:包括问题类别、首发时间、在何种情况下发生、当时学校与家庭的背景事件、问题的处理与效果。④其它的影响:如饮食、睡眠、情绪、行为;⑤家庭适应:如亲子关系、手足关系、父母(祖父母)管教的态度与技巧;⑥学校适应: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习态度、学习成绩。

(二)课题研究深入阶段(xx年7月—xx年10月)。

1.针对个案,实施研究。针对不同的个案,对症下药。我们采取的主要方法有:家庭走访,个别谈心,教师引导,同伴互助,环境熏陶。

2.补充完善,深化研究。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在总结对20名研究对象进行干预与矫正的经验与教训的同时,进一步细化和补充干预措施,完善矫正方法,并推广运用到所有“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工作的诊断与干预研究中。1.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⑴针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力度不够且亲情缺失的问题。我们将开展以下形式的教育活动。

模拟家庭为了补偿亲情缺失和家庭教育不力,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家庭关爱,我们将设计模拟家庭活动。即:每位参研教师认领几个留守儿童,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给予照料和关心,并在节假日、学生的生日等特殊日子,把他们带回家,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关心照顾他们,让他们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得到亲情般的关怀。

结对子由父母均在家、家庭和睦、家长素质较高的学生与一名留守学生结成对子,视为兄弟姐妹,在生活学习中比学赶帮。

亲情教育课为了让留守儿童每学期至少有一次与外出父母交流的机会,学校将安排每班每学期召开一次留守儿童家长会,会上让学生自己上讲台与父母交流。并将亲情课的具体时间通知给家长。让留守学生向家长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思想等,了解父母在外工作、生活和身体状况,与家长亲切交流。

⑵针对留守儿童的自我约束管理能力较差的问题,我们将开展一系列自主教育活动。

自主规划留守学生在班主任老师、帮扶教师的引导下,描绘人生理想,分析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确定发展目标,写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并把它抄写在笔记本的扉页,或向班、小组同学公布,或装入成长记录袋,便于老师时时检查督促。

自律承诺留守学生与班主任老师、班集体和帮扶教师签订自律,找出自己最突出的缺点,向大家承诺限期改正,并写明改正缺点的具体措施,接受集体的监督,以实现其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目的。

自我评价班主任、帮扶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行为、思想、学习、生活进行反省,与社会、家长、老师的要求以及自己的行动计划进行对照,通过、周记、汇报、“每日几问”、月评、期评等等方式来便调控自己的行为,实现自我管理。

⑶针对家校联系不畅,代理监护人监护能力差的问题,我们将开展以下活动:建立专门档案每学期初,学校将分班建立留守学生花名册,登记好留守学生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家长姓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代理监护人姓名及住址、联系电话等等,同时还建立留守学生档案,以全面掌握留守学生的家庭情况、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生活情况、兴趣爱好等。

家校联系卡学校将建立家校联系卡,以全面了解代理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与留守学生的关系等等。及时向代理监护人反馈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思想表现等,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⑷针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发生率偏高,我们将开展的活动有:

①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学校按照上级要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向全体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自我调适能力,并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培养其健康的心理,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②设立心理咨询室学校将开办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心理辅导员(学校专管德育工作副校长杨燕珍),为留守儿童和全体学生排忧解难,帮助他们解决感情上的困惑、学习中的苦闷、生活中的烦恼。

(5)根据留守儿童性知识贫乏的情况以及存在的性心理状况,我校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性教育。

性教育对我们来说是个陌生领域,老师的素质决定性教育的质量,因此,老师们首先要转变观念,坦然对待性教育。我们课题组要组织教师学习性生理知识及保健知识,少男少女的心理学,心理辅导理论、方法和技巧,使老师在性教育活动中得心应手。

开设性知识专题教育,向学生普及青春期性知识(我们学校请妇幼保健院医生来作专题市场讲座)

从调查中我们知道,由于学生的性知识贫乏,导致他们性心理滞后,甚至使他们微弱的警惕与防备失去作用,容易误入歧途,因此,我们想通过专题教育(请专家来学校讲座)逐步教给学生一些性发育知识,教给他们保持身体卫生的保健知识,教给他们正确处理两性交往中的出现的种种问题等,向学生普及青春期性知识。

设立心理辅导室,由学校专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杨燕珍负责此项工作,矫治性心理问题。

班主任要加强对问题学生的个案跟踪

学生思想教育主要是班主任实施,班主任要早些发现学生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对本班中问题较大的学生个案跟踪,实施长期心理辅导。

(6)针对学生法制观念、法制知道淡薄,容易打架斗殴,以大欺小的现象,我校定期请合山市里兰派出所的警官们到学校对学生进行法制专题讲座。

2.完善教育功能结构

我们在解决留守儿童管理的同时,促进学校教育功能结构的变化,学校在关注教学、关注学生学习的同时,更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成长状况,明确学校管理改革必须贯彻新课改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爱生为贵,服务为重,践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思想。

一是建立“关键在校长,基础在班级,落实靠教师”的教育管理机制。学校将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以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后勤主任、安全办负责人为成员的“留守学生教育领导小组”,负责研究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并进行考核评估、总结奖励。班主任在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中起着直接的作用,各任课教师密切配合开展工作。

二是建立“四个”教育服务制度。一是定点、定人联系制度。学校根据本校留守学生的总人数与教职工的总人数比例,确定教职工定点定人联系留守学生作为帮扶对象。二是定期与不定期沟通制度。建立与代理监护人、社区联络员、对子家长的沟通联系制度,对留守学生实施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教育。三是代理监护人培训制度。每月组织代理监护人学习有关儿童管理、安全管理、法制基本知识等。四是考核评估奖励制度。学校把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作为劳动纪律、考勤、奖励与处分、职称等量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是落实德育的首要地位。学校加强对政教处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制度建设和考核管理,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保证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切实有效地进行。并把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联系起来,使之互相补充,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通过一年的研究,我们再次对20名的研究对象再次进行问卷调查,

通过前后两组数据对比分析,我校这16名以上的留守学生研究对象的心理障碍明显得到矫正,他们不但消除了潜意识中的自卑、极端等意识,热爱学习,生活学习在自理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也理解和支持了自己的父母外出打工,尊重监护人。我们的研究初步取得成功。

在延用以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经的基础上,我们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一步辅导留守儿童完成作业,利用假期时间给留守儿童送上温暖。

(三)课题研究总结思考、结题阶段:(xx年11月-20xx年3月)

1、按计划定期召开召开课题会,课题组成员进行对自己研究的个例进行分析,交流工作经验,进行评比,进行总结反思工作,撰写研究论文。

2、对课题结题工作进行分工,整理材料归档。

二、研究计划执行情况

一年来,课题能按计划,扎扎实实地开展。课题组针对课题研究中的问题,拟订了课题实施方案与计划,保证课题有序进行。一年来,课题组举行校内课题研究活动近30多次。为保证课题研究的质量,课题组制定三个阶段的计划,并及时进行总结,课题组还严格执行考勤制度,从出勤率上保证课题的开展。此外,选定的20名学生进行个案研究。一年来,我们认真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努力提高每个成员的理论水平。一年来,课题组结合教师继续教育学习的内容要求与安排,每个成员都主动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各项各次活动,与此同时,课题组组织全体成员定时学习科研理论,学习先进、有效的研究思想、研究方法和研究经验。

2、充分保证课题研究时间。我们充分利用课内外的课题活动时间,做到专时专题研究。课题研究实验以来,根据本课题研究的计划,课题组成员通过网络进行研究系统学习学习留守儿童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理论,提高自己的科研工作能力。

3、多形式、多渠道开展课题研究。规范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课题研究实验以来,通过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感恩教育专题报告,主题班会,积极进行课题教学研究活动,开展丰富多彩有助于研究我校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研究的活动。

通过一年全体课题组成员及全校老师的共同努力,课题研究效果显著,成绩突出。

三、研究变更情况(课题组成员变更情况)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校陈家意老师由于个人家庭原因,辞职老师的工作,陈家意老师不在是我课题组成员,由我校骨干党良英老师加入课题研究,增加我校课题研究的实力,保证课题研究按时完成,课题研究效果显著,成绩突出。

四、成果的代表作

课题负责人陆桂梅撰写的《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粟喜莲老师撰写的《小学留守儿童的问题探究》,罗冰老师撰写《谈如何关爱留守儿童》,兰勇林老师撰写的《如何关爱留守儿童》,黄云东老师撰写的《浅谈如何关爱留守儿童》,党良英撰写的《浅谈“留守儿童”教育》,刘桂凤老师撰写的《用爱关注,用心呵护---留守儿童》,韦美芬老师撰写的《浅谈如何关爱留守儿童》等,荣获中国教育学会现代教育艺术研究总课题组、全国反馈教学法研究会、广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论文评比一等奖。杨燕珍老师撰写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初探》,潘彦霖老师撰写的《爱让每一朵花绽放》,陈剑飞老师撰写的《浅谈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农志娥老师撰写的《班主任如何关爱留守儿童》,巫玉新老师撰写的《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分析思考》,谢丽华老师撰写的《如何做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赖丽琴老师撰写的《用爱滋润留守儿童的心灵》等,在20xx年“创新杯”全国中小学论文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