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生字新词。
2、理解园园为什么脸红了,从中体会到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
三、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看过的树叶一般是什么颜色的?点击课件看图填写:
的银杏树叶的桑树叶的枫树叶
2、今天我们读的故事中,就有不同颜色的树叶点击出示,填出“绿色的.树叶”“蓝色的树叶”。这种树叶是谁画的呢?怎么会有蓝色的树叶呢?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听清楚生字的读音,画出新的词语。
2、自由读,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三)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自由朗读。
2、指名朗读、正音,指名领读。
3、分组读,边读边看实物识字:铅笔盒子课桌美术,做动作识字:吞吞吐吐、皱眉头。
4、分辨多音字:吐吞吞吐吐呕吐教。
5、比较形近字:术、木、注、住削、消。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反馈:刚才看到的绿树叶和蓝树叶是谁画的,为什么会有蓝色的树叶呢?
2、找到课文中林园园和李丽画树叶的句子,读一读。
(1)树叶那么绿,真惹人爱。
(2)李丽拿起自己的蓝铅笔,用心地画着一片片树叶。林园园看着这些蓝树叶,不由得脸红了。
3、绿树叶这么惹人爱,为什么李丽不画?林园园怎么会脸红的呢?我们下节课再去研究吧。
(五)指导写字。
1、分析字的结构特点“由、术、吐、注、课、铅”
2、说说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3、指导。
(1)左右结构的字要写的左窄右宽。
(2)铅,右上不是一个“几”字
4、学生练习写字,写后共同评议,比比谁写得工整、美观。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自制绿叶卡片中的生字、词。
2、“捡绿树叶”游戏。每片绿树叶后藏着若干个生字,全部认对了这片绿树叶就送给他。
3、谁画了蓝树叶?为什么林园园的脸红了呢?学生反馈,教师引领:那就让我们去看看,李丽向林园园借铅笔的经过吧。
(二)朗读感悟。
1、自由朗读第2、3、4自然段。用笔画出李丽和林园园的四次对话。
2、指导读对话部分,理解词语。
(1)指导第一次对话。
①课件出示:
李丽小声对林园园说:“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
林园园吞吞吐吐地说:“我还没画完呢。”
②重点理解“小声说”“吞吞吐吐”“没画完”等词语。从这些词语里面你看出了林园园是怎么想的?
(2)第二次对话。
李丽说:“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吗?”
林园园说:“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
李丽说:“我小心一点儿。”
理解“只好”。这个词是说李丽没有别的办法可想。她已经把房子、小山画好了,只等画树。齐读第一自然段。没有绿铅笔,没法画,所以只好等林园园把画画完,才又一次向林园园借。
“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这是林园园的心里话,她担心李丽使绿铅笔时会把笔尖弄断,实在有点舍不得借。
(3)课件出示。
林园园从盒子里拿出绿铅笔,说:“你要注意,不要削,不要用力画,不要画得太多。”
林园园讲了三个“不要”,总是担心李丽弄坏,或者使用得太费,舍不得借。她借绿铅笔的话也是有条件的。听了林园园的话,李丽连忙说:“我只画树叶和小草。”
理解三个“不要”和“连忙”“只画”。(“连忙”和“只画”,是讲李丽一心想借用绿铅笔,既然林园园肯借给她绿铅笔,就立刻表示同意林园园的要求)
课件出示:林园园皱着眉头,说:“还要画小草?”从这个“皱着眉头”里你又看出了什么?
3、理解第5自然段。
课件出示:课文第五自然段,指名朗读。
(1)你仿佛看到了李丽一边画着蓝树叶,一边脸上有了怎样的表情?
(2)讨论:林园园看着李丽画的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
(3)假如你当时在李丽和林园园旁边,你会对林园园说什么?从“脸红”这个词中可以看见林园园以后会怎样呢?(也会成为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三)指导写字。
指导书写:笔、桌、景、拿。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认识呱,哩,圈,纹,碰,返6个生字,指导书写“倒”“影”两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
3、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教学
教学难点:回声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真高兴,想在黑板上写个字,我认认真真的写,你认认真真的看好吗?
(板书:声)你们看这是什么字?平时你们听过什么样的声音?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种奇怪的声音叫《回声》(补全课题)
师:我们一起来念一念
二、认识生字,整体感知
师:究竟他是怎样奇怪的声音呢,老师很想知道,你们想吗?请小朋友轻轻打开书本翻到148页,看——(课件出示课文第一插图的画面)
蔚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远处不时传来几声鸟的叫声,近处有一条美丽的小河,小河上有座石桥。…………(师配乐自然的将课文背下去)
1、师:小朋友,故事好听吗?
我们自己也来读读这个课文!
2、小朋友读的开心吗!小青蛙也很高兴,他也高兴得叫起来了。你听:呱呱呱(出示课件青蛙叫)
3、小朋友也学青蛙来叫一叫?
4、课文中青蛙是怎么叫的,你能把这句子读给大家听听吗?
出示句子:小青蛙跟着妈妈游到桥洞底下,看到周围美丽的景色,高兴得叫起来:“呱呱呱,多好看哪!”
师:谁来试一下?
师:嗯,你读的也是顶呱呱的,谁再想来读一读?
师:你觉得读这个句子应读出怎么样的语气呢?
生:高兴
师:一般你什么时候很高兴呀?
生:……
师:那就带着你们各自的感受来高兴的读一读这个句子吧(齐读)
5、小青蛙看我们小朋友读的这么棒,可不服气了呢,它还给我们带来了几个句子,你们能将他们读好吗?
出示句子:
1、小青蛙奇怪极了,他问妈妈:“桥洞里藏着一只小青蛙吧?他在学我说话哩。”
2、她捡起一颗石子,扔进河里,河水被激起一圈圈波纹。
3、你在桥洞里叫,声音的波纹碰到桥洞的石壁,也要返回来。
师:小朋友先自由的选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特别是红色的字要读准音。读好的小朋友请举起你可爱的小手!
师:1谁敢第一个挑战?
这里这个“哩”读轻声,我们一起来念一念。
师:还有谁再来读一读?
师:是呀,你觉得那时小青蛙心里会想什么呢?
那你们觉得应怎么来读呢?
师:2谁还来读一读你喜欢的句子?(指名二生)
师:波纹这个词你念得多好呀!你可以做小老师教全班小朋友一起读一读行吗?小朋友,“波纹”是怎么样的?(课件出示:一圈圈地波纹)
河面上这样一圈圈的纹路就是波纹,我们连起来读一读:一圈圈波纹(齐读)
师:3还有哪个小朋友喜欢最后这一句的,你来响亮的读一下!
这里的“碰”是读后鼻音,开火车读一下。
师:小朋友一起把这个句子读一下吧。
三、学习第四五段
师:小朋友真能干,这么快就把这些生字都弄明白了。那小青蛙是怎么弄明白这是回声的呢?
青蛙妈妈不但告诉了小青蛙这是回声,还做了一个小小的实验呢。请小朋友自由的读四五段找一找写青蛙妈妈动作的词,并用铅笔轻轻的画下来。(自由读四五段)
师:小朋友,想看一看青蛙妈妈妈怎么做这个实验的吗?(出示青蛙妈妈做实验的`课件)
师:谁来说说这个实验是怎么做的?(指名2生)
师:那现在你们能不能用你的肢体语言来演一演青蛙妈妈是怎么做的吗?老师给你们一个提示,(出示媒体提示)小朋友先自己试试。
青蛙妈妈带着小青蛙跳到岸上。她()一颗石子,()河里,河水
被激起一圈圈波纹。波纹()到河岸,又一圈圈()回来。
师:谁来试试?
(指名1生演示)
师:我们一起把刚才这个小朋友做的动作的词都填进去。
师:真聪明,都填对了,请我们的女小朋友来读一读吧!
师:读得整齐又响亮,男小朋友有没有信心读好?
(指名——出示答案——女小朋友读——男小朋友读)
师:做完实验了,青蛙妈妈是怎么说的?我们一起来把第五段来读一下。
师:从青蛙妈妈的话里,你知道了什么?
(自由说----指名生说)
师:教师解释声波:声音的波纹也像空气一样,看不见,摸不着,你们看!(教师边板画声波边解释)声音的波纹碰到桥洞的石壁,要返回来。这样,小青蛙就能听到自己的声音啦。这返回来的声音就是回声。
师:你能不能看着板画,自己来做做小青蛙的妈妈?(出示媒体)同桌之间可以你说给我听,我说给你听,你帮助我,我帮助你,开始吧!
声音的()碰到桥洞的(),要()回来。这样,你就能听到()啦。这返回来的声音就是()。
师:哪个青蛙妈妈先来呀?
(指名一生)
师:青蛙妈妈在解答小青蛙的疑问,应该读出怎么样的语气呢?(指名生读)
师:如果你自己遇到了疑问,向你的妈妈请教时,妈妈会怎么样的对你说?(指名生读)
师:小朋友们,这下你明白了回声究竟是怎样奇怪的声音了吧?是啊,你明白了,小青蛙它明白吗?它是怎么说的?谁来做做小青蛙?。
师:是呀,当小青蛙知道了这就是回声的时候,他的心里真是高兴得不得了。
师:谁还想再高兴的读一读。
师:我们一起来做小青蛙读一读
生:
师:是呀,我们都明白了,那请两个小朋友来表演,一个演妈妈,一个演聪明的小青蛙,告诉妈妈你明白了什么?(分角色朗读课文一次)
师:小青蛙听了妈妈的话终于恍然大悟,知道了什么是回声。让我们一起再来认真的读一下第四五段。(齐读)
师:小青蛙在妈妈的帮助下明白了它听到的是回声,它是在哪儿发现回声的?又是怎样发现回声的,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指导书写。
我们说,一堂语文课就是要听、要说、要读、要写,这节课,我们还有一件什么事要做?
好,下面我们就来进行写字练习。
师:这两个字怎么记住的?(倒、影)
师(边写边说):“倒”因为是左中右结构,各部分应该写得瘦长,三个部件紧凑一些。“倒”中间部分的第二横要向上斜,一竖要写在竖中线上,再写一提。
“影”字左宽右窄,右边的三撇,起笔应该在一条垂线上。
师:接下来大家在书上描一个,写一个。
(学生写字,教师巡视)
五、文本拓展,巩固生字
我们有个调皮的小男孩学了这篇课文以后,自己也去学青蛙妈妈做实验去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课《调皮的聪聪》)在这里你能找到许多我们已经认识的老朋友,也会发现一些新朋友。你打算怎样认识他们?
《调皮的聪聪》
聪聪很聪明,但有时候也很调皮。
有一天,聪聪来到张爷爷的鱼塘边,发现张爷爷回家吃饭去了,他就捡起石头往鱼塘里扔,嘴里还“呱呱呱”地学青蛙叫。鱼塘太大了,水的波纹组成一个个圆圈,由小变大,可还没碰到岸边,就消失了,看不到返回来的样子。他想:可能是石头太小。于是,他又找到一块大石头,准备往里扔。
这时候,张爷爷回来了。聪聪很害怕,就对张爷爷说:“我在向青蛙妈妈学习哩!“张爷爷明白是怎么回事以后,笑着说:“小调皮!这是鱼塘,一不准游泳,二不准向里边扔石头,快回家吧!下次再让我看见,可不会放过你。”聪聪伸了伸舌头,跑了。
(读一读)
六、实践活动
课后你也可以在家里可以用脸盆做一个实验,观察水波碰到盆壁又荡回来的样子。
七、结束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和背诵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一)观察课文配图
1.图上都有什么?(儿童、牛、大树、蝉)
2.仔细观察图画,看看这个儿童是什么时候的人。是干什么的。(引导学生抓住儿童的衣着及牛和儿童手上的鞭子的联系,明白这个儿童是古时的一个放牛娃。)
3.图上的儿童在干什么?(指导观察儿童的表情,初步体会牧童看见树上的蝉时的心情。)
(二)揭题,解题
1.解释题意: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切给一个叫袁枚的诗人看见了,他就写了一首诗,叫“所见”,意思是说诗中写的内容是自己亲眼看到的。
2.出示课题:“所见”,读题。
3.介绍作者:袁枚,清代诗人,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
二、初读诗歌,理解课文
(一)初读课文
1.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通顺。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卡:
(2)注意翘舌音,前鼻音:振蝉
3.教师范读。
4.看插图,读诗句,想想每句诗说的是什么意思。
5.指名读得好的学生读全诗。要求学生边听读,边看图,思考:起初牧童在黄牛背干什么?后来呢?
(指名让学生试着回答问题。牧童开始在黄牛背上唱歌,后从牛背上下来了,站在那儿想捉蝉。)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理解第一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1)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一个分句的意思。通过观察图使学生理解到“牧童”指的就是放牛的小孩。
黄牛——牛的一种,角短,皮毛黄褐色,或黑色,也有杂色的,毛短,常用来耕地或拉车,肉可以吃,皮可以制革。
(2)读整个诗句,查字典说说“振”“樾”的意思。
振——振动樾——树荫
教师补充:“林樾”是指茂密的树林。
(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半句的`意思。(响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里振荡。)
(4)让学生读诗句,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2.理解第二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齐读第二句,并看图,说说图上的牧童在干什么,与第一句说的情景有什么不同
(着重指导学生观察牧童的表情。)
(2)理解前一个分句的意思。
查字典,说说“欲”“捕”在诗中的意思。(欲——想捕——捉)
用自己的话说说前半句的意思。(想要捕捉鸣叫的知了。)
(3)读全句,想一想:牧童听到广蝉的叫声后,怎样做的呢?
“闭口”在这里是停止唱歌的意思。
“立”指牧童从牛背上迅速跳下来,站在树下。
理解“忽然”一词在诗中的意思。(骑在牛背上唱歌时,忽然听到蝉叫声。)
(4)读诗句,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三、齐读全诗
四、叙说诗意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l.熟读全诗。
2.说说下面几个词语的意思。
振欲捕鸣闭口立
二、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全诗,说出诗意。
1.看插图,讲图意。
2.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夏天,一个牧童在树林中骑着一头黄牛高声歌唱,知了在树上叫着。牧童听到了知了叫声。想去捉知了,立即停止唱歌,跳下牛背,站在树下,望着树上的知了。)
三、指导朗读,加深理解
1.指导读第一句诗。
想象牧童在牛背上高声歌唱的心情。
指导读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2.指导读第二句诗。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忽然闭口立”使我们想到了什么?(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牧童面部表情,他全神贯注地盯着知了。想象牧童的动作,他踮起脚尖,身子向前倾,双手轻轻拍起,作好捕捉知了的准备。想象牧童的内心活动,他不住盘算怎样抓知了。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产生“屏住呼吸,别惊动了知了,赶快捉住它”的感觉。)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四、背诵全诗
五、分析指导字形
1.比较字形。振——晨蝉——弹忽——物闭——闲
2.重点分析、记忆字形。
欲:左边是“谷”,第四笔“捺”改为“点”,右边是“欠”,不是“文”。
所:左边不要写成“户”。
3.指导书写。
六、.总结
1.朗读全诗。
2.背诵全诗。
3.学了这首诗,你觉得这个牧童怎么样?(活泼可爱,愉快、顽皮)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字和4个多音字“将、蒙、埋、降”,会写8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戚继光是如何布下口袋阵消灭倭寇的,体会抗倭寇名将戚继光的沉着、机智、勇敢。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4、练习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认识10个生字和4个多音字。会写8个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戚继光是怎样巧布“口袋阵”,以少胜多击败倭寇的。
教学准备:
生字卡、词语卡、课文朗读录音带。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初读课文。
1、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抗击外敌的英雄?学生交流。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在四五百年前的明朝,一位民族英雄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
3、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4、下面我们带着问题来读课文。
听课文录音,标出自然段。
5、听了课文录音,你知道了课文讲的是什么事情吗?
6、你知道戚继光是谁?倭寇是什么样的人呢?下面我们来读读第一自然段。
二、朗读第一段,学习本段生字。
1、自由大声朗读第一自然段,标出本段中的生字,读准字音。
2、学生交流,说说你认识了哪些生字?带读,扩词。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找出文中句子读一读。
3、默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指导朗读,指名读,小组读,正音。
4、游戏巩固生字。
开火车游戏、看口形猜字游戏,选词说话巩固生字。
三、指导写字。
指导书写:区、杀、勇、敢。
1、先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2、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重点指导:区字的笔顺,勇字的占位。
4、学生在田字格中练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
1、(出示生字卡)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游戏巩固生字。
二、学习二、三、四自然段,学习其他几个生字。
1、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口袋阵》。现在谁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2、学生质疑。将学生的问题归类记在黑板上。
1)为什么要摆“口袋阵”?
2)怎么摆“口袋阵”?3)“口袋阵”有什么作用?
3、朗读课文,研讨问题,感悟内容。
1)学生读课文,讨论问题。教师走到学生中,与学生交流。
2)小组推举代表发言,交流讨论结果。
A、为什么要摆“口袋阵”?
认清战前形势,讨论:这时,如果硬拼行不行?戚继光是怎么做的?理解“沉着”、“以少胜多”。
B、怎样摆“口袋阵”?
先引导学生读句子,在画一画“口袋阵”的地形和用兵图。
C、“口袋阵”起到了什么作用?
用自己的话说说战斗情形。
4、总结全文,深化拓展。
1)读最后一自然段。
2)想一想,你还有其他大败倭寇的好办法吗?
3)深化主题:在中国历,还有许多像戚继光这样保卫祖国、抗击外敌的民族英雄。我们要学习他们的爱国精神,同时,我们也要努力学习,长大了建设祖国。只有国家强大了,外国才不敢侵略我们。
5、学习生字词,特别强调几个多音字:将、埋、蒙、降。
6、游戏巩固生字词。
三、指导写字。
指导书写:备、死、埋、虎。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
2、指名学生上台书写,学生评价,教师指导。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三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
1、(出示生字卡)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2、游戏巩固生字。
3、(出示几个多音字)说说他们的另一个读音,并给他们找一个朋友。
二、抗击外敌民族英雄故事会。
除了戚继光以外,历还有很多这样的民族英雄。你从课外书上一定读过吧。来讲给大家听听吧。
学生自由上台讲故事。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枯”和“荣”两个生字,会写“荣”、“枯”、“烧”这三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简单表达古诗的大概意思;能背诵课文。
3、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初步懂得要像小草一样的不怕困难,顽强不屈。
教学重点:
1、生字的认识和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
2、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古诗的意思。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相结合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课阶段,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上一课中刚刚讲到《找春天》,而且我们大家也都各自找了一下春天,我发现啊,大家找到的春天都不一样,都很有自己的特色。
在古代的唐朝,有一位诗人叫白居易,他找到了春天的草,并且作了一首诗《草》(出示课件),现在就让老师带大家到唐朝,看看白居易找到的春天的草是怎么样的好吗?(学生的回答肯定异口同声“好”。)那好,大家请看PPT(播放配乐诗朗诵)
(二)讲授新课
1、初读课文,注意字词发音
好了,现在大家把语文课本翻到第5页。我们刚才已经听了配乐诗朗读,那现在我想要听听我们的小朋友能读得怎么样?所以请同学们先自由朗读一下这首诗,但老师有个要求:在朗读时,借助课文的注音,自学生字,争取把诗读得既正确又通顺。等一下老师会叫几位同学来朗读一下,看谁读得更好。好,开始吧。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大家朗读的时候,老师也仔细地观察了一下大家,大家读得都很棒。这样吧,我先请几个同学来读一下,大家都来当一回小老师,看看这位同学有没有什么字发音不太标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请三到四位学生朗读,学生在读音上可能犯的错误有平、翘舌音混淆,前后鼻音混淆。并请学生来纠正其发音上的错误。)
看来同学们都读得不错,学得也很好,刚才有同学已经指出了第二句诗中的“岁”是平舌音,“荣”是翘舌音(出示课件),确切地说“荣”在发音的时候我们的舌头是向上卷起来的。下面大家跟老师来读一遍,要注意老师是怎么发音的。——岁(领读),——岁(学生跟读),——“荣”(领读),“荣”(学生跟读)。大家读得很好,我们还有同学指出了刚才那位同学没有注意翘舌音,看来同学们都很仔细,“烧”这个字是怎么读的呢?(课件)(请同学回答,如果学生没有答对,那再请学生答,不超过四位学生。)这个字读shāo,是翘舌音,刚才有几位同学念成了sāo,这种读法是错的,还有一个字的读法错误刚才也有同学们也发现了,“吹”(黑板板书),这个字也是翘舌音,读chuī(黑板板书),下面这两个字的读音大家也跟着老师来读两遍,——“烧”(领读),——“烧”(学生跟读),——“吹”(领读),——“吹”(学生跟度)(重复三遍)不过最后在这里老师还要强调一下“野火烧不尽”的“尽”是前鼻音,而“春分吹又生”的“生”是后鼻音。
好了,那么现在我们大家就来一起读一下这首古诗,要注意刚才我们提出的发音注意点。
(学生齐读古诗)
很好!很好!大家果然很厉害!但现在老师有个问题,第二句中有两个“一”,它们是怎么发音的呀?老师有点不明白了,又谁愿意告诉我呢?(明确两个“一”的读音)
(请同学回答,大概请四到五位同学,如果没有同学答对,那就只有再听一遍录音。)
对了,这位同学答得非常好,两个“一”的发音是不同的,前一个读yí,是阳平,也就是第二声,而后一个读yì,是去声,也就是第四声。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录音朗诵。
既然我们已经认识了诗中的生字,那现在我们就要自己来朗读一下了。我请同学们一位一位地来朗读,看看哪个小朋友读得准确、比较有感情,比较有特色。
(请五到六位学生朗读课文)
2、品读诗句,理解诗意
下面我们大家来一起把这首古诗读一遍,老师也和大家一起读。
(全班齐读)
老师这里有几幅图片,我们大家首先来看一下,然后再联系古诗,我们来讨论一下这首古诗的内容是什么,白居易诗人给我们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草的情景呢?(出示课件图片)
大家可以借助课文后面的注释和有关的参考资料,试着说一说诗的意思。如果会说了,就可以和你们的搭档交流一下;如果有什么地方不懂也可以相互讨论一下,解决不了的话等一下我们大家都一起来帮忙。听明白了吗?开始吧!(学生讨论)
我看大家都讨论地非常激烈,有些小组已经把问题都解决了,有些小组已经能够说诗的意思了,还有些小组的问题提得有些难度,看来等一下需要大家一起来帮帮忙了!现在老师还要请几位同学为大家朗读一遍古诗,来检查一下大家有没有把刚才我们强调的重点记住。
(请四到五为学生起来朗读古诗)
不错,很好。(如果有读音错误,及时指出)
刚才大家都已经讨论了,如果还有什么地方不理解的话,现在就提出来吧,我们一起来互相帮忙。
(师生共同讨论,解决疑问)
既然已经解决了我们同学提出的问题,那我们就要来讲讲诗中描绘的是怎样的一幅图了。老师在把刚才的几副图再放一遍,大家开动脑筋,等一下我请同学回答。
(播放PPT,并请请学生分别讲一下这四句诗的大概意思。然后请学生做总结。)
(原野上长满了茂盛的野草,这些草年年都是秋冬枯萎了,春夏又茂密地生长,野火只能烧掉草的茎、叶,它的根还在,来年春天,草儿又重新发芽生长。)
春天一到,野草又重^新学生长出来了,这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啊!小朋友,野火烧得这么厉害,野草的茎和叶都被烧光了,可是第二年的.春天,春风一吹,小草又齐刷刷地生长出来了。大家觉得这些小草怎么样?(引导说出小草生命力顽强)
你喜欢这些小草吗?为什么呢?(学生回答)
是的,小草有顽强的生命力。而写这首诗的诗人白居易就是要赞美草的这种精神。那同学们说我们要不要学习小草的这种精神呢?
(学生回答“要”)
很好,我们要学习草顽强的精神,不怕挫折。那我们最后再来用赞美的语气来朗读一下这首诗。
(学生朗读)
很好,我们已经一起学习了这首诗,现在老师想请大家用自己的话来说一下诗的大意,虽然我们刚才也讲到了,但我更想知道大家是怎么来理解这首诗的,大家可以讲讲这首诗,小草或是你刚才读诗时想到的。
(请学生回答、交流思想)
3、练习背诵,完成练习
很好!老师听出大家不同的想法了!有的同学为我们讲述了小草的坚强的生命力,有的同学赞美了小草,也有同学说要学习草的这种顽强的精神!
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好不好?(朗读训练:分男、女同学读——个人读——全班齐读——跟着音乐读)(好!)
4、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游戏做完了,我们又要开动脑筋了,大家来看PPT,看哪位小朋友能够站起来告诉我空格上应该填什么,而且发音要准确喔!
(请部分学生背诵古诗)
看来大部分同学都已经会了我们都已经会了,那诗中的生字我们也都认识了,会写了吗?现在我要来考一考大家,请大家看PPT。(利用PPT出示生字)
这些字该怎么写呢?大家认为这些字可以用什么办法记住呢?我们来讨论一下吧,四个人一个小组,每个同学都把自己的好方法和同组的小朋友交流一下,等等我们在请同学到讲台前来介绍自己组的方法,这样好不好啊?
(学生讨论,增强对书写汉字的认识。然后请学生介绍自己讨论的结果,集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提高说话和评议的能力。
2、会用句式“先……接着(然后)……最后”把吹泡泡的过程讲清楚;能用句式“有的……有的……还有的”把泡泡的样子说具体。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把吹泡泡的过程按顺序说清楚以及想象泡泡的样子像什么。
2、教学难点:观察吹泡泡的动作,能分解出一个一个的动作。
教学准备:
肥皂水及吸管。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1、谈话揭题。
今天,我们要上一节观察游戏的说话课,题目叫《吹泡泡》。要求小朋友一边玩,一边认真地观察,我们来比一比谁吹的泡泡又大又多,谁观察得最仔细,并能把吹泡泡的过程有条理他讲清楚。
2、吹泡泡,练习说吹的过程。
(1)自由吹泡泡,边吹边想:这些泡泡是怎么吹出来的?板书:吹
(2)看别人吹泡泡,说说吹泡泡要有哪些动作。(吹的人要注意将动作较清楚地演示出来)板书:拿放吹
(3)用上句式“谁先______”把吹泡泡的过程讲清楚。(如:小明先拿起吸管放到有肥皂水的`瓶子里蘸一下,接着把吸管
的另一头放到嘴边,最后对着吸管口轻轻一吹,泡泡就吹出来了。)
(4)评议:
1、过程有没有颠倒?
2、关联词有没有用对。
(5)”轻轻一吹”还可以换什么词?
(小心地、小心翼翼地……)
(6)连起来说说吹出泡泡的过程。
同桌互说一指名说
3、再吹泡泡、观察泡泡的样子。
(1)比一比,谁吹的泡泡最大、最多。一边吹一边看:这些泡泡怎么样子的?像什么?板书:看
出示基本句式:
(又大又圆的、串串的、圆圆的、彩色的、花花绿绿的、五颜六色的……气球、彩球、皮球、玻璃球、葡萄……)
(刀评议:从泡泡的形状、大小、颜色上去评议泡泡像什么说得好不好。
(2)变换句式说
1、泡泡(),像()。
2、()的泡泡(),像()
(3)任选一种句式说说泡泡的样子像什么。
(4)用句式:把泡泡的样子说具体。
(5)当你看到这些美丽的泡泡时,你会怎么赞美它们呢?(真是美丽极了!多美啊!……)
(6)把泡泡的样子连起来说一说。(自由说——指名说)
(这些泡泡有的又大又圆像只大皮球,有的五颜六色像节日的彩球,还有的虽然很小,但一个挨着一个,像一申串葡萄,真是美丽极了。
4、观察想象
这么多漂亮的泡泡,它们是怎么样的?会飘到哪里去?干什么呢?请同学们动脑筋,看谁的想象能力强。板书:想(老师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愿望、心里话讲出来)如
①这些泡泡慢慢悠悠地飘呀飘,它们想飘到祖国各地去,看看改革开放的新景象。
②这些泡泡自由自在地飘呀飘,它们要飘到月球上去,看看月球上究竟有些啥。
5、把整个活动的过程连起来说一说。(基础好的班级可以把想象的内容也说上去。
6、小结。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6个生字,理解“安慰、膝盖、念叨、严严实实”等词语的意思。
2、朗读、积累描写阳光的句子,
3、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感受主人公鹿儿尊敬、关心长辈的美好心灵。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重点语句的意思,体会鹿儿关心长辈的感情。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生字,积累有关词语。
2、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感受主人公鹿儿尊敬、关心长辈的美好心灵。
教学过程:
一、积累句子,导入新课
1、老师这里有几句描写阳光的句子,请小朋友读一读。
媒体出示:
(1)清晨,睁开眼一看,朝阳从东面的窗户射进来,照得满屋亮堂堂的。
(2)鹿儿跳啊蹦啊,乌黑的头发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小小的围裙里充满了阳光。
2、这几句描写阳光的句子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3、你们都有一颗感受美的心灵,你们让老师也知道了阳光是这么调皮,可爱,真是人见人爱,鹿儿看到了这可爱的阳光,油然而生了一个美好的想法。
4、媒体出示句子:“啊!多好的'阳光啊,我要把它带回去,作为礼物送给我的奶奶。”
齐读句子。
5、板书课题:14我给奶奶送阳光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师:小朋友,平时,你有没有给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长辈送过礼物呢?
(齐读课题:我给奶奶送阳光)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估计学生有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送阳光给奶奶?
(2)她是怎么送的?
(3)结果怎么样?
(可将学生回答出示)
2、师:你们问得真好,这节课就让我们去课文中找一找
3、请小朋友合作朗读课文1——11小节
(1)思考:为什么鹿儿要送阳光给奶奶?
出示:鹿儿的奶奶腿坏了,不能出屋,口里总是念叨:“多想见到阳光啊!”
学习生字:叨(查字典理解“叨”的意思意思:翻来覆去地说)
理解奶奶想要阳光的原因。(指导朗读)
(2)思考:可是阳光怎么能送呢?鹿儿给奶奶送阳光了吗?用直线划出有关句子。
出示:鹿儿把阳光紧紧包在自己的围裙里回家了。
鹿儿一进门,就直奔奶奶的房里去了。
鹿儿一边说着,一边打开了包得严严实实的围裙。
(1)读句子。
(2)学生说理由。
4、学习第10节
(1)指导朗读,读好两句疑问句
(2)齐读。
三、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师:请大家自由读课文,圈出你认为可以体现鹿儿对奶奶的有爱心、孝心的语句。
2、交流、媒体出示:紧紧直奔
严严实实(理解意思)
简直要哭出来了。
3、师:你们说得很有道理,从这些语句的确可以看出鹿儿对奶奶的爱心,孝心,我也可以感受到这阳光已经不单单指大自然的阳光了,它包含了很多东西,可是你们还是没有证明奶奶收到了阳光,收到了鹿鹿的孝心和爱心。
4、交流:引导学生理解13、14节
5、师:有道理,我也被你们说服了。阳光被鹿儿一路带回家,早已化作了鹿儿对奶奶的爱心和孝心。
四、小结:
从奶奶的言语和行动,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她已经收到了这份礼物。鹿儿送给奶奶的阳光里有温暖、光明、香味、快乐……
第二课时
课时要求:
1、复习巩固
2、语言训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总结全文
1、奶奶收到这样一份礼物,心里很高兴,把鹿儿放在自己的膝盖上紧紧地抱着,抱着。这时,她会想些什么,或者说些什么?请你想像一下,练习说话(选做一句):
(1)奶奶最喜欢鹿儿了,把她放在自己的膝盖上紧紧地抱着,心想:。
(2)奶奶最喜欢鹿儿了,把她放在自己的膝盖上紧紧地抱着,说:。
2、师:小朋友,鹿儿是个尊敬长辈,有孝心,有爱心的孩子,她的心里有阳光,奶奶爱孩子,她的心里也有阳光,你还看到阳光跑到谁的心里去了吗?
3、学生交流。
4、师: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你们把别人的好事全记住了,说明你们都有一颗感受美、感受善良的心。
二、语言实践
师:虽然奶奶没见着阳光,但她看到自己孙女的这番举动,一定感动极了!你小时侯做过什么天真幼稚的事情?在小组里说一说。
三、复习巩固
1、抽读生字卡片
2、火眼金睛
蔚漆叨
慰膝叼
3、听写句子
4、朗读课文
四、拓展作业
小朋友挑选其中的两项作业完成: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背诵。
(2)收集关于爱的名言,并尝试自己写一写。
(3)把文章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听听他们讲述小时候的趣事。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8
一、教材分析:
《狮子和兔子》是十单元《动脑筋》中的第二篇主体课文。写的是识字被蚂蚁叮咬,不胜其烦,兔子启发他开动脑筋,跳到水里,摆脱了蚂蚁的故事,从反面说明不动脑筋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这个童话故事生动有趣,语言简洁、浅显,孩子们理解起来比较容易。狮子和兔子的形象刻画非常传神,特别是二者的对话、神态、语气都非常生动,想象空间也比较大。因此,这篇课文正好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经过近两年的语文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加上大量的课外阅读,学生已能自主地阅读浅显的文章。因此根据年段目标、教学要求学生的情况,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认识解决问题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要动脑筋的道理。
3、理解重点词语:"吼、蹦、翻滚""筋疲力尽"、"恼羞成怒"等,体会人物对话时的心理活动。
四、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解决问题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要动脑筋的道理。
五、教学难点:
认识解决问题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要动脑筋的道理。
六、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位动物朋友,出示狮子和兔子的图片,是谁呀?
2、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狮子和兔子》的童话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1)课件出示词语:又疼又痒筋疲力尽蹲在恼羞成怒叮咬笑嘻嘻凭着脾气讨厌提醒解决
(2)指名读,正音。
(3)谁来说说哪些字的读音需要提醒大家注意?
(4)全班齐读
2、初读课文
(1)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吗?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是否读准确了,并思考:课文中的狮子和兔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3)交流
(4)师小结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品读课文,交流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狮子图,说说文中的狮子是一只怎样的狮子。刚才__X说这是一只力气大、脾气也大,而且很骄傲的狮子,你从哪里知道的?请你把第一段读一读。
(2)看来,这是一只怎样的狮子,用一个词说说。
(3)你觉得这句话中的哪些词语最能体现狮子骄傲自大,加强语气读一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从你们的语气中老师听出了这是一只多么骄傲的`狮子呀!但是这样一只狮子也有遇到麻烦的时候,看:一天,狮子躺在草丛中晒太阳,没想到一群红蚂蚁爬到他身上,咬得他——"又疼又痒"。
(2)体会"又疼又痒"
交流:你有过"又疼又痒"的感觉吗?
观察:"疼"、"痒"字形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有病字框)
体会:是啊,又疼又痒,跟病了一样,这种滋味太难受!谁带着这种体会读读这个词语。
指名生读"又疼又痒"。
全班一起读这句话。
3、学习第三——七自然段
(1)学习第三自然段
提出问题:又疼又痒的狮子真难受!它多想把红蚂蚁赶走呀!那他是怎样做的呢?请大家默读第3自然段,用~~画出来。
交流汇报:狮子跳起来,吼着、蹦着、翻滚着,想把红蚂蚁赶走。
体会:跳、吼、蹦、翻滚
理解"筋疲力尽":不管狮子跳得多高,蹦得多凶,还是——赶不走身上的蚂蚁,不管他吼得多大声,翻了多少滚,还是——赶不走身上的蚂蚁,而他,纵使他力气再大,脾气再大,这时也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明白"筋疲力尽"的意思吗?筋疲力尽是什么样子的?谁来读一读?(用"筋疲力尽"说一句话)
(2)学习第四到七自然段
引读:狮子累得筋疲力尽,还是赶不走身上的蚂蚁,到底有什么办法呢?
分角色朗读第四到七自然段。
评价:在评价交流中理解"恼羞成怒""立即",明白兔子笑什么,知道是兔子启发狮子解决了问题。
交流体会:当狮子身上的红蚂蚁被水冲走了,他感觉怎样,会想些什么?
再次分角色朗读第四到七自然段
4、学习第八自然段
对比:在面对赶走红蚂蚁的问题上,对比狮子的做法和兔子的启发,你想对狮子说什么,对兔子说什么?
朗读第八自然段
点题:要是大家今后遇到问题、遇到困难时,就怎么做?(动脑筋,想办法)
5、朗读全文:从大家的话语中老师知道了大家的收获很大,那我们把自己这节课的收获带到课文里,一起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课文吧!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师指导书写"醒"字
2、让学生提出还需指导的字,再指导书写。
(五)布置作业,练习语言
1、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尽量用上"筋疲力尽"、"恼羞成怒"、"笑嘻嘻"、"提醒"、"解决"这些词语。
2、搜集其他动脑筋的故事读一读,下节课讲给同学听。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2.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
朗读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教学难点:
培养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绘画纸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儿有一则谜语,动脑筋想一想,猜猜它是谁?
云儿见它让路,花儿见它点头,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板书:风)
2.有时我们能听到它,有时我们能感受到它,那能不能把它画出来呢?(板书:画)
全班齐读课题。
二、自主探究,整体感知。
1.在上节课中,我们认识了三个活泼可爱的小朋友,今天呀,他们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想认识一下他们吗?(出示课件)和他们打个招呼吧!(宋涛、陈丹、赵小艺)(注意相机引导孩子打招呼的语气和礼貌)
2.小朋友,请打开书,轻声读读这个故事,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是送给爱动脑筋的小朋友的,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教师巡视)
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在________。(相机指导概括全文大意的方法,引出画风)
3.好,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找一找他们三个分别都画了什么?(教师巡视)
4.找完了吗,都找对了吗,你们的表情告诉老师你们是非常自信的,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呀?
(课件:连线,整体感知课文)
三、在读中领悟文本。
1.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我们大家一起到书中寻找答案吧!请小朋友默读第二至第八自然段,在书中画出来,然后再轻声读一读。(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2.老师呀,也把这三位小朋友的画请到了大屏幕上,看看你能不能配上课文里的话,读出风的感觉呢?
(1)课件随机出示赵小艺的画
生读
过渡语:同学们,你们听出来了吗,她的风藏在了旗子里,你认为怎样读,才能让我们感觉到有风在飘动呢?(点读)板书
谁还能让旗子飘到你的句子里。(再读)
(2)课件随机出示赵小艺的第二幅画
生读
过渡语:哦,我听到了,她又把风装在了风车里,风车被她读得已经呼呼转了,奖励你再读一遍给大家听。(生再读)板书
(3)课件随机出示陈丹的画。
生读
提问:谁来告诉老师,小丹把风又送给了谁?(相机知道朗读语气)
就让我们把体会送进这段话来读一读。(再读)板书
(4)课件出示随机赵小艺的画。
生读。
过渡语:小朋友们,你们听到了吗,风又钻进了雨丝里,雨丝被风吹斜了。老师也想读,你们想听吗?(师范读)板书
四、回归整体,再次感知课文,提升情感。
1.过渡语:同学们可读得真认真呀,老师把你们的发现藏在了一首小诗里,自由得朗读一遍吧。(生自读自悟,回归整体)
风来了,风把旗子吹起了,风藏在飘着的旗子里。
风来了,风把风车吹转了,风藏在转动的风车里。
风来了,风把小树吹弯了,风藏在弯弯的小树里。
风来了,风把雨丝吹斜了,风藏在斜斜的雨丝里。
2.老师读课文里的句子,同学们找诗里的句子读,再次感受。
3.这个故事读完了,同学们还想不想换一种方式再读一读呀?(引导学生,在人物很多的情况下,可以用分角色的方法朗读课文)
生读,其他学生做简单评价。
4.提问:小朋友,你们喜欢这三个小伙伴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他们都善于观察,勤于动脑的优秀品质,提升全文主题。)
五、在悟中激发创造。
1.过渡语: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他们的作品在“阳光杯”创意儿童画的评选中获得了提名,想不想跟他们一起去参加比赛吧。
2.那么如果让你去画风,你会怎样画呢?(练习说话)
3.过渡语:好,那么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把你说的画下来,并配上一段文字。(激发创造,练习写话)
教师巡视,相机指导。(五分钟左右时间)
4.张贴作品,适时鼓励。
六、练习生字。
1.板书“艺”、“丝”。
2.让学生观察两个字在写法上的异同。
3.找一找书中还有没有左右结构的生字,在写法上应注意的。(生观察)
4.生练习,教师相机指导书写。
七、布置作业。
小作家:用一段文字写出你想画的风。
播音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小演员:和好朋友一起表演课本剧。
小小探索家:搜集一首关于风的儿歌。
小巧手:做架纸飞机或风车,到风中去放飞你的欢乐。
板书设计:
画风
旗子飘
风车转
小树弯
雨丝斜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蝴蝶谷奇异美丽的景色。
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写“源、茂、季、丛、赶”5个生字,理解生字新词,积累描写色彩词语。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课件PPT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现在老师想和大家聊聊天,你们喜欢旅游吗?能告诉大家,你都去过哪些地方吗?
2、大家去过的地方可真不少!是的,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有许多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台湾的蝴蝶谷去旅行。
(板书课题、跟老师读一次课题、齐读两次课题。)
3、我们说走就走,出发!
请同学们轻轻地闭上眼睛,飞机起飞啦!飞呀飞呀,飞过田野,飞过海洋睁开眼睛,到了。
(课件播放:蝴蝶谷景象及课文录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你们喜欢蝴蝶谷吗?想不想自己去看看?可是蝴蝶谷的守关蝴蝶说啊,只有闯过了他们设得机关,你们才能进谷,你们怕吗?
好,那我们现在开始闯关了哦!
第一关:出示生字词
祖、源、茂、季、丛、赶、景、撒、批会读,并且会写。
讲解生字词,从部首,笔顺,结构讲。
第二关:出示生字词语
祖国温暖水源茂盛
景象照耀花瓣撒
五彩缤纷金光灿灿色彩斑斓
(1)自由读。
(2)谁愿意把你读得的一个词读给我们听?
(3)字音读得真准!下面给每个同学一个机会,老师指到哪个词,
你们能准确地读出来吗?
3、小朋友们读得很好。下面我们把这些生词宝宝送回家,齐声把渴望能读一遍,我相信这次啊,你们会把课文读得更好。读得时候思考:为什么宝岛台湾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呢?
4、你们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指导读第一自然段。这样的地方美吗?那你能读出这样的美吗?指名学生读课文,学习生词“茂”和“源”。齐读第一段。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昨天我们一起到祖国的宝岛台湾,游览了神奇而美丽的蝴蝶谷。老师今天有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由于来蝴蝶谷游玩的中外游客特别多,因此,蝴蝶谷旅行社急需招聘一批小导游,你们想做吗?只要能闯过两关,你们也能成为像老师一样的特约导游啦!有信心吗?好!闯关开始!
二、研读课文
1、第一关:寻美蝴蝶谷
(1)谷中到底有哪些迷人的景象呢?
大家细细读读第三节,找出你认为写得迷人的句子,多读几遍,待会儿向大家介绍。(生读第三段)
(2)交流。
A、你觉得哪儿最迷人?(课件出示有关句子)
B、出示:
有的山谷里只有一种黄颜色的蝴蝶,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灿灿,十分壮观。
自己读读,说说迷人在哪里?(这些蝴蝶金光灿灿的,十分壮观。)
你还见过什么东西金光灿灿的?
师:这么美的黄蝶谷,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播放黄蝴蝶画面)
你们看,这种蝴蝶叫金凤蝶,是最美的蝴蝶之一,鳞片上有一种金色粉状物,在阳光的照耀下,变得(金光灿灿。)
是啊,成千上万只黄蝴蝶在我们的身边上下飞舞,漫山遍野都是,简直是蝴蝶的海洋,这种景象多壮观呀!
谁能把这种壮观的景象读出来?自己先试试。指名读。齐读。
过渡:刚才游玩了黄蝶谷,还有更美的山谷呢,想看吗?
C、行,我们一起去看看:生唱《郊游》第一段。(课件播放彩蝶谷画面)
这叫什么山谷,小朋友能给它起个名字吗?(彩蝶谷)为什么叫彩蝶谷?
课文中是怎么描写彩蝶谷的呢?我们来看看。
小朋友自由读读,想想:哪些句子写出了彩蝶谷迷人的景象?有的山谷里有几种蝴蝶,上下翻飞,五彩缤纷,就像谁在空中撒了一把五颜六色的花瓣,随风飘来,又随风飘去。读后交流。(上下翻飞,五彩缤纷,像花瓣飘来飘去。)
上下翻飞:指名读。读得这么好,能不能加上动作?
像花瓣飘来飘去:读出蝴蝶的轻盈。指名读,评议。齐读。
(3)黄蝶谷和彩蝶谷多迷人呀!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齐读第三节。)
2、蝴蝶谷里的景象是这么的迷人。那蝴蝶是怎么来到山谷的呢?老师请你读一读。
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
在哪呢?第二段。好,小朋友都找到这一句话。
课件出示
请你读一读。然后闭上眼睛想一想,你好象看到了什么?生自由读。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1)(我看到了蝴蝶非常多。)哪个词告诉我们的?是啊,(点红一群群)蝴蝶真多啊!
(2)(我看到了蝴蝶的颜色非常多。)对了,你都看到了些什么
颜色的蝴蝶呀?(红、蓝、白、五颜六色、五彩缤纷)
(3)大家看,也许你看到的是这种颜色的蝴蝶、也许你看到的
是这种黑白相间的蝴蝶课件随机播放各种彩色的蝴蝶。多美呀!这就是句子里说的哪个词的意思呀。(色彩斑斓)对,这就是色彩斑斓的意思。(课件点红色彩斑斓。)也就是刚才小朋友说的五彩缤纷,五颜六色。
(4)对了,看过《西游记》吗,《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有72变。
现在老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老师说变,小朋友就变成蝴
蝶。“一、二、三”变,变成蝴蝶了。请你一边读,一边做动作。老师看,谁的动作美,谁的声音听。边读,边做。终于到达了我们的山谷,坐下来休息一下,想一下你们经过了哪些地方啊?谁来说?从哪里知道的?
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
A、你们为什么是“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而不是“飞过树林”呢?(有好多好多的树,从树的中间穿过去)好,这就是穿过。点红穿过那为什么说“越过小溪”不说“飞过小溪”?哦,从比较高的地方飞过去叫越过。点红越过看,作者把这几个词语写的.多好啊。
B、小蝴蝶们,我们原来还在哪里见过这一系列的动词啊?
点红“赶到”,哦,蝴蝶们还是赶到山谷里来聚会。从“赶到”,你觉得你们心情怎样?(高兴、着急)非常着急,要去哪啊?去干什么啊?(聚会)
哦,你们是到山谷里来聚会的(点红聚会)那你们到山谷里聚会要做什么事情呀?(比美大赛、开展联欢会、进行野餐活动)
孩子们,蝴蝶们,你们高兴吗?幸福吗?因为你们现在已经到了蝴蝶谷。能不能把高兴、幸福的心情读出来。好,自己再试一试,读一读。
(5)蝴蝶聚会的山谷人们叫它什么啊?
3、第二关:小导游在行动
刚才,我们一起走进了台湾的蝴蝶谷,欣赏了蝴蝶谷迷人的景象,并知道人们把山谷叫做蝴蝶谷的原因。
(1)游客来了,正等着导游领他们到蝴蝶谷游玩呢!未来的小
导游们,你们准备介绍什么呢?
(2)很好,重点介绍蝴蝶谷的迷人景象。
(3)赶快准备吧!可以用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也可以用自己
的话来说。看谁能吸引住游客。
(4)生准备导游词。一生做小导游。
(5)师生评议:做个合格的导游,要怎么样?
(当导游要昂着头,挺着胸,微笑着面对游客讲。)
(6)要不要再练练?可以和你的同桌互说,可以和你的朋友说,可以找听课的老师说,也可以跟我说。
(7)生再练说。
(8)生做小导游。
闯关成功!老师祝贺你们,你们现在都是小导游啦!看,游客们来了,小导游们,赶快迎上去吧!
小朋友刚才导游做得都很认真,现在我们回到第三段,看一下,这段是围绕哪句话在写呢?
4、是啊,多么迷人的景象!听了小导游们的介绍,我和大批的中外游客,都被吸引到这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四段,看看小蝴蝶们看到客人,是怎么做的呢?
(团团围住、翩翩起舞)
(1)真是一群热情的小蝴蝶。
你们看书上的图,游客们被翩翩起舞的蝴蝶团团围住,有的蝴蝶(落在游客的身上),有的蝴蝶(落在他们的胸前),看到蝴蝶们这么亲近他们,他们的心情怎样?——(高兴)
(2)你能把游客的开心和小蝴蝶的机灵读出来吗?谁来试一试?
(3)同学们,如果此刻你就是这批游客中的一员,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5、有感情朗读课文是呀,蝴蝶谷的美景看也看不够,说也说不完,让我们边看图边读课文,老师给大家配上音乐,再次去感受蝴蝶谷的美丽吧!
(你可以完整的把课文读一遍。也可以选你最喜欢的一部分读。)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8个字。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读出节奏感。
2、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培养人与动物共存的意识。
3、加深对保护动物的认识。使学生具有保护动物的意愿。
教学重难点: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8个字。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使学生具有保护动物的意愿。
2、使学生能自编排手歌。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会认10个生字,会写8个字。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使学生具有保护动物的.意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你们学过哪些拍手歌?有什么特点呢?
二、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认识生字、了解生字的读音。
2、小组内读课文:互查读音。
3、指名读课文:读音要正确。
4、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生字。
三、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指名读、同桌读:读出节奏感。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读。
3、自由读:画出文中都写了哪些动物?
4、学生质疑: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5、教师重点指导:“天空雁群会写字”它写了一个什么字?
6、同桌的一边拍手一边读儿歌。
四、实践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编写拍手歌,并在班上表演。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分析、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投影:指名读词语。接力认读生字。
2、出示投影:指名读句子,读准字音。
二、识字写字。
1、出示各种动物图片:学生说出动物的名称。
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找朋友认读生字。
3、指名读生字、说词语、出示卡片:巩固汉字。
4、写字指导。
教师重点指导:物、鸡、猫。
5、完成课后的“我会填”。
教师辅导,集体讲评。
三、布置作业。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12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2.学会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
3.认识“只要……就”,“如果……就……”这两种句式。
4.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并背诵其中的一则。
教学重点
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具准备:实物展台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
2.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
3.寓言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讲道理。)
4.“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相当于“篇”)
5.今天我们学习《南辕北辙》和《亡羊补牢》两篇寓言。我们先学习寓言。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4、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在展台上出示图片)
看图思考:
(一)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二)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三)同桌互议。
(四)集体交流:
1、羊圈破了个窟窿。
(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
(2)“窟窿”就是——(洞)。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学生书写“窟窿”。
(3)齐读这句话。(第三句)
(4)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
(5)理清这小节三句话之间的联系,试背。
(6)指名背。(指导方法)
2、街坊劝告,他不听。
(1)“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2)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3)引导评议,齐读。
(4)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评议。(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
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5)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同桌分角色朗读。
(6)指名读,评议。
(7)老师说提示语,学生试背对话。
3、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1)指名读第4节,评议。
(2)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3)齐读第4节。
(4)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4、指名表演这个片段,注意: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动可通过语言、动作来表现。
5、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6、讨论交流:
(1)养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投影,看图说话。
(2)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
为什么要读好“赶快”?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3)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
(4)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5)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要是……就……如果…就……)
(6)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
(7)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8)“从此”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用“从此”造句。
(9)理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背诵第5节。
五、体会寓意。
1、再次出示投影,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
2、同桌表演后指名上台演,并指导评价。
3、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4、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就()。
5、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
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六、学习生字,总结全文。
1、再读课题,理解题意。(本义,引申义)
2、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自己读读,理解它的意思。
3、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4、认读生字
(1)记忆生字字型,并讲讲字是怎样记住的
(2)难字指导记忆书写
街:把中间的“圭”去掉,就是“行”。人们经常行走在大街上,而街道路面最初是用“土”铺的
窟窿:这是个冻字,因而“洞穴”的穴做偏旁
寓:写时注意第11笔是横,不是点
第二课时
一、齐读《亡羊补牢》。
二、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三、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缠”
2、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四、汇报交流,指导朗读课文
1、检查读文和认读生字
2、交流课文及不理解的问题。讨论“南辕北辙”、“盘缠”
3、练习朗读课文,讲故事
4、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5、根据评议,再练习朗读
6、练习讲述故事。注意把任务语言讲明白。
五、创设情景练习口语交际
1、出示图:棉队哪个人走远的影子,他的朋友会说什么?
2、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什么?
3、回到课始的故事:楚王会不会攻打赵国?为什么?
总结:
南辕北辙的故事现实中可能没有,但是实际上,有多少人在做着这样的蠢事啊!,做任何事,要是选择错了方向,无论怎样努力,也是达不到目标。
六、写字练习
1、抄写生字
2、难点提示:“缠”右半部不要写成“厘”
3、抄写词语
寓言窟窿劝告软硬狼群法则后悔盘缠叼走街坊
第三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语
二、朗读课文并说一说每一则的寓意
三、拓展活动
把搜集到的寓言故事,在小组里讲给同组的伙伴听,选一个参加班级寓言故事大赛,评出故事大王奖三名
四、完成同步练习
板书设计:
想法已经丢后悔
亡羊补牢做法不补赶快堵(未为迟也)
结果又少再没丢
跑的快
南辕北辙车夫把势好到不了楚国
盘缠多
走的越远
教学后记:
两则寓言,在教学第一则寓言时,我注重教给学生学习语言的方法:读通——读懂寓意——联系实际。在教学第二则寓言时,就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自学,老师只做适当的指导,让学生谈学习感受和收获,然后质疑,学生学习印象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