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2.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朗读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教学难点:培养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绘画纸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儿有一则谜语,动脑筋想一想,猜猜它是谁?
云儿见它让路,花儿见它点头,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板书:风)
2.有时我们能听到它,有时我们能感受到它,那能不能把它画出来呢?(板书:画)
全班齐读课题。
二.自主探究,整体感知
1.在上节课中,我们认识了三个活泼可爱的小朋友,今天呀,他们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想认识一下他们吗?(出示课件)和他们打个招呼吧!(宋涛、陈丹、赵小艺)(注意相机引导孩子打招呼的语气和礼貌)
2.小朋友,请打开书,轻声读读这个故事,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是送给爱动脑筋的小朋友的,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教师巡视)
3.好,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找一找他们三个分别都画了什么?(教师巡视)
4.找完了吗,都找对了吗,你们的表情告诉老师你们是非常自信的,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呀?
(课件:连线,整体感知课文)
三、.在读中领悟文本
1.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我们大家一起到书中寻找答案吧!请小朋友默读第二至第八自然段,在书中画出来,然后再轻声读一读。(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2.老师呀,也把这三位小朋友的画请到了大屏幕上,看看你能不能配上课文里的话,读出风的感觉呢?
(1)课件随机出示赵小艺的画
生读
过渡语:同学们,你们听出来了吗,她的风藏在了旗子里,你认为怎样读,才能让我们感觉到有风在飘动呢?(点读)板书
谁还能让旗子飘到你的句子里。(再读)
(2)课件随机出示赵小艺的第二幅画
生读
过渡语:哦,我听到了,她又把风装在了风车里,风车被她读得已经呼呼转了,奖励你再读一遍给大家听。(生再读)板书
(3)课件随机出示陈丹的画。
生读
提问:谁来告诉老师,小丹把风又送给了谁?(相机知道朗读语气)
就让我们把体会送进这段话来读一读。(再读)板书
(4)课件出示随机赵小艺的画。
生读。
过渡语:小朋友们,你们听到了吗,风又钻进了雨丝里,雨丝被风吹斜了。老师也想读,你们想听吗?(师范读)板书
四.回归整体,再次感知课文,提升情感。
1.过渡语:同学们可读得真认真呀,老师把你们的发现藏在了一首小诗里,自由得朗读一遍吧。(生自读自悟,回归整体)
风来了,风把旗子吹起了,风藏在飘着的旗子里。
风来了,风把风车吹转了,风藏在转动的风车里。
风来了,风把小树吹弯了,风藏在弯弯的小树里。
风来了,风把雨丝吹斜了,风藏在斜斜的雨丝里。
2.老师读课文里的句子,同学们找诗里的句子读,再次感受。
3.这个故事读完了,同学们还想不想换一种方式再读一读呀?(引导学生,在人物很多的情况下,可以用分角色的方法朗读课文)
生读,其他学生做简单评价。
4.提问:小朋友,你们喜欢这三个小伙伴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他们都善于观察,勤于动脑的优秀品质,提升全文主题。)
五.在悟中激发创造
1.过渡语: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他们的作品在“阳光杯”创意儿童画的评选中获得了提名,想不想跟他们一起去参加比赛吧。
2.那么如果让你去画风,你会怎样画呢?(练习说话)
3.过渡语:好,那么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把你说的画下来,并配上一段文字。(激发创造,练习写话)
教师巡视,相机指导。(五分钟左右时间)
4.张贴作品,适时鼓励。
六.练习生字。
1板书“艺”、“丝”。
2.让学生观察两个字在写法上的异同。
3.找一找书中还有没有左右结构的生字,在写法上应注意的。(生观察)
4.生练习,教师相机指导书写。
七.布置作业。
小作家:用一段文字写出你想画的风。
播音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小演员:和好朋友一起表演课本剧。
小小探索家:搜集一首关于风的儿歌。
小巧手:做架纸飞机或风车,到风中去放飞你的欢乐。
教学反思
《画风》是第四册中的讲读课文。这篇具有童趣的课文,叙述了三个小朋友在一起画画,突然想到要在画面上表现出平时看不见摸不着的“风”来。于是他们开动脑筋想出了一些办法从另一个角度表现风的方法:比如画一面飘舞的旗子;画一棵翩翩起舞的小树;画一些斜斜的雨丝。
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每当学生觉得所学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的时候,他们就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是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规律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尽其所能地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启发、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积累,创设某种情境引导学生去体验。
对二年级孩子来说,如果对他们说,“有些客观事物看不见摸不着,但确实存在着”——这样一种抽象概念,还不大能明确地理解和接受,所以我使用了猜谜语的方式,让学生去体验、感受风的存在和特点: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你们猜猜看,它是什么?(课件出示)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
师:对!这就是我们一年级学过的谜语。(板书:风)你知道风什么样吗?什么颜色?什么形状?有多大?有多高?你见过吗?这样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能画吗?可这三个小朋友就画出来了。
通过揭开谜底,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了兴趣。在这样的基础上引入新课的学习,学生对课文中的几位小朋友能设法在画面上表现出风的存在,是会感到佩服的。这既具有启发性,又从某种程度上落实了有关情感态度方面的教学目标。
二、自主学习,读中感悟
由于低年级孩子自己学习的能力和习惯都还没有很好地形成,怎样在小学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孩子进行自主的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在进行本课的学习中,我分别进行了五次由易到难的读书活动,一读:通读课文,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读:让学生找找画画,看三个小伙伴是怎样画风的,三读:再次体会,指导情感,四读:整体感知,五读:分角色朗读,提升情感。
教材是新知识的载体,我摒弃课文“逐段讲解”的传统做法,大胆舍弃不必要的环节,力求追求高效课堂。比如复习字词,我巧妙设计与三个小朋友打招呼的方式快速导课,取两头留中间的方式重点指导学生朗读感受三个小伙伴的善于动脑,截取课文中最能展现三个小伙伴“画风”的思维过程的三个自然段,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读,感悟三个小伙伴画出“风”后的不同心态,体验成功的乐趣。然后,不失时机进行板书,并创设探究点“为什么说三个小伙伴画出了风?”,让我感受到了风,从而为下文提升情感做好铺垫。
三、激发兴趣,在读中激发创造。
就情感态度而言,首先强调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在低年级的教学中这一点尤其重要。学生知识经验相异,兴趣爱好有别,内心需求也不尽。在本课中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找到你喜欢的小朋友到底是怎么画风的?他们说了些什么?请你从课文中找出描写他们画风的句子,用波浪线把它划出来。找出他们的话用横线划出来。再在小组里交流。”让学生选择自已喜欢的内容重点精读,只有学生能自由地把学习的精力放在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上,时间充裕,挖掘也就比较深入,再通过小组交流,对文章的理解相应就更到位。
当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角色时,我相机指导孩子也拿出自己的画笔来画一画,并写一写,学生的创造顿时被激发了出来。
四、练习写字,寻找规律。
最后,我又找出本课最有代表性的两个字,丝线的丝和艺术的艺,让学生找规律,并适时练习书写,真正回归了语文课的本源,也体现出习字应分散指导,避免学生的课堂疲劳。
整节课上下来,感觉都按照自己预定的目标完成了,但总感觉少点什么,反思下来,那就是课堂气氛略有压抑,虽然在激发创造绘画的环节上,学生们的兴趣还是比较浓厚,但在升入情感的环节上,学生们回答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只能由老师代讲,由此给我了巨大的启发,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上就应该点点滴滴地注重语文基本功的训练,而不是等到公开课了才想到问题的解决。其次,我在引导学生练习说话时,有学生提出画塑料袋,我在引导时只是蜻蜓点水,应该启发学生将美好的东西画出来,不禁让人觉得有点遗憾。
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正确书写“搭、父、嘴”等13个生字,会认“父、啦、鹦、鹉、悄”五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教学重难点:
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师:你喜欢小鸟吗?说一说喜欢哪种鸟?(谈感受)
2、师出示“搭船”一词,问:你搭过谁的车或船?去过哪里?(生讲)师:一次,一只鸟就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它要干什么呢?这位小朋友心里怎么想的呢?让我们快去看一看吧!引入新课《搭船的鸟》。
二、检查预习。
学生读文,纠正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三、自读自悟。
1、师: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
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3、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
4、检查朗读。以小组的形式汇报,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派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
4、学生描红、摹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开火车认读生词。
二、精读读感悟。
出示阅读要求:请同学们自己自由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搭船的鸟是什么鸟?这只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喜欢这只鸟吗?可以用铅笔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和词语,把你喜欢的句子自己读一读。
1、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所画的语句,互相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2、班级内汇报。
三、重点句段指导。
1、你知道这只鸟长什么样子吗?(生说后,出示鸟样子的句子)
板书:嘴——红色
羽毛——翠绿
翅膀——蓝色
得出:外形美丽(根据板书引导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
2、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立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引导学生读第3自然段的问句。
3、“我”发现翠鸟后仔细观察它可爱的样子,找到描写翠鸟样的句子后反复读一读。(生读)
4、“一下子”、“没一会儿”说明了翠鸟的动作怎么样?
板书:一下子没一会儿
得出:动作迅速、敏捷。
5、读下面这段话,注意加点的词语,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师指导朗读。
6、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了那只鸟叫“翠鸟”。由此可见,大自然也是我们的老师。师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7、小翠鸟居然敢站在船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8、指导学生朗读全文。
四、拓展阅读。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展示给同桌,可以说说为什么喜欢?
2、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关的翠鸟的知识介绍给自己的伙伴。
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 (篇3)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守岛夫妻》视频资料。
学生准备:
1.了解小岛的相关资料。
2.完成学习活动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课
1.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有这样一座小岛,它远远望去,就像一片云在天边浮着。这里树少,草少,土也很少,却驻扎着一群海军士兵。(板书课题)
2.今天我们将走进这座小岛,去聆听一个动人的故事。(指读、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开课伊始,用优美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查课前预习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预习情况。图片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合作。
出示小组交流目标:
(1)读准音——读准课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义——交流课前预习中新掌握的`词语的意思。
(3)提困惑——统计小组内不能解决的字词问题。
2.师生互助交流。
(1)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①“咙”读lónɡ,不读lǒnɡ;“舀”读yǎo;“炊”读chuī。
②“哼”是多音字,本课读hnɡ。
③“域”右部是“或”;“舀”下边是“臼”,不是“白”。
(2)理解字义、词义。
预设:
礁石:出示礁石图片帮助理解。并与“岛”进行区分。
牙龈溃烂:探寻原因,缺少维生素。
怔:发愣。
哽:①食物堵塞喉咙不能下咽。②因感情激动等原因喉咙阻塞发不出声音。(引导学生明确文中的“哽”是第二个意思。)
设计意图:五年级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学字词的能力,尤其应该强化对词典等工具书的使用。这个环节重在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并组织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的方式解决字词的困惑。
三、整体来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介绍一件事,我们要交代清楚哪些要素?
预设: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板书)
3.学生根据板书提示,交流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预设:课文讲了将军上小岛检查,发现了一片菜地,守岛战士用珍贵的小白菜请将军吃晚饭,将军不忍吃,最后与战士分吃蔬菜的事。
设计意图:学生了解记叙文六要素的知识点,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做准备。
四、介绍小岛
1.快速浏览课文,圈画出相关语句,思考:小岛是一座什么样的岛?
预设一:小岛很小。(引导学生从第1、2自然段中找出相关依据。)
出示相关语句:
“远远望去,像一片云在天边浮着。”
“小岛转一圈也用不了十分钟。”
预设二:小岛很热。(引导学生从第2自然段中找出相关依据。)
出示相关语句:
“将军上岛时正是这儿比较凉快的时候,但也有二十多摄氏度。”
预设三:小岛不适合居住。(引导学生从第1、4自然段中找出相关依据。)
出示相关语句:
“这里树少,草少,土也很少。”
“在这个地方,蔬菜是很难生长的。因为主要吃罐头,有的战士上岛一段时间后,就会牙龈溃烂,嘴里起泡。从大陆上运来的蔬菜,还没上岛,就要烂掉一大半。”
2.在这样的环境下,却驻扎着一群海军士兵,你有什么想说的?(引导学生感悟中国军人不怕吃苦、守卫国家的伟大精神。)
3.指名读小岛的相关句子,请同学们简要介绍一下小岛的情况。
(1)学生小组合作交流。
(2)小组派代表汇报,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并指导学生掌握从文本中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以及概括整合的能力。
五、感悟军人情
1.过渡:小岛虽小,居住条件虽差,却对我们有着重要的作用。海军士兵们不怕吃苦,他们长年驻扎在这里,保卫着国家的安宁。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想想最令你感动的地方在哪里,说说理由。
(1)出示阅读要求:
(2)默读课文,边读边写感受。
预设一:战士为将军送上一盘珍贵的小白菜。(引导学生品读第31自然段,感悟战士尊重将军,关心将军身体的用心。)
①如果你是将军,听到了队长的那番话,你会怎么想?
②学生交流。
预设二:将军与战士分食一桶菜汤。(引导学生品读第33~35自然段)
采访活动。
环节一:将军,你给战士们分菜,看到他们马上躲远,你当时是怎么想的?
学生交流。
环节二:将军,你为什么把菜倒进汤里?
学生交流。
环节三:将军,看着战士们自觉地围了过来,喝着你舀给他们的菜汤,说说你当时的感受。
图片指导学生揣摩将军的内心活动,为写将军日记做准备。
①学生交流。
②小结:战士们关心年迈的将军,为将军送上一盘自己亲手种的珍贵的蔬菜。将军心疼战士,把菜倒入汤里和战士们一同吃。
预设三:战士背土带菜种到岛上。(引导学生品读第6~8自然段,感悟战士思念家乡,又善于改造环境的决心。)
①学生交流。
②追问:如果你是将军,听到了队长的这番话,你对这群战士又会有怎样的想法?你想对岛上的战士说些什么呢?
③小结:正是有了这样一群爱动脑、肯创新的战士,才有了小岛上的一片绿色菜地。这是小岛的希望。
预设四:油布的秘密——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品读第29自然段,感悟战士的中国情,爱国心。)
①追问:将军,当你看到这一幅由菜构成的中国地图时,你的想法是怎样的?
②学生交流。
2.小结:守卫祖国的每一位战士眼里是中国,心里也是中国,满满的爱国情,让我们牢牢记住这群最可爱的人。
设计意图:教师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揣摩语言,交流对人物品质的理解,学生在平等的对话中交换思想,重点品悟人物的心理,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六、指导写日记
1.将军带着我们参观了小岛,让我们认识了一群不怕吃苦、热爱祖国、敢于创造的守岛战士。将军有一个习惯,就是写日记,他准备把这次小岛之行写进日记里。我们来帮他回顾一下他上岛之后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他和战士们又发生了什么事,心情又是怎样的。
(生交流,师相机板书)
2.指导学生选择一个环节来写日记片段,强调突出将军的心理活动。(相机板书:心理活动)
3.学生写日记,教师巡视。
4.指名交流,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努力创设让学生书写的情境,善于捕捉学生书写的题材,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书写指导,并鼓励学生交流。
七、延伸到课后
1.写一篇完整的《将军上岛日记》。
2.观看《守岛夫妻》的视频。
设计意图:课堂授之以渔,课外拓展延伸,趁热打铁,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板书设计
小岛
1.将军上岛。
图片看到:油布
绿油油的菜地
听到:土和菜种是战士们从家乡背来的
2.战士邀吃晚饭。
看到:一盘小白菜
菜地里的中国地图
3.与战士让菜。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因此,教学中我注重做到以下两点:
1.不动笔墨不读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即读书做记号。解决生字词难题时,我指导学生将小组内的困惑记录下来。感悟小岛特点时,我指导学生圈画相关语句。品悟人物形象时,我指导学生找找最令你感动的地方,并写写体会和感受。教师一定要创设学生学的情境,让学生在不同的阅读任务中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2.提倡讨论式教学。课堂初,我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生字词困惑,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确立学的主体性地位。课堂中,我抛出主要问题:“找找最让你感动的地方,说说理由。”学生在读文、思考之余,进行大胆交流,思维的火花碰撞,让课堂在交流探讨中深入文本背后,帮助学生感悟人物品质,揣摩人物心理,为写日记做好准备。
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正确读出生字组成的新词。
2、读课文,自己观察画面,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继续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读课文,自己观察画面,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学习难字:擦旗卫丹
2、鼓励学生进行独立学习,大胆地提出问题。
教学用具:
电脑、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板书——风,让学生认一认:这个字念什么?
2、让学生结合资料介绍介绍:风。
3、今天我们来学习《画风》(教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读一读,说说看到题目有什么问题?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擦、旗、卫、丹、显、斜、男、艺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一读:
(2)指名让学生到前面选读:
(3)开火车,分小组读。
注意: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
看电脑,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旗子擦去洁白显得眨眼睛小男孩斜斜的雨丝
让学生说说遇到了哪些难字,分小组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
教师板书学生遇到的难字,大家共同交流。
艺:上面是“草”字头,下面的“乙”字是一笔写成,笔画是:横折弯钩。这个字是一个上形下声的形声字。
旗:左右结构,部首是“方”字旁,右上边是“R”下面是“其”字。
擦: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提手旁”右边是“察”字,右半部分中间的笔顺是:撇、横撇、点、点、横撇、捺。这个字是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
丹:第三笔是点,中间的横要长一些。
卫:笔顺是:横折钩、竖、横。
动手书空写一写。(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理解词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
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
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
4、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价。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讲的是李卫、丹丹、小艺一起画画,他们遇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谁能画风”,丹丹说画不出来,小艺开动脑筋画出了旗子飞舞的样子,其他同学在他的启发下,共同合作,用不同的景物描绘了风的样子。)
5、学生自己读课文,一边读书一边提出不动的问题,可以在书中做好记号。教师走下去巡视,收集学生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
四、指导学生进行书写:
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2、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思考不懂的问题。
板书设计:
20、画风
擦旗卫丹显斜男艺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做游戏:听字音找生字:
(1)同桌之间进行,一个同学说字音另一个同学找生字。
(2)教师说字音,请一组同桌到前面指卡片,大家当小裁判,看谁反应快。
2、看电脑画面出示的词语,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旗子擦去洁白显得眨眼睛小男孩斜斜的雨丝
二、学习课文:
1、教师范读:让学生在文中标出自然段。
2、抓住重点学习课文:
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其他同学一边读课文一边标出共有几句话。
让学生说一说每句话的意思,谈一谈读懂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讲李卫、丹丹、小艺一起画画,他们用画笔画出了房子、太阳、大树、小鸟。看着美丽的画面几位同学感到非常高兴。)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结合语言文字体会同学们高兴的心情,读出高兴的语气。
(让学生自己练习,而后指名读,大家进行评价。)
第二自然段——第八自然段:
(1)教师出示课文中的插图,学生一边看插图一边说说图画的意思。
(第一幅图:重点抓住同学们在画画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第二幅图:同学们共同努力,用画笔画出了不同的景象。)
(2)教师:开始同学们不知道怎样画风,后来怎么画出不同的景象呢?咱们一起讨论讨论:看看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开动脑筋的?
(3)小声读第二、三自然段:
①边读边想:这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李卫提出了问题,丹丹说谁也画不出来)(结合学生回答的情况板书:画不出来)
②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让学生大胆地谈自己的感受)
③练习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的想法。
(4)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①让学生谈谈读懂了什么?与大家交流。
②说说小艺为什么这样做?
③同桌间练习朗读。
教师小结:在问题面前,小艺没有退让,她开动脑筋,想出了办法,真是一个敢于动脑筋的好孩子。在她的启发下,同学们怎样做的,你能认认真真地读读书,与大家说说吗?
(5)让学生读第五自
然段——第八自然段
让学生在书中画出,同学们是怎么做的。(画出了被大树吹弯的小树、被风吹斜的雨丝、小男孩手中转动的风车。)板书这些要点。
指名让学生谈想法,相互交流。
学生练习分角色朗读,而后指名读,进行评价。
思考:同学们,想一想:大家为什么能画出风呢?(有小艺的启发;大家知道通过不同的事物表现风;同学们能开动脑筋等。)
第九自然段: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边读边体会:“为什么说,画中的景物好像都在动,一张张画显得更美了?”
进行交流:一阵风吹来,三个小同学对画中的景物产生联想,真切地感受到风中景物的动态美。
有感情地朗读。
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像:让学生观察画面,结合画面展开想象:如果让你也画一画风,你会怎样画呢?如果让你用动作表现风,你会怎样做呢?请学生结合一个话题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大家谈想法,看看谁最有创意。
三、布置作业:
1、自己开动脑筋,想想怎样表现风,试着做一做。
2、在小组内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而后互评。
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课文中“宋”等7个生字。会写“涛”、“陈”、“丹”、“艺”4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体会赵小艺、陈丹、宋涛画风的意图。
【教学重点】
1、会认课文中“宋”等7个生字。会写“涛”、“陈”、“丹”、“艺”4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体会赵小艺、陈丹、宋涛画风的意图。
【教学准备】
课件、小黑板、风婆婆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段声音,想听吗?请仔细听。
2、你知道这是什么声音吗?
3、对,这是风的声音。你喜欢风吗?说说理由。
4、是啊,风看不见,摸不着。今天有3个小朋友,想用自己的画笔,把风画下来,他们会怎么画风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画风》去看一看吧。
5、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教学生字
1、提出自学要求,请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读课文:
自学要求:
⑴我能把课文读通顺。
⑵我能认识课文中的生字。
2、今天,这三位画风的小朋友来到了我们的课堂里,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
⑴出示三个小朋友的名字,请学生跟他们打招呼。
⑵去掉拼音请学生读一读。
⑶打乱名字中的字的顺序,请学生同桌互读。
⑷教师抽个别学生读生字。
⑸请小朋友仔细想想,我们班哪些小朋友的名字中也有这几个字?
3、根据学生的回答,书写“涛”、“陈”、“丹”、“艺”4个字。
三、读顺课文
1、小朋友们都知道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可宋涛、陈丹、赵小艺却非常聪明、能干,用自己的方法把风画了下来。那么他们究竟是怎样画风的呢?请你再来读读课文,从课文中划出他们画风的句子,并多读几遍。
2、刚才在小朋友读课文的时候,三个小朋友已经完成了他们的大作,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出示四幅画)
3、这四幅画的作者分别是谁?
4、让我们一起先去看一看赵小艺的画。
课件出示:赵小艺眨眨眼睛,想了想,说:“我能!”只见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⑴谁来读一读这句话?什么地方让你感觉到风来了?
板书:风来了 旗子飘了
⑵风来了,还有什么东西也会飘起来?
⑶学生自己试读。
⑷抽个别学生读。
⑸齐读。
5、在赵小艺的带领下,其他小朋友也画出了不同的风,让我们看看他们又是怎样画风的?(出示三段话)请学生自由读一读,读出有风的感觉。
课件出示:
⑴陈丹说:“我也会画风了。”说着,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⑵ 宋涛想了想,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小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
⑶赵小艺笑着说:“我还能画!”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①个别学生读,说说,从哪个地方感觉到有风?
②齐读。
6、现在老师想请几个小朋友和我合作读。请四个小朋友分别扮演赵小艺、陈丹、宋涛。
师:风来了,赵小艺你画了什么?
生:我在房子前。
师:风来了,陈丹你画了什么?
生:我。
师:风来了,宋涛你画了什么?
生:我。
7、老师和全班小朋友合作。
四、诗歌结课
1、小朋友,你们发现没有,老师把刚才你们说的写成板书,如果我们把这个板书穿起来,就变成了一首小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小诗。
2、我们班的小朋友真棒,通过自己的智慧,在这节课里不仅交到了几个好朋友,认识了很多字,还学会了编诗。老师要在诗的下面写上我们班的大名,这可是我们这节课的劳动成果。
3、会编诗了高兴吗?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了另一首描写风的诗,在结束我们这节课之前,老师把这首诗送给每一个小朋友,希望你们能永远记住这节课。齐读这首诗。
〖板书
画风
风来了──旗子飘了
风来了──小树弯了
风来了──雨丝斜了
风来了──风车转了
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勤动脑筋、勤观察的能力。
3、过程和方法:自主发现字词规律,识字的方法和积累词语的方法。
4、情感和态度: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三位小朋友的思想,学习他们敢想敢做、互相协作的精神,想出更多画风的方法。
●学习重点:
使学生懂得要勤于观察生活,遇到问题爱动脑筋,善于合作,敢于创新。
●学习难点:
了解课文中小朋友是怎样动脑筋的。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幻灯片(3张)、生字卡片、风景画(3张)。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宋、涛、陈、丹、赵、艺、显”7个生字,会写陈、丹、涛、艺4个字。
2、了解文中三位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谜语导入。
(一)幻灯出示谜语:
猜一猜:
云儿见它让路,
小树见它招手。
禾苗见它弯腰,
花儿见它点头。
板书:风
(二)谈话:风看得见吗?模得着吗?这样一个看不见模不着的东西能画下来吗?
板书:15、画风
(三)齐读课题。
(四)幻灯出示教学插图
师:有三位小朋友就能把风画出来了,看,他们多可爱多高兴啊!他们在一起画画,想认识这三位小朋友吗?想知道他们是怎样画风的吗?
二、初读课文、扫清生字障碍。
请同学们打开课文66页,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一)学习生字,认记生字。
1、指着屏幕的三位小朋友,提问: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让学生说出他们的名字。
教师板书:宋涛、陈丹、赵小艺
2、号召学生跟他们做朋友(齐读、指名读)。
3、老师把他们的名字拆开来,你们会读吗?幻灯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小老师带读、男女赛读)。
4、小组合作: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5、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给这些生字组组词)。
(二)趁热打铁指导书写“陈、丹、涛、艺”。
1、出示我会写的字,让学生仔细观察,看看它们有什么特征?
2、教师示范,学生书空。
3、学生练习写字。
(三)展示活动。
比一比,向学习伙伴展示,看谁写得好!(放松情绪,为下个环节做准备!)
注:以上环节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自主、合作的认字方法。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一)幻灯出示课文难读的词句:zha3眨眨眼睛
斜斜的雨si1丝
风车在呼呼地zhuan3转。
一根旗gan1杆
显得更美了。
这些词句大家能读好吗?让学生试着读,其他学生仔细听,指出读得不好的地方,让学生评价学生,教师适当指导。
(二)齐读课文。
(三)出示三幅风景画,小组讨论:老师这儿有三幅风景画,请每个小组讨论:这些画是三个小朋友画的吗?你们能帮老师找找哪一幅画是谁画?并说说是从哪儿读懂的?
1、指名贴图、说说是从哪儿读懂的?
2、教师指导朗读相关段落。
板书:斜斜的雨丝
弯弯的小树
旗子飘、风车转
3、把课文连起来读,指名一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特别是要读出三位小朋友画风的高兴心情。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自读自悟,了解3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并为第二课时分角色朗读作铺垫。
四、小结:
(一)这节课,咱们认识了三位小朋友,还知道他们是怎样画风的。
看:风把旗子吹得飘起来了。
风把雨丝吹斜了。
风把小树吹弯了。
(二)他们画风的方法可真不错!为什么能把看不见摸不着的风画出来?
板书:爱动脑筋
五、布置作业:鼓励学生把想到的风画一画,下节课我们再来评一评。
板书设计:
画 风
宋涛 斜斜的雨丝
陈丹 弯弯的小树 爱动脑筋
赵小艺 旗子飘、风车转
第二课时(内容简介)
一、复习生字。
二、朗读感悟,想象拓展。
1、自读课文。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评一评,谁的画风的方法好,能用“起风了……的句式说说自己的画。
4、完成课后“读读写写”练习。
三、指导书写剩余生字。
四、小结。
五、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