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美术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鱼儿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在儿童的世界里鱼儿是他们熟悉和喜欢表现的对象,通过看一看动画片、做一做游戏、动一动手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尝试用彩色笔、彩色纸、彩泥、树叶、等多种材料制作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鱼儿。鼓励学生大胆表现与众不同的鱼儿造型,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2、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大鱼和小鱼》是一节集欣赏性、合作性、互动性等特点于一体的美术课,在本节课前面安排了《小雨沙沙》、《我心中的太阳》、《花式"点心"》等课,已经让学生接触到了用颜料彩笔等工具进行绘画,用彩泥、彩纸等手工材料来表现画面,而《大鱼和小鱼》这节课是在此基础用"剪纸、撕纸、彩笔绘画、彩泥制作、综合材料"等方法来表现画面,复习运用了前几节课的学习内容。而在本节课后面安排了《威武的狮子》、《我做的笔筒》等课主要是通过彩纸彩泥以及综合材料来表现画面,为此打下基础。所以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让学生在观察欣赏中感受美、体验美;在实践操作中表现美、创造美。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观察各种各样的鱼儿,感知认识鱼的大与小差异,并表现谁大谁小,同时用自己的方式来装扮鱼。
教学难点——能用绘画、撕纸或剪纸等多种方法表现水中游动的鱼,理解在一画面中,大与小局部间的彼此区别和联系。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工具和材料,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他们所知道的东西。现在的孩子以独生子女居多,他们接受信息的途径很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联想奇特,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现画面;好奇心重,爱表现自己,但动手能力较差,只能用简单的工具和绘画材料来稚拙地表现自己的想法。而《大鱼与小鱼》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确定本课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海底世界,让学生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现鱼儿。
操作领域:学会运用剪、贴、画、拼接等手段在各种材料上制作鱼儿,锻炼动手能力。
情感领域: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得到美的熏陶,在动手制作中懂得珍惜自然,爱护生灵,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及保护自然的责任感,激发学生对人类生态保护的意识。
四、教学法分析:
1、观察动画片激发学习兴趣。
2、欣赏图片知道鱼的形状。
3、做鱼的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4、示范制作方法。
5、创设情境激发创作潜能。
五、教学过程的设计:
1、动画引入,激发审美期待
"小朋友,你们有没有见过大海呀?是啊,蔚蓝的大海一望无边,当海面上波涛滚滚的时候,海底却是另外一番景致。想不想跟随老师一起去美丽而又神奇的海底世界周游一番呢?"教师充满诱惑的语言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适时播放动画片《海底总动员》中的精彩片断。吸引学生的视觉、听觉,使他们进入情境,让学生留恋、向往。同时也把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了。在欣赏的过程中让他们自己去观察海底世界,直观又生动,欣赏完毕,让学生说说海里的主角,学生争先恐后,将课堂气氛推向第一个高潮。接着揭示今天的学习主题——《大鱼与小鱼》,从动画片到课题,从学生的兴趣,到勾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求知欲望,遵循了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学生保持对绘画的兴趣和着手表现物象的冲动。
2、观察发现,感知鱼儿形状
用图片展示一张不同形状的海洋鱼组成的画面并问是由哪些形状组合而成的?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观察,再结合自己的观察来说一说。在这里反复强调鱼的不同几何形状,从而让学生直观掌握概括成各种简单的几何形进行组合,稍作裁剪或装饰,再给它们穿上美丽的花衣裳就能创造出许多美丽的海洋鱼儿来。儿童的造型方法生动、、变形、夸张,甚至抽象;让小朋友对结构有所认识,以儿童所特有的天性,绘画语言会更生动,更具表现力。
3、演鱼赏鱼,走进鱼儿世界
孩子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让学生戴着鱼的头饰用肢体语言来表现一下鱼,这一环节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为学生在接下来的过程中将鱼表现得更加生动打下了基础。接着范画展示让学生在音乐中欣赏大量海洋鱼的美丽图片。我特地采用课件制作的方法将图片欣赏设置由黑白色到彩色渐变,这样就让学生在无形学会了通过现象认知色彩,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在大量感知的基础上激活原有学生对绘画的制作方法,问学生:"你会用什么美术的方法来表现鱼儿呢?""用彩色笔画;用彩色纸剪贴;还可以用彩泥做。"根据学生回答我归纳出四种方法:涂色绘画、色纸剪贴、彩泥制作、综合材料。针对所总结的方法做演示补充说明,如:还可以用树叶等综合材料来做,让他们进一步对今天所学内容加以认识和掌握。我们的教学首先应考虑的是孩子对生活经验的积累,根据孩子接受技能的特点而采用上述方法。
4、画鱼做鱼,展开创作过程
让学生看着小狗潜水员和它的"鲨鱼号"潜水艇的卡通画面,提出"你准备采用哪些方法来表现你心中的鱼?你想要表现的鱼是什么形状的?它穿的是什么花纹的衣裳?"这三个要求,创设情境将绘制过程应注意的问题设计成坐上这艘潜水艇的注意事项,至始至终都让学生沉浸在所创设的海底世界这个情境中,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绘制的美丽鱼儿贴到黑板上绘有美丽水草和珊瑚的海域,有几个学生直接上去画。在此过程中继续播放刚刚大量的海洋鱼图片,循环的图片欣赏,让学生在充满愉快感的艺术氛围中进行创造,有所参考,拓宽视野,活跃思维,让他们在无形中受到了美的.熏陶。制作过程中鼓励学生把多种方法结合使用,画出做出和别人不同色彩和形状的鱼儿,展开比赛,这样就激励学生创新、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六、课堂评价
1、评鱼析鱼,分享创作快乐
师生共同欣赏黑板上学生创作的美丽海景,先让学生互评自评你觉得哪条鱼最漂亮?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品评:色彩的搭配是否合适、形状的变化是否生动、材料的运用是否独特。然后师生互评,教师肯定学生的评价,优秀的作品及时给予表扬,不理想的作品加以鼓励,提醒在以后的作业中要注意克服这些缺点,扬长避短。一幅小小的作品,就是一个小小心灵对世界的探索,其想象之奇特,构思之大胆,手法之自由,尽情宣泄之色彩,不受任何约束,这正是儿童作品最动人、最精彩的价值。
2、散文欣赏,扩展延伸
教师谈话:小朋友,刚刚我们用眼睛欣赏了海底世界的美,又用双手创造了海底世界的美,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再一次用耳朵来感受海底世界的美,欣赏配乐散文《海底世界》。学生再一次领略到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海底美景,将文学和音乐整合在美术课中,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从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大海,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最后教师总结谈话:海底世界非常美丽,这是大自然赋予我们人类的瑰宝,我们在感受它美的同时更有责任去保护它,那怎么去保护呢?请小朋友下课后去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让学生懂得珍惜自然,爱护生灵,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及保护自然的责任感,从而激发学生对人类生态保护的意识。
小学三年级美术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迷彩服》。《迷彩服》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第六课。它主要是通过对动物的基本认识和对花纹、图案的观察进行联想,经过剪、贴、画等各种方法为动物们创造出各具特色绚丽的服装。
《迷彩服》这一课是属于3年级学段的学习领域中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的这一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形、色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观看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一看,画一画,做一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要求,逐步培养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动眼、动脑、动口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会想象,充分表现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动物和爱好,以此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教学本课时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收集不同类型所需要的材料
2、能通过观察,充分展开想象,用学过的各种手法(如绘画、拼贴等)将收集到的材料为动物们穿上绚丽的迷彩服。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本课内容和小学中年级学生心理特点,我把如何利用学到的各种手法将收集到的材料为动物穿上绚丽的迷彩服为教学的重点。教学难点:我把如何利用不同的制作方法为动物们穿上绚丽的迷彩服并涂上不同的颜色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教学本课我坚持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相互原则。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观察法","讨论法","评比表扬法"和"演示法"等教学方法。
在学法上我采用"观察"、"联想"、"设计"、"评价"、"拓展"的几个环节来完成本课。
教具学具准备:
准备多媒体出示动物图画,森林里的景物。(教师)油画棒、水彩笔、彩色卡纸、动物形状、毛线和剪刀。(学生)三、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五个环节进行。
(一)观察
1、导入
孩子们对一些新颖的物体注意力很容易集中和对一些动物的喜爱非常热心,为了使学生快速走进课堂中,我设计了这样的语言导入:
"小朋友们,快来呀!森林里要举办一场动物联欢会,小动物们都想穿上一件新颖,别致的迷彩服参加联欢会。动物们高兴极了,但是它们有些担心:谁来为它们设计制作服装呢?"我想你们一定会愿意帮助它们吗?我想你们一定不会让它们失望的。(引出课题:迷彩服)
2、在大家设计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动物身上的花纹都有哪些特点?这时我用多媒体显示动物图像让学生观察动物。说说哪些动物是由点。线。面组成的。(课件展示豹子。斑点狗)。刚刚是以一组不同的漂亮的点组成的动物花纹,(斑马)这一组是由流畅的线条组成的,大家看看最后一组图片有什么规律?(奶牛)是由块组成的,也就是不规则的面。教师总结:动物身上的花纹是由点。线。面组成的。
(二)联想
看完动物的花纹后再来欣赏一下作品:打开课本上的图片,讨论一下,这些作品是如何表现的?同时找出动物身上哪些是由点、线、面组成的,(分四人为一组讨论,说出点、线、面的图片)口头表扬观察仔细的的学生。接下来过度提问:老师这里有一种给动物们装上漂亮衣服的特别方法,非常简单,你们想学吗?在这一环节中,我利用提问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勤动脑、动口说出自己的想法共同交流,并在交流中获得各种适合的制作方法来设计一套绚丽的迷彩服,以此进一步的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动手的良好习惯。
(三)动手制作
教师板书示范步骤:
1、用纸对折。
2、一边画动物的斑纹,一边剪出动物的外形。
3、合上后便可以剪出(鱼的外形)。
老师还帮动物们设计几套迷彩服,举例说说蝴蝶和斑马它们的主色调(五彩色和黑白色)。
同学们,我们的小动物已经等不及了,你们马上用你们的小巧手为它们设计不同的迷彩服,可以直接画(点、线、面),也可以用老师刚才讲的方法或者用手中的材料拼贴在动物的身上(学生讨论任选一种)学生开始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1、利用不同的材料勾画出不同的外形。
2、绘画的学生要注意色彩的搭配。
3、制作的`学生要注意动物的大小,用过的废纸不要随地扔。
(四)作品评价
分组评价(自评、学生评、老师评),最后,每组选一副漂亮的"迷彩服"粘贴黑板上,动物有了漂亮的迷彩服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五)拓展
大家帮小动物们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它们一定会感谢你们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懂得了什么?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怎样对待这些动物们呢?将你这节课上学到的本领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如桌布、衣服会有什么我们意想不到的结果呢?回去试试看吧!
五、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是体现在制作作品所需要的材料和制作的步骤,这样让学生一看就明白所需要的材料和制作的先后步骤。我的设计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小学三年级美术说课稿 篇3
你们好!我是__号考生,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说课题目是《巨匠童心》,在说课的过程中希望得到专家的批评和指导。
一、说教材
《巨匠童心》是湘教版美术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一课的内容。通过本课的学习,主要是让同学们了解齐白石和毕加索两位艺术巨匠的艺术风格,提升同学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同时学会一些美术技法,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提升他们的美术鉴赏能力。
二、说学生:
我们的学生求知欲强,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富有个性,在以前通过美术学科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知识素养,他们渴望学到更多更有趣的美术知识。在教学中为学生留出自由发挥的空间,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美术的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教材的基本要求我确定本课的目标为:
1.知识目标:了解齐白石,毕加索国画特色及其艺术风格,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2.能力目标:体会人物不同面进行组合的技巧和方法,色块处理,线面结合以及背景处理。
3.情感目标:学习卢梭用丰富想象力弥补技术上的不足,激发学生对艺术创作的积极性。
四、说教学重点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情况我确定本课的'重点为:认识和了解人物不同面的特点以及剪拼和组合的方法,拼成一副完整的画像。
难点为:在剪拼和组合的方法基础上,采取色块处理,线面结合以及背景处理等方法使画像有趣。
五、说教法
新课标提出“美术教学必须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并要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确处理好师生的关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讨论,勇于探索。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得到提高和发展”。
根据上述要求和本课的具体情况我打算采取师范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来完成我的教学任务。
六、说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示范工具,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铅笔,水粉笔,水粉颜料,调色盘,4开纸张,小水桶。
七、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对于课程标准的把握和教材结构、学生特点、教学策略的分析以及更好地将教学目标实现,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春节期间你们是怎么度过的呀?有什么收获?要合理安排,更要合理利用自己的压岁钱,添置需要的学习用具。
2、老师呀也喜欢过春节,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放鞭炮,炸东西,到游乐场去玩各种娱乐游戏,吃各种好吃的东西等等,你们觉得老师和你们相比,有什么共同之处吗?别看老师大你们那么多,和你们一样,也有一颗童心啊。
3、不只是老师,就是许多大画家,即使很老了,也有一颗有趣的童心,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发现巨匠的童心
1、齐白石
(1)简介:老年的齐白石仍保持着一颗童心,蚱蜢、蜻蜓、鱼虾等都是他的至爱。笔下的花鸟虫鱼如天真活泼的儿童,在画面上跳跃、嬉戏。
(2)齐白石童心作品赏析
作品中什么地方体现出了齐白石的童心?
2、毕加索
(1)毕加索是20世纪现代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遗世的作品达二万多件,包括油画、素描、雕塑、拼贴、陶瓷等作品。毕加索是少数能在生前“名利双收”的画家之一。1901年6月24日,毕加索作品首次在巴黎展出。1973年4月8日在法国慕景市过世。
(2)毕加索童心作品赏析作品怎样体现出了毕加索的童心?
3、从这两位画家身上,你学到了什么?技艺上的,心态上的……
三、巨匠童心的规律
1、这些巨匠虽然充满了童心,但是他们的画是随意画的吗?也是有创作方法和规律的。
2、游戏连一连:找出上面三副图分别是哪副作品的构图空间布置。
看来童趣的作品也是在讲究构图知识的基础上完成的呀!
3、小游戏,这是一张什么样的脸?
三幅作品脸部观察,这是一张什么样的脸?
4、坐着的玛丽.泰雷兹分析。
脸部五官有什么诀窍:正面和侧面组合。还可以侧面和侧面组合,甚至非人物的脸组合!
皮肤、指甲、衣服颜色?衣服颜色既有大块的颜色,也许多的线条,线面相结合,画面增添了装饰趣味。
背景:大块面的背景色处理,简洁大方,突出了主体人物的柔美。
四、试一试
1、老师在黑板上完成两幅半张人物侧面的脸,谁能够把他们分别完成,并形成一张有趣的作品?
可以用正面,或者侧面两两组合,甚至非人物的脸组合!使作品充满趣味,但是要使画面美观还必须要运用你们手中的色彩工具哦。
2、优秀学生作业欣赏你喜欢哪一张?为什么?
3、讨论
如果让你画几个不同角度的人像并组成一幅有趣的画像,你有什么创意吗?
法国画家卢梭是一位从来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画家,但是他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纯真的感受弥补了技术上的不足,创作出许多伟大的作品,并被世人称为稚拙派。可见,只要大家大胆想象,细心创作,一定能够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五、学生作业
1、发挥你的想象力,画几个不同角度的人像,再组拼成一幅奇异有趣的画像。
2、要求,运用多种方法,使画面有趣!
3、教师巡辅。
以上是我在预设教学《巨匠童心》一课时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敬请各位评委老师点评,指导。谢谢大家!
小学三年级美术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说课内容:苏教版小学美术第七册《树叶粘贴画》——————动物
教材简析:
树叶粘贴画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四年级上学期安排这样的内容,是结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而进行的,旨在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这部分教材要求贴出形象生动的小动物,是树叶粘贴画中最接进儿童生活的内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根据想象,有步骤的贴好动物画。
教学目标:
(1)掌握树叶粘贴画的方法。
(2)能选择不同形状和颜色的树叶,贴出自己喜爱的动物;
(3)通过引导学生用树叶拼贴动物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说教法:
美术教学生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如何培养这一教学任务,教师教学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这节课重在寻找生活中的美,挖掘生活的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演示法,引导发现法,范例教学法进行教学,以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通过范例的欣赏,感受美的过程,去发现美,创造美。
三、说学法: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特点,在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1)运用联想的学习方法;(2)动手尝试练习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法和学法,采用如下教具和学具:多媒体课件——动物世界、胶水、浆糊、剪刀、树叶、范画、投影片等。
四、说教学程序:
为了优化教学过程,体现学科教学的特点,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安排设计教学程序的: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上课时,教师可以用这样的导语:“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好,今天我带来许多小动物和大家交朋友,大家要注意看都有哪些小动物,它们长的什么样?”接着播放多媒体课件——————《动物世界》。
教师在学生看完录象后,学生可以提问:你们看见了哪能小动物呀?它们长得什么样呢?学生不难回答:长腿的驼鸟、长脖子的长颈鹿,有胖乎乎的大熊猫等。
这样的开头,使学生熟悉动物的外形特征,激发学生表现动物的创作欲望,为学习新课奠定基础。
接着,教师拿出范图——————《两条鱼》,并提问:我们这里有小动物,同学们看是什么呢?学生说,两条金鱼。然后,教师将一条金鱼拆成几片树叶,引导学生发现金鱼是由不同树叶拼成的,从而导入新课,到了秋天,我们经常可以随地捡到树上落下的树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树叶粘贴画。
板书课题:树叶粘贴画———————《动物》,这样导入,给学生一种自然、贴切的感觉。
(2)、分部讲授新课:
学生在第一环节中产生对树叶粘贴画的极大兴趣,处于最佳学习状态,这时教师将范图出示在黑板上,进行新授,揭示讲解树叶粘贴画的方法:
a、看——————树叶
教师出示各种形状的树叶,要求学生“看树叶联想动物”想想动物的哪些部位,如:熊猫的头、公鸡的尾巴孔雀的羽毛、老鼠的头、长颈鹿的脖子等,这时教师引入第二步;
b、想——————动物
教师拿出一组树叶,要求学生看看、想想能摆出什么动物,学生可能会回答,可以拼一只孔雀,教师引导:刚才的树叶可以拼做羽毛,尖叶子可做身子,在剪一片细长的叶子做脖子。
教师提示,当我们决定拼孔雀后,还想一想,拼一只怎样的姿态,在干什么呢?导入下一步:
c、摆——————姿态
根据尾巴的样子可以想象出,这是一只正在开屏的孔雀,这时,教师要求学生自己拼一幅孔雀图。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树叶不仅可以拼孔雀、金鱼,还可以拼其它小动物。
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播放各种形态的动物,使学生拼、看、想,三者结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d、贴——————平整
指导学生贴画,这是粘贴画的最后一步。
这时播放轻音乐,学生开始贴画,教师巡回辅导。
大约十几分钟后,要求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针对作品情况进行评比,教师可以这样说:“好,比赛结束,下面我们要评出优秀作品,大家看看哪些作品好,师生共同评出佳作,并给他们一个“金叶奖”,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课堂小结:
在上面教学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课堂小结。
这样的课堂设计,使学生学、练结合,发现学习和美育相融,是美术大纲教学的要求。
五、说板书:
美术课的板书应融画与于一体,因此在教学中,应将作画过程与板书相配合,将范图、多媒体课件相对应,做到和谐一致。
小学三年级美术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新干县是剪纸艺术之乡,为发扬这一民间传统艺术,结合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在二年级《彩蝶飞飞》这一课的基础上,结合四年级设计应用单元《剪纸贴花》,自主开发《剪蝴蝶》这一题材,存在激发学生对剪纸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技能。引导学生对美的追求和无限的幻想,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说教学目标
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内容的研究和把握。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所确定的总的教学思路。教学定位的反映和教学效果的体现,包括对结果的预测和对教学环节的限制,以及在达成过程中的体现。因此,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图片欣赏和课件,使学生了解各种各样的蝴蝶,知道它们的外部形态特征。
2、能力目标:通过美术欣赏,引导学生用传统剪纸形式塑造自己喜欢的蝴蝶形象,并在动手制作过程中发展其形态对称的原理,能创造性地剪出形态各异的蝴蝶,且应用于生活、美化生活。
3、情感目标:让学生欣赏美、体验美,在审美活动中充分拓展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和动手剪蝴蝶、引导学生了解蝴蝶的特点,引导学生感受美和表达美,同时培养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
2、教学难点:根据蝴蝶外形的差异,运用夸张变形的原理,设计不同形态的蝴蝶形象。
四、说教法,学法。
1、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情境是有效地激发学生艺术创造力的必要手段。美术课程的学习尤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通过美好的旋律,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和视频欣赏,丰富学生的体验,带动学生的艺术表现欲。因此,本课教学的设计主要采用了情境教学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进行教学。
2、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上,运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以学生参与各种活动为主要形式,运用实践法,发现法,观察法等方法,通过学习让学生动脑、动手、动眼、动口去听、想、看、画,让学生直接参与各种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去感受、体验、想象和创造。
五、说教学准备
严谨、充分的教学准备是落实教学设计,达成教学目标的前提,我在这一节课开始之前做了如下的教学准备。
1、制作精美的.课件。包括蝴蝶定真图片,蝴蝶剪纸作品,让学生了解蝴蝶,感受剪纸作品的美。
2、选用优美的《蝴蝶泉边》、《江南丝竹》等音乐来调整学生的情绪。进行适当的情境渲染和铺垫。
3、教师示范用的彩纸、剪刀等手工制作材料。
4、自制的"小蝴蝶",用于评价学生的表现。
六、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利用课件展示蝴蝶写真视频。各种各样的蝴蝶在花丛中和鲜花相遇成趣,再伴上美妙的音乐《蝴蝶泉边》,把学生带入一个美的情境,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蝴蝶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揭示课题《剪蝴蝶》。
(二)、自主探索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大自然中蝴蝶的图片,思考蝴蝶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经过仔细观察和小组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和学生一起对蝴蝶特征进行分析,归纳蝴蝶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并利用共同点。(对称,两对大翅膀,两根触角,身体瘦长)记住蝴蝶的基本形态。利用不同点。(翅膀及花纹等的不同)设计出形态各异的蝴蝶形象,为突破难点、重点讲解如何设计蝴蝶翅膀及花纹的形态。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在量的图片。极大丰富了学生的视觉形象,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来分组讨论并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主人翁意识。学生纷纷畅所欲言,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特征,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动手操作
教师引导示范蝴蝶的剪法,并同时欣赏一些蝴蝶剪纸作品,让学生感受剪纸的神奇魅力,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并引导利用剪好的蝴蝶的小组合作的方式拼贴图画,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播放背景音乐《江南丝竹》。
轻松美好的背景音乐有效营造了创作氛围,学生在浓浓的艺术氛围中进行创作、表现、无拘无束。教师的巡视指导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问题,并进行过程性评价。
(四)、展示评价
各小组将自己贴好的作品上台展示。学生相互欣赏交流,比一比哪只蝴蝶最美丽,最有创意,最有特色。哪一幅蝴蝶贴画作品效果最好,教师及时对学生的艺术作品给予表扬和鼓励。
让学生体验成功,学会欣赏别人,正确评价自我,同时通过作品欣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拓展应用
蝴蝶剪纸真有趣,剪好的蝴蝶多美呀!除了可以贴画之外,还可以派上什么大用场呢?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及时给予肯定,让艺术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整堂课充分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注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让他们自然的开放学习,在玩中学,在乐中学,在实践中学。
小学三年级美术说课稿 篇6
活动目标:
1、感受大自然的美是多样的,一年四季无处不在。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发现和探究大自然的'美。
3、懂得热爱大自然就要和大自然和平相处。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树木、花、草、青蛙、猎人、小鸟、蝗虫等头饰。
活动过程
一、走向大自然,与大自然交朋友
猜谜激趣(教师带领学生来到室外。)
师:一身绿袍身上穿,两只鼓眼头上戴,小时水中游呀游,长大跳呀呱呱叫。(猜一大自然里的动物)学生猜完后
师小结:在我们的大自然里,不仅有可爱的青蛙,还有许多许多可爱的动物及植物,还有让人猜不透的一些自然现象,这节课呀,我们就一起和大自然交交朋友。师带领学生向大自然里的一切问好!“太阳公公,你好!”“白云姐姐,你真漂亮呀!”“花儿,你可真香,我好喜欢你!”向小草,树木等问好!
二、发现大自然我们的大自然美吗?现在请小朋友们自由活动,认真观察大自然,看你能在大自然里发现什么?学生自由活动,老师随机指导。
生1:蓝蓝的天上飘着朵朵白白云,秋天到了,有一群大雁要到南方去了。
生2:天气凉了,树叶黄了,是大自然告诉人们秋天到了。
生3:树上结满了果实,把枝头都压弯了,是大自然对勤劳的人们的报答。
小学三年级美术说课稿 篇7
我说课的内容是___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教材第_册第_课《___》一课(课件),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程程序、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课件)
一、教材分析(课件)
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___》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_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结合小学儿童的学龄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课件)思想目标:体会_的意义,形成__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_,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设计和制作。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情感的表达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课件)教学重点是:___.
教学难点是:__合理性和协调性。(将_巧妙的设计在造型中)。
二、 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_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课件)
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创设情境
欣赏_ 我首先设计了"创设情景——欣赏_"这一环节,因为兴趣是的老师,所以我在教学一开始,播放了__动画片段,把学生带入_的世界中,让学生欣赏造型各异、风格独特的_,为后面设计_做好铺垫,引导学生通过体会_的意义,懂得珍惜_,引出本课课题—_
(二)引导启发
了解_ 其次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知识层面、生活环境的不同,观察力与认识层面自然不同,因此,我设计了"引导启发 了解_"一环节。先出示一组图片,通过"?"等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探索,了解。接着出示一组有错误的_,让学生观察分析:设疑引路,归纳总结,突破难点,避免发生同样的错误。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的制作设计了一个坡度,减低了难度。通过语言表述与语文课相结合,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教学活动中,以此调动学生勇于表现、释放个性的积极性,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三)自主探究
折制_ 接着我设计了"自主探究——折制种表"一环节,因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标准特别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他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意识,所以在这环节我先用激励的语言表扬学生的学习精神,_正当学生情绪高涨,产生积极的探究动机的时刻,我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到书中寻找答案,鼓励他们根据书中提示,相互交流,积极互动,讲解自己的制作想法,了解不同的方法步骤,并大胆地展示出一个设计与众不同的表面。通过这种安排,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在小组中合作、在小组中探讨,使重、难点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中得到了解决,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大胆创作
制作_ 为了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我设计了"大胆创作——制作_"这一环节,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再创作,在再创作过程中,我强调学生注意色彩的搭配协调,钟面指示明确。制作同时,并播放儿童歌曲_,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展开思路、大胆创造,体验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在学生创作作品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诸如:材料的选用、颜色的搭配等问题。我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会解决问题。
(五)展示欣赏
评价我接着设计了"展示欣赏——评价钟表"的环节,这样就做到了问题由学生提,方法由学生想,思路由学生讲,从而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学生创作基本完成时,我让学生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从而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六)课堂小结
扩展延伸 科学精练的结束语能起到"课虽尽,但趣无穷"的效果,因此我最后设计了"课堂小结——拓展延伸"环节,在课程即将结束时,问学生:"这节课哪一点给你带来了快乐?"学生学会从创作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合作的快乐,甚至会从老师和同学的评价中体会到快乐。这一环节对快乐的回顾,既加深了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印象和体验,同时又是对这节课的总结和梳理。
最后,我给学生留了一个拓展延伸的作业:和家长共同创作一个更漂亮的_拿到学校来,把自己的创作感想和乐趣跟大家共同分享。
1.自评:让学生自己的作品放在展示台上展示,说说自己的作品名称,觉得自己的作品什么地方制作的棒?
2.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谈谈自己的看法,让他们在共同的参与过程中产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高审美能力。
3.教师评价:根据激励性的原则,在学生互评的过程中,我相机结合学生作品的不同特点,肯定孩子们的各种表现,保护他们的积极态度和创新意识。点评时注意给能力较弱、性格内向的学生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找出其优点,甚至扩大其优点,并发自内心赞扬他们,使他们摆脱自卑心理,相信"我能行".这样,让全体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板书设计:(课件)
根据教学活动的安排,板书设计分三部分:课题_基本特征示意图和展示区。
总之本节课通过精心设问、合作探讨、动手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他强调把学生当成发现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行探究,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互助、参与合作意识,实现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高,教学效果很好,一句话:只要教师转变观念,大胆的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满足他们好奇、好动、好说的特点,教学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
小学三年级美术说课稿 篇8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学生开始接触到人物画,捉到人物画,学生并不陌生,他们在小学时儿童画曾多次接触,到了五六年级,又学习过人物结构和一般的比例关系,具有一定的正确性认识和经验。但这种认识往往还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还不成熟,几乎还带有强烈的儿童画的痕迹。本课将就人的面部特征进行初步研究,并通过人物头像的写生训练,使学生在了解整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人物面部形象、结构和表情有所接触,掌握分析、比较的观察和描绘方法,形成较为完善,成熟的人物画。
本课教材主要通过传统的"八格图"和"三停五眼"等方法,向学生介绍人物面部的基本规律,包括头型特征、五官位置和表情变化等。按大纲要求,本教学内容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为讲授课,第二课时为技法练习课。但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掌握人物画的画法,在第一课时我也安排了人物画的写生练习,但不是对真人的写生训练,而是面对照片进行练习,这一方面降低了写生的难度(对象可以保持不动),另一方面更利于对人物头像画的步骤进行更直观的讲解。这将为下一课时的真人头像写生打下基础。
2、教学目地
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人的脸型特征和五官的位置关系,以及人物面部表情的变化规律。
②初步掌握人物头像的观察方法和描绘方法。
3、教学重点掌握人物头像的写生方法和步骤。
4、教学难点
①培养学生观察和表现人物的形象特征和性格特征,掌握人物头像的相关知识。
②掌握人物头像的写生方法和步骤。
5、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二、授课部分
《引入新课部分》
在上课之前,播放一部影片片断。目地:让学生在休息之余观看影片,并对影片中出现的人物发生兴趣,为后面的引入新课埋下伏笔。
点击图标,打开演示文件。在屏幕上首先出现了一系列大家熟悉的电影明星的图片,然后向学生提问,认不认识屏幕上的这些人,答案肯定是认识,并能说出他们的名字。让大家回忆上课前看的影片,让同学们讲出影片中有哪些人物。此时,同学们的注意力已经回来了课堂,这时提出问题:既然大家都认识这些人,或者说能记住影片中的人物形象,靠的是什么来加以判断的呢?引导学生思考,这时同学们会得出答案:是通过人的样子及人的脸来判断的。这时候就可以告诉大家:人的脸是一个人的标志。所以在我们进行人物绘画时,往往就得从人物头像开始。要画好人像,首先要对人脸的一些基本知识有所了解,所以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与我们人脸有关的知识。
《讲授新课部分》
点击"开始",进入课件首页。首页分四个部分:脸型特征、五官位置、表情变化、作业演示,它们分别链接到不同的章节。
一、脸型特征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不同样子的人,这些人最大的区别就是脸有一样,我们要认识一张脸,首先得从他的脸的轮廓开始,既人物的脸型。
点击"脸型特征",进入《脸型特征》,屏幕上出现了一张由若干人物头像组成的图片。这图片一方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思考下面这个问题:这么多的脸,他们的脸型有没有规律呢?
点击图片,出现"相之大概,不外八格".讲解。
点击"八格",出现"田国目用,由甲申风".
用鼠标指向"田、国、目"三个字,请学生观察这三个字从形状上讲有什么特点?然后分别点击三个汉字,出现相对应的脸型,结合汉字,再分析不同脸型的特征。
用鼠标指向"由、甲、申"三个字,请学生观察这三个字从形状上讲有什么特点?然后分别点击三个汉字,出现相对应的脸型,结合汉字,再分析不同脸型的特征。
用鼠标指向"用、风"两个字,请学生观察这两个字从形状上讲有什么特点?然后分别点击三个汉字,出现相对应的脸型,结合汉字,再分析不同脸型的特征。
完成脸型特征的讲解后,为了让学生加深巩固,再在学生中选出一部分脸型比较明显的同学站起来,让其他同学判断他们的脸型。(这样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认识这八种不同脸型的特征,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老师要针对大家回答的情况,加以进一步和分析)
二、五官位置(过滤)提问:掌握了人物的脸型以后,我们的人物画就迈出了第一步,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想像在画面中已经画了一个脸的轮廓了,哪么接下来又该画什么了呢?(学生一起回答:五官)。
点击"五官位置",进入页面,出现一个人头像。
要画五官,首先得确定出它们不同的位置,这个很重要。引入传统的"三停五眼".
1、三停就是把我们的脸从上到下分成三份,这三份就叫"三停",是如何分的呢?请大家看图:
①鼠标进入发际区域,出现"发际"二宇,点击,鼠标进入眉弓区域,出现"眉弓"二宇,点击,出现"上停";②鼠标进入鼻底区域,出现"鼻底"二字,点击,出现"中停";③鼠标进入下颏区域,出现"下颏"二字,点击,出现"下停";(讲此节内容时,还应适当的结合自己的面部进行讲解)注意:(提问)请同学们观察图中的眼睛的.位置在什么地方?
(回答)基本上在脸的中间部位。(在确定五官位置时,这点非常重要)2、五眼就是我们的脸(正面)宽为五个眼睛长。
点击鼠标,出现几条线,把脸横向分成五份。同时有两只转动的眼睛,可以移动到每一份中,大家会发现,这五份的宽度是相同的。(一方面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另一方面直观的让学生看到五眼的关系)"三停五眼"古代画家根据成年人的面部五官位置和比例归纳出来的。如果某人的五官不同于这一标准,则成为其明显特征。因此,"三停五眼"是衡量人的五官大小、比例、位置的准绳。但是,儿童与成人不同,年龄越小,眼睛位置越偏下,五官位置显得越紧凑。
(过渡)人是有生命的,同时也是有感情的,而人们的感情往往都是写在脸上的,比如我们常说的"喜形于色"等都是说的这个意思,那么这种写在脸上的感情,我们)通常就叫他表情,人有喜,怒、衰,乐等丰富的感情,也就有了今天我们要讲的丰富的表情,人们把感情写在脸上,今天,我们就把表情写在纸上。
(点击"下一节")出现标题"丰富的表情",同时在屏幕上出现一面砖墙,在墙上画有三种具有不同的表情简笔人像画,还有一个小丑。
(三)丰富的表情今天这里也来了一个非常可爱的小丑,他已经捺不住了,就忙着在墙上画了起来,我们看他画的是什么?哦,原来他画了三个人像,还不一样呢?
(提问)请同学们观察这三幅不同的人像画,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
(一起回答)表情;(提问)再请同学们观察他们表情的不同是如何表现的呢?
(回答)通过五官的不同来表现的,主要通过眼、眉,嘴的不同形态来表现的。
好了,大家都看到了,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简单的变化就可以把人物的表情表现出来,哪么究竟小丑是怎样把人物的喜、怒、衰、乐画出来的呢?有什么绝招吗?
我们来问问他?
点击鼠标,出现"画人笑,眉开眼弯嘴上翘;画人哭;眉掉眼垂嘴下落,画人怒;垂眼落嘴眉皱掉。"这就是画人物表情的基本方法,请同学们跟我一起来念一念,在念的时候,希望大学能记住这几句口决。(与同学们一起念)。
当然,今天我们讲的只是一点基本的方法,所以也只能通过这样的方法,画出简单的人物表情,但这又是其它表现方法的基础,其它的表现方法都是在这样的方法基础之上展开的。
(过渡)我们讲了这么多了,可能很多同学的手也开始痒了,也想在你的纸上画出你的同桌或者朋友,但究竟怎样画,大家的心里可能还没有底,哪么我们的人物画该怎样画呢?(点击"下一节")(四)步骤演示屏幕出现一张白纸。
请同学们把纸拿出来,今天画什么呢?今天我专程为大家请来了一位模特,大家请看:(点击鼠标)出现一女子,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画的模特。哪么我们该怎样来画呢?
首先,我们要仔细观察对象,在观察的时候就要运用到我们今天讲的这些知识,主要从人物的脸型、五官的位置及表情变化,例如:我们观察这位模特,(提问)这位模特的脸型是属于什么脸?五官的比例有什么特别的?她的表情是怎样的?(回答)她的脸型是属于"甲"字型脸,中停要宽一点,表情是在微笑。
步骤演示,分别点击每一步的按钮,出现每一步的步骤演示图。
在这里,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和基础水平,设计了两种方案。一是,如果学生基础较差,就一步一步的讲,边讲边画,二是如果学生水平较高,可以先讲步骤,再播放演示过程,让他们能自主的观察对象,表现对象。<小结>讲评学生完成的作业,同时根据作业情况复习巩固讲的知识点。
结束。
小学三年级美术说课稿 篇9
尊敬的评委老师:
上午好!
我是A美0023号考生,我将进行的是说课,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美术第十一册第1课 明与暗。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法学法、教学程序七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评委老师多多指教。
一. 教材分析
我根据新课标内容,确定《______》一课属于“————”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二、学情分析
小学生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小学阶段学生已经认识了美术工具和材料,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会用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他们所知道的东西。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现画面;好奇心重,爱表现自己,但动手能力较差,只能用简单的工具和绘画材料来稚拙地表现自己的想法。这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结合小学生的学龄特点,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我确定了:
①
②
③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______
教学难点是:____
五、教学准备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备好画具是上好本课的前提条件。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画具等。
学生准备:网上资料收集、画具等。
六、 教法学法
众所周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促进者、领导者。在新理念指导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行了多年,广大教师经历了“初步认识—
初步实践—课改反思—再认识—再实践”的课改过程。小学美术作为艺术教育必修学科之一,使小学美术教师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受。在课改新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转变。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七、教学程序
(1)组织教学:注重学生的画具准备与分组情况。
(2)创设情境 欣赏__ 我首先设计了“创设情景——欣赏__”这一环节,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在教学一开始,播放了____动画片段,把学生带入__的世界中,让学生欣赏造型各异、风格独特的__,为后面设计__做好铺垫,引导学生通过体会__的意义,懂得珍惜__,引出本课课题—__
(3)引导启发 根据本课的 了解__ 其次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知识层面、生活环境的不同,观察力与认识层面自然不同,因此,我设计了“引导启发 了解__”一环节。先出示一组图片,通过“?”等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探索,了解。接着出示一组有错误的__,让学生观察分析:设疑引路,归纳总结,突破难点,避免发生同样的错误。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的制作设计了一个坡度,减低了难度。通过语言表述与语文课相结合,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教学活动中,以此调动学生勇于表现、释放个性的积极性,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4)自主探究 折制__ 接着我设计了“自主探究——折制种表”一环节,因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标准特别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他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意识,所以在这环节我先用激励的语言表扬学生的学习精神,_正当学生情绪高涨,产生积极的探究动机的时刻,我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到书中寻找答案,鼓励他们根据书中提示,相互交流,积极互动,讲解自己的制作想法,了解不同的方法步骤,并大胆地展示出一个设计与众不同的表面。通过这种安排,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在小组中合作、在小组中探讨,使重、难点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中得到了解决,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5)大胆创作 制作__ 为了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我设计了“大胆创作——制作__”这一环节,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再创作,在再创作过程中,我强调学生注意色彩的搭配协调,钟面指示明确。制作同时,并播放儿童歌曲_,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展开思路、大胆创造,体验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在学生创作作品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诸如:材料的选用、颜色的搭配等问题。我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会解决问题。
(6)展示欣赏 评价__ 我接着设计了“展示欣赏——评价钟表”的环节,这样就做到了问题由学生提,方法由学生想,思路由学生讲,从而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学生创作基本完成时,我让学生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1.自评:让学生自己的作品放在展示台上展示,说说自己的作品名称,觉得自己的作品什么地方制作的棒?
2.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谈谈自己的看法,让他们在共同的参与过程中产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高审美能力。
3.教师评价:根据激励性的原则,在学生互评的过程中,我相机结合学生作品的不同特点,肯定孩子们的各种表现,保护他们的积极态度和创新意识。点评时注意给能力较弱、性格内向的学生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找出其优点,甚至扩大其优点,并发自内心赞扬他们,使他们摆脱自卑心理,相信“我能行”。这样,让全体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 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7)课堂小结 扩展延伸 科学精练的结束语能起到“课虽尽,但趣无穷”的效果,因此我最后设计了“课堂小结——拓展延伸”环节,在课程即将结束时,问学生:“这节课哪一点给你带来了快乐?”学生学会从创作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合作的快乐,甚至会从老师和同学的评价中体会到快乐。这一环节对快乐的回顾,既加深了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印象和体验,同时又是对这节课的总结和梳理。
最后,我给学生留了一个拓展延伸的作业:和家长共同创作一个更漂亮的__拿到学校来,把自己的创作感想和乐趣跟大家共同分享。板书的设计 围绕着突出重点展开。
总之,本节课通过精心设问、合作探讨、动手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他强调把学生当成发现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行探究,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互助、参与合作意识,实现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高,教学效果很好,一句话:只要教师转变观念,大胆的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满足他们好奇、好动、好说的特点,教学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小学三年级美术说课稿 篇10
一、教材分析
1、编辑指导思想
不管是在温暖的南方还是在季节变换明显的北方,各种各样有营养又味美的水果永远是孩子们的最爱。在南方,有披着"鱼鳞"的菠萝、金黄的芒果、成串的香蕉、红红的荔枝、毛茸茸的红毛丹、大大的菠萝蜜、形状奇特的榴莲;北方有诱人的水蜜桃、黄澄澄的柿子、脆脆的梨、红瓤的大西瓜、玛瑙般的葡萄……提起这些,孩子们准会垂涎欲滴!这些水果不但看着诱人,吃起来还有各种不同的味道。
那么多种的水果,或香香的、或甜甜的、或酸酸的,还有的水果闻起来臭臭的吃起来却香香的……享受这些水果时,同学们的感觉也是各不相同的。本课设置的目的是训练学生通过回忆,不但表现不同水果的特点,而且敢于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真实而独特的感受。
本课是以“造型表现”为主的学习领域,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而体验美术造型活动的乐趣。
2、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在感知活动中,启发学生去体会和表现物体特征、形状及带给个人的不同感受。
应会: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创作出有情趣的画面。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创造力,体验生活美。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师生共同创设的有情趣的感知与回忆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表现能力。
难点: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真实独特的感受,在感知或回忆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展开创作。
4、学习材料
(1)师生各自找来自己最喜爱的水果,作为感知材料。
(2)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表现工具。
二、教学设计
在《好吃的水果》一课中,(1)我运用原有的教学方法,巧用游戏、学玩结合的方法设计了“回忆感知”环节,通过游戏“猜谜语”引导学生积极回忆各种水果,教师与学生同游戏,同感知,在游戏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对水果的认识与回忆。(2)运用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的教学方法设计了 “欣赏感受”这一环节,通过欣赏、分析不同水果的外部特征,直观了解水果的形象、特征、色彩,感受自然的美。
在以往的教学中,通过以上两个课堂教学环节便解决了教学的内容与重难点,学生便可以进行创作,但在创作过程中,会发现学生的画面内容单一,表现形式呆板,缺少创造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在原有的基础上运用“刻意求新、相机诱导”的教学方法设计了“观察思考”这一教学环节,让学生将真实的水果带入课堂,大家坐在一起品尝水果,让学生观察其他人吃水果的动作和表情,学生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表现水果的好吃不单单是把水果画的形准、色鲜这一个途径,通过描绘吃水果的人,他们的动作和表情也可以表现出水果的好吃,(如:人物表情——吃甜水果,眉眼弯弯地笑,酸水果眉眼会挤在一起。人物动作——吃好吃的水果会大口大口地吃……)这样就会使学生多了一种表现“好吃的水果”的途径。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行延伸,启发诱导学生将吃水果的真实感受带入作品创作中,将各种水果赋予人物的感情,水果也可以有各种喜悦的表情,甚至可以创作表现“水果运动会”、“水果演唱会”等等,使学生又多了一种表现“好吃的水果”的途径。
通过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学生会从表现水果的单一途径中跳出来,绞尽脑汁创造各种不同的表现水果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态度,将创新思维转化成创新技能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完成了教学中的隐性目标与内容,解决了教学难点。
小学三年级美术说课稿 篇11
教学目标:
1、掌握在玻璃上点画转印水彩画的方法,探索玻璃水彩的多种美妙效果。
2、感受水色的浸润、渗化、流动、变化,增进对色彩美的审美体验。
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创造形式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在玻璃上点画转印水彩画的方法,探索玻璃水彩的多种美妙效果。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创造性使美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
1、学生欣赏一组图片。①张家界风光②一块奇石③一个树根
2、师问:这是什么?像什么?
小结:对,像老人,像“山峰”,从“山峰”到像“老人”是同学们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去想像的结果,使人信服.从这里让我们认识到:美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想像。在我们的绘画中,有时没有用往常的方法却在不经意间发现和创造美的形象。
二、认知了解
1、请同学们再看一张图片,听老师作简要介绍。
这是在一块玻璃板上涂的色,灰紫色浓淡相间,略有变化,然后将画纸覆盖上,轻抹,揭起来,玻璃上的彩色转印到了纸上。
2、师问:请同学们思考,画面上有什么具体形象或者说经过稍微加工后,可以成为一张什么图画?学生讨论:??
小结:刚才同学们各抒己见,讨论热烈。请看第六课加工后的作品《春山》。树干挺拔,枝叶斑驳,湿雾缭绕,小鹿乖张,表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这种运用玻璃板(塑料片或有机玻璃)抹印色彩,制造纹理的绘画方法,又好看,又好玩,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玻璃水彩”。(板书课题)
三、方法指导
教师演示,请学生发现形象或命题。(师生共同完成)
1、在玻璃上涂色,稍浓。
2、点水渗化开来。
3、覆盖纸张,轻抹。
4、揭纸(运用不同的方法揭纸,会产生不同效果,如一张纸分几次揭起,边拖边揭起,改变揭纸方向都会出现不同效果)。
5、发现形象:①揭纸后,教师改变纸的方向展示,师生共同发现纸上偶然出现的形象,如果需要可稍作点染加工。②如果无任何具体形象出现,这是常有的事,可以趁湿采用补救措施制造形象。
向学生介绍几种方法:a.用剪刀背刮色;h.弹水;c.撒盐。6、学生为老师演示的作业命题。
第二课时
四、创作训练
1、作业要求:
(1)请每位同学按教师提供的方法完成l一2张玻璃水彩作业。
(2)转印揭纸后同座两人可以共同讨论捕捉形象和命题,相互合作,相互帮助。
2、教师巡视指导。
五、展示评价
1、请自认作业成功的学生,到讲台前展示,自我评价作业。
2、其他同学欣赏台前学生作业,学会欣赏评价他人作品。
3、教师总结。
小学三年级美术说课稿 篇12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我所执教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美术第二册第八课《狮子大王》。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里面的内容。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剪、贴、撕、画的基本技能基础上来学习的。本节课通过展示自然界中狮子的形象,各种以狮子为题材的作品,引导学生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抓住动物的特点,在表现过程中突出动物的特点,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利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抓住特点,掌握突出表现动物特点的方法是后续学习第九课《可爱的动物》和第十课《介绍我的玩具》这两课的主要方法之一。所以,学好这一课的知识是学习后两课的基础。
本册教材的重点之一是,认识常用的色彩及形状,体验不同的媒材,不同工具的使用效果。用撕、剪、贴、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利用观察比较方法抓住动物的特点,在表现过程中突出动物的特点用不同的材料撕、剪、贴、画等方法进行创作,表现自己的想法。可见本课在本册中的重要位置。基于对教材的上述理解,确定如下教学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抓住狮子的特点,并能够进行创造性的表现特点。
难点:狮子头部特征的表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初步了解如何利用观察、比较方法抓住狮子五官特点,以及突出表现狮子五官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观察、欣赏狮子及其艺术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创新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画画、做做、演演狮子的形象,引导学生体验学习美术的乐趣,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教学准备
狮子"吼"的录音,狮子、猞猁、小熊猫的图片,表现狮子的艺术品,范作,手提袋,旧报纸,彩纸等。
三、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的‘教’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使每位学生坚信自己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的‘学点’".帮助他们在学习美术中去发现自己学习能力的学点"闪光点",从而为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树立信心,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做好铺垫。因此,我结合一年级学生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分散的特点以及本课的特点,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四、为了更好的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如下四个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新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动力之一。"课的一开始,我用猜谜语和听狮子"吼"的声音引出课题。通过听—忆—看—说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唤起学生对狮子已有的记忆和认知,使学生感受体验狮子大王的凶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强烈的学习动机,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为下一步教学环节的展开做好了铺垫。
(二)、分析自然界中狮子的特征
教师出示自然界中狮子图片,提出问题:狮子一家中谁最具有大王的特点?它的突出特点是什么?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抓住雄狮子长着鬃毛这一特征。所以,雄狮子在狮子一家中最具有大王的特点。它的突出特点是头部长着鬃毛。然后,教师出示一组图片:雄狮子、猞猁、熊猫。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观察、比较、分析,狮子大王与猞猁、小熊猫比五官上有什么特点?在前面利用了观察、比较方法的基础上,在教师适时引导下,准确地归概括出:狮子大王具有,鬃毛、吊眼、鼻子大、嘴巴大、牙尖、耳朵圆,六个特点。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在于引导学生利用观察、比较方法分析雄狮子特征,培养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合作意识。
(三)、分析艺术作品中狮子五官的突出表现
新课程理念强调,美术学科要注重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的联系。美术教学也是文化教学。这一环节我利用中国传统的狮子形象,以北京故宫门前的铜铸狮子和民间艺人雕刻的石狮子为例,让学生感受艺术家是如何抓住特点创作、怎样突出表现特点。学生通过对艺术作品狮子的观察、比较、分析的过程中总结出艺术做品中狮子的嘴巴比真实的还大,露出的牙齿更尖利等。
解决教学难点。增加了美术文化的含量。通过对艺术家作品的观察、分析,自然的把学生带入到深层次的思维空间,在学生观察、对比、发现的过程中,不仅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有所提高,而且体验了探究的快乐,得到了心里满足,从而进一步激发出学习的热情。
(四)、分析学生优秀作业和学生范作中狮子的表现《美术新课程标准》为美术教学活动提出的要求是:"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不同材料,探索各种造型方法,不仅关注学生艺术作业的结果还要重视学生在‘造型?表现’活动中参与探索的过程。"这一环节,教师根据这一要求引导学生分析小朋友优秀作业中的狮子大王的表现方法;分析学生优秀作业是怎样突出表现狮子五官特点的;分析小朋友的手工作业是用什么材料制做的以及制作步骤。
小学三年级美术说课稿 篇13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分析、地位、作用
在苏少版的教材编排体系上,有多条横向隐线,贯穿于册与册之间。在设计、应用一条线上有:书签、设计邮票、漂亮的手提袋、巧包装、版面设计、贺卡、藏书票、标志、我设计的书、招贴画等内容。《标志》一课是四年级上册第十七课的教学内容,是中年级段的“设计应用”类型的课。
经过精心设计从而具有高度实用性和艺术性的标志,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视觉符号,它更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强大的社会功能,成为了一种文化。作为现代生活的视觉语言,是新时代的学生不可或缺的学习元素。标志设计的学习纵线,几可贯穿于整个学生时代,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都有标志设计的学习内容。四年级学生的学习目标定位离标志的高度实用性和艺术性太远,离标志的专业设计水平太远,可他们离校园生活最近,常常能接触到有关校园文化的各类标志,这是教学最大的资源。带着生活露水的花朵才更娇艳动人。基于这样一种考虑,我认为教材只是连接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桥梁,教材只能起到中介和“话题”的作用。我将把“生活化”作为我教学设计的关键词之一,对超大容量的教材进行 “重组”,立足于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把学生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熟悉的事物与标志紧密结合,重新建构适合四年级学生学习的内容,把视听冲击最强的奥运标志,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校园标志、班级标志、社团标志等内容引入本课。其次我把“人文发展”作为我教学设计的第二大关键词。我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们的认知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既承接旧知,又在此基础上有新的拓展。具体思考体现在:
A、抓住一条主线——生活化。标志设计来之于生活,设计标志美化于生活。
B、培养两种能力——想象能力、概括能力。从标志设计想开去,然后提炼出最具代表性的元素,用图案、文字、图文结合方式以精练简洁、寓意丰富、醒目美观、构思巧妙的设计关键词设计标志。
C、达成三个目标——初步认识、了解标志的知识;初步掌握标志设计的过程与方法;提升学生对标志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感受标志的社会价值。
(二)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
新的教学理念强调,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要保持密切的联系,鼓励学生用学到的知识技能美化生活,提高生活的质量,从学以致用的角度激发学习的动力,努力追求生活的艺术化。标志设计内容新,方式活,时代感强,对于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根据教材内容特点,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通过观察、讨论等活动使学生认识、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标志及作用,体验标志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操作领域: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式、讨论式、问题式、分析归纳式等活动方式学习标志的设计语言,感受标志的视觉美感,提炼出标志设计联想与概括的方法,初步尝试运用联想与概括的方法设计标志。
情感领域:引导学生用生活中的标志指导自己的行为,帮助学生感受标志的社会价值;在学习与设计过程中,进一步明确美术与生活的关系,体验通过设计活动美化生活的乐趣。
《标志》一课是知识性与应用性相结合、提高审美能力与掌握基本技能相结合的典型课题。我以教学的有效性来反推教学重点与难点,也就是说,我思考的是,当学生上完这节课后,他得到了些什么?或者他上完这节课后,没有得到什么,没有得到什么的原因是什么?据此来确定如下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标志的基本知识,学习标志的设计语言,感受标志的视觉美感,提炼出标志设计联想与概括的方法,运用设计方法为身边的事物设计标志。
难点:在观察欣赏、讨论分析标志作品的过程中提炼出联想与概括的方法,设计的标志作品具备较简单的创意和平面装饰美感。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
观察分析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标志,使学生领会标志的作用、感受标志的视觉美感;在欣赏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标志的特点、构成、设计的方法和步骤,老师帮助归纳提炼本课学习重点。
对比探究法:通过对比图画与标志的区别,学生领会了标志的概括性特点;通过欣赏探究,学生掌握了班徽的一般设计方法。
二、学情分析
“读图”时代的来临,首先惠及学生,因为学生大都是视觉型的。他们的眼睛适应一切新鲜的图文,它们的眼睛能敏锐地捕捉一切新奇的图片,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决定他们有很强的时代感,因而也有较强的读图能力。但他们的审美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一定要通过有目的的培养,审美能力、鉴赏能力才得以提升和完善。
课堂上的标志作品欣赏教学就是一种有组织、有指导的美育活动方式。学生通过对优秀标志作品的欣赏,使审美体验进入自律状态,学会欣赏的方法、提炼标志设计的要领及规律,增强对标志的感受力、理解力,进而激发创造力。
标志设计专业性较强,要求学生把眼里看到、嘴里说到的“纸上谈兵”标志转化成实实在在为我们生活服务的标志,这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颇有“眼高手低”之感觉。但是,学校是他们的天地,他们学习生活其间,比较容易找到物象蕴涵的要义,比较容易找到标志所要体现的精神和特点,比较容易挖掘出相关的图形元素,进而提炼出设计标志的图文要素、色彩取向,最后对文字图形进行有目的的组合及艺术加工。因此只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表现欲,并从联想到的图形中提炼出一些代表元素表现在作品中,使之具备较简单的创意和平面装饰美感,这样,就已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那么,只有来之于生活的,才是充满激情的,才是共同关注的;只有激发出学生的自我,课堂才是双赢的。
三、教法的选择及依据
美术新课标明确了在“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因此我在这节课上就以“有目的的引导”作为我的教学指导方针。从教学设计的流程分析教法——
感知新知时,以游戏激趣法为主。上课开始,我运用多种媒体让学生欣赏大家喜闻乐见的生活标志图片,通过帮助一老师走迷宫,读懂标志所蕴含的信息,领会标志的作用。游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诱发了学生的思维想象,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理解、学习新知时,以引导发现法、示范讲解法、探究研讨法为主。利用大量实例展示、图片对比和制作过程的演示,使学生沿着“形象简洁、手法概括,表达以象征为主”的设计思路前行,学习标志的设计语言,感受标志的视觉美感,提炼出标志设计联想与概括的方法。
然后,有目的地创设生活情境,抛出问题,让学生运用学会的设计方法解决问题——为自己班设计班徽,学生的创造思维被充分激发。这是全课的高潮,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将转化成劳动产品。
形成技能时,以辅导法、练习法为主。引导学生在情感的愉悦中释放创作的内驱力,尝试运用联想与概括的方法设计标志,将自我的设计思想和创意物化成作品。教师对学生的创作过程保持敏锐的监控能力,帮助学生了解标志设计的过程、色彩、内涵等。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稍加点拨,解决学生的困惑;及时表扬与展示有创意、有闪光点的设计,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设想,启发其他同学的构思。
评价、拓展时,以多元评价法、激励评价法为主。创设宽松、民主又积极的评价氛围,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老师给以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通过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本课按照有效引导来教学,最终的核心是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有关各类教学法的实施,只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四、学法指导
本节课旨在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标志,发现标志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它时刻在指示、引导着我们的生活,进而领会标志的重要作用;接着,引导学生感悟标志巧妙的构思以及简洁概括的特点,初步认识设计语言;然后,指导学生学习标志设计的过程与方法,把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巧构思、妙创意用合适的表现方法转化成作品,初步运用设计语言;再次,把学生简单的设计创作用之于生活,进一步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关系。整节课准备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主动参与,乐于研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将使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落实。依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设计本课的学习指导方法为:
1、导趣导赏
首先考虑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与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事物紧密结合,因此,我采用了趣味性、生活性、实用性较强的有关奥运标志和有关校园生活内容,重组了教材,激发起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其次考虑学生接受知识的习惯、爱好等的不同,我用多媒体辅助美术教学进行作品赏析,利用色彩绚丽、形象生动的画面,逼真传神、扣人心弦的声响,能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感知,在脑海中留下具体、鲜明、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学生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发展。丰富的视觉感知形象,使学生从直观形象的感受刺激开始,获得美术创作的兴趣和原动力,启迪学生的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
2、导思导法
通过图片展示、分析、归类、对比,老师画龙点睛的讲解、点拨,有目的、有层次的引导使学生沿着“形象简洁、手法概括、表达以象征为主”的标志设计思路前行,探究出联想的思维点、立足点,掌握标志设计的联想法、概括法。
3、导创导控
大量丰富多彩的标志图片和真实繁复的演示教学过程,浓缩于多媒体课件中,不仅化繁为简,促使学生较快、较易地掌握知识,而且激发了学生创作欲望,拓宽了创造思维,优化了学习过程,产生自身不可遏制的创作内驱力。
在学生创作设计过程中,敏锐的监控学生学习状况,提优补差,辅导及时有效,帮助学生完成深层的探索和训练。
4、导评导用
评价是客观、公正地判断课程目标完成的标准,除了教师要加强形成性评价之外,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老师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旨在通过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我提供了一些评价用的关键词句,给学生自评、互评时作参考,帮助学生可以用最低限度的绝对标准来评价作品,而不会总是用“好不好”、“美不美”等套话来评价作品。
设计是为了应用。一节有效的美术课,是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学有所得,更重要的是让每个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技能运用于生活。联系学生中长期的实际收获,保持学习过程的自觉性和趣味性,课堂教学才是真正的“有效”。故此,我给学生留了课外作业——设计课程表,对这节课感兴趣的学生,他一定会“跳起来,摘果子”,因为这是为他自己设计的,是最有用的设计,是最有价值的设计。
五、教学设计及依据
整个教学设计确立在对起点的辨认、终点的确定、2——3个环节的把握上;在时间的分配上,大致是喇叭型的,流程越往下走,越留有充裕的时间,终点处充分展开。教学过程的五个环节,分别是1、激趣导入——明确课题;2、讨论分析——主动探究;3、学习设计——感受创意;4、创作设计——动手动脑;5、审美欣赏——延伸拓展。下面具体谈一谈这五个环节的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明确课题——引发思维
1、观察生活中的标志。
创设走迷宫情境:一老师在行进路途中按标志的指引来办事,每行进一步,标志都在向他传递着一种信息,靠着识别标志传达的正确信息,他最终走完全程。
2、老师的问题:生活中的标志“会说话”,它说的什么呢?小结:虽然老师没有告诉大家去了哪些地方,但是同学们仍然猜到了。在我们的生活周围,常常会见到这些能提醒我们、指示我们的图画和文字,我们把这些图文称做标志。
接着再抛出问题,标志的作用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小结:标志是一种视觉语言,生活中的标志会说话——小标志,大作用;标志的作用——识别、指示、引导、传递信息。
[设计意图]走迷宫活动的设计,使学生们从书本的学习走向生活的学习,吸引了学生对标志的有意注意,激发了学生对标志的学习兴趣,通过成功读懂标志蕴含的信息,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标志,领会标志的作用。
二、讨论分析——主动探究——活跃思维
1、猜一猜:出示的三个奥运标志分别代表什么意思?看谁猜得快!
抛出问题1:奥运标志由哪两部分构成?(预设学生回答:图案、文字。)老师帮助小结并板书——标志的构成:图案、文字。
抛出问题2:看着奥运标志,你来试着说说什么叫标志?根据学生回答,老师帮助小结并板书——标志的定义:标志是一种用简练的图形、文字和色彩表示某种事物、事件的象征性符号。
[设计意图]出示的奥运标志为学生喜闻乐见,通过猜一猜奥运标志,学生获得成功体验;通过观察、分析奥运标志,学生走向了探究问题的学习,了解了标志的构成与标志的定义。
2、赏一赏
组织学生欣赏书上标志作品,谈谈对标志的观后感,互相交流哪些标志设计得简明生动,构思巧妙?
根据学生对此问题的理解程度,可预设几个指向性较明确的问题。如:动物园标志的设计巧妙在哪里?你一看到哪个标志就能产生美好联想?哪一个图案最能代表标志的寓意?什么标志设计得既简洁又美观,让你一看就明白?……根据学生回答,老师简要阐述标志的设计思路和寓意。
[设计意图]老师出示的标志是从书上精简选出来的,一是体现标志趣味性的原则,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二是体现精讲的原则,赏析的作品少而精,只要能体现主题即可。老师引导学生同桌、或小组互相说感受,学生对标志有一个全面的体验及审美感受。
3、评一评
组织学生欣赏班徽,并且引导学生说说谁设计的班徽更简明清晰、使人记忆深刻?(老师指导学生说的时候要抓住关键词来说:丰富的联想、最具代表性的图形、简练醒目、明确地表达信息等。)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通过点的提升,达到面的泛化。学生说自己的观点后,老师进行恰如其分的班徽说明,进一步强化对班徽的认识,学习设计语言。
4、比一比:图画和标志的区别
组织学生看一组图:(游泳图画与标志)引导学生说说图画和标志的区别。通过对比欣赏,老师帮助分析归纳:如果把这位同学画的图画进一步加以简化、美化,形成像这样简明易认、印象深刻的视觉符号,它将更能准确地向人们传递特定的信息。标志其实就是从图画中抽象出来的、具有概括性的特殊语言符号。标志比图画更简单、更醒目、更直观。
进而提炼出标志特点并板书:简明清晰、直观易懂、醒目、美观、容易记忆。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突破了教学难点,学生从中了解标志概括性的特点。
三、学习设计——感受创意——发展思维
1、以典型标志为例讲解:标志的一般表现手法:A具象、B意象、C文字
A、具象:运用生动具体的感性形象经提炼、概括等处理,直接表面内容。如表现出版业直接示以书的形象、表现NBA直接用人物打篮球的动作形象、表现小天鹅牌洗衣机直接用天鹅形象为标志图形等等。
B、意象:运用象征、比喻、寓意、暗示等方式,让观者通过联想、会意达到对内容的了解。象征性标志往往采用已为社会约定俗成认同的关联物象作为有效代表物。如用鸽子象征和平,用白色象征纯洁,用绿色象征生命,用挺拔的幼苗象征少年儿童的茁壮成长、用红十字表示医疗救助、用羊毛线团表示纯羊毛和手工编织特征、用五环表示奥运等等。这种手段蕴涵深邃,适应社会心理,为人们喜闻乐见。
C、文字:运用中英文、数字等形式,经艺术加工、装饰美化后表明标志传达的信息。往往有一目了然、强烈的视觉效果。如光明牌牛奶、李宁牌标志、可口可乐、麦当劳标志等。
小结:具象、意象主要以图案为主;文字以中文、英文、数字、拼音等为主;也有较多标志图文结合。
[设计理念]通过对典型标志的观察、分析,归纳出标志的种类和设计的基本方法,为下面的创作奠定基础。
2、通过演示,学习方法
(1)创意过程和示范:(以红梅新村小学校徽为例)
A、联想:由校名联想到什么?(预设学生回答:梅花等);由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联想到什么?(预设学生回答:风车、多彩的阳光、彩虹等、乘风破浪的船等);由学生联想到什么?(预设学生回答:学生像幼苗、像花朵,又像展翅高飞的雏鹰、快乐的小鸟等);由老师联想到什么?(预设学生回答:老师像太阳,又像辛勤的园丁)……
B、提炼:从以上与学校有关联的内容中筛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图形:梅花、风车、水滴、丰富的色彩。
C、概括:对筛选出的图形文字进行组合、艺术加工。
D、设计:用简练、概括的形象,明确地表达信息。
寓意:傲然挺立的梅花精神与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标志以梅花图形为主,既把校名隐含在里面,又寓意梅花不怕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在梅花图案的基础上又融入了风车和水滴的图案,风车象征生生不息、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一片梅花的花瓣又像一颗小水滴,象征学生们就像朝露一样充满生机,但是只有汇入集体中才能焕发出更强大的力量,风车才能转动起来。五片花瓣五种颜色象征学校生活五彩缤纷、多姿多彩。整个标志简洁、醒目、流动、富有含义。
图案下面是常州市红梅新村小学的汉字和英文字母,表示学校英语特色。设计步骤具体为:
A、构思、立意。标志以梅花、风车、水滴为基本图形,凸显学校精神面貌与特色;用五彩色让图形更醒目。
B、构图。以梅花形为外形,把选定的形象巧妙地安排在外形中。
C、配色。色彩要稳重明快、清新柔和。
学习关键词:丰富的联想、提炼最具代表性的图形、简练明确地表达信息。
3、创设情景,感受创意
(1)为所在四年级的一个班级口头设计班徽,用学会的设计语言互相交流,一是说说联想到的一些相关图形等;二是说说标志设计的表现方法,比如文字法、图形法、图文结合法;
(2)归纳设计方法:
联想法——找到物象蕴涵的要义,找到标志所要体现的精神和特点,挖掘出相关的图形元素。
概括法——提炼出设计标志的图文要素、色彩取向,最后对文字图形进行有目的的组合及艺术加工。
启发学生对常用色彩的感悟与运用:对红——喜庆、热情、奔放;橙—-—华贵、活泼、温暖;黄色—— 成熟、收获、兴奋;绿色——生命、生机、希望;蓝色——幻想、活泼、沉静;紫色——高贵、威严、神秘、幽雅。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通过三种表现手法的学习,让学生明确标志的基本设计语言;以“校徽”为例的学习,进一步为设计的实施提供了具体的方法。使学生走出标志概念化的设计空间,从而进入创意设计的新天地;口头说一说四年级的班徽设计,一是让老师了解学生联想到的物象,有目的的给予一些好的建议,提供一些图片。二是让学生多找到一些设计的出路。
四、创作设计——动手动脑——强化思维
学生掌握标志的构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就可以进行创作尝试了。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设计质量,老师提供一些班徽作品和一些创作素材:
书籍——象征知识;太阳——象征朝气;小树苗——象征少年儿童茁壮成长;小鸟——象征自由;爱心——象征奉献爱心、团结的班集体;花朵——象征多彩的学习生活、无限生机和希望;鱼儿——象征遨游在知识海洋中的学生;帆船——象征乘风破浪、不怕艰难险阻的精神;红领巾——象征少先队员……
老师的建议:小标志大作用,请同学们在以下两个作业中选择一个来表现,体现标志的魅力。
1、作业之一:在三个标志中选择一个临摹,并诠释它的象征意义;
2、作业之二:为自己所在班级、或个人设计一个有特色的标志,参与四年级组的标志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先在全校展示,再悬挂于社团或班级黑板旁的墙面上。
设计要求:简洁、醒目 、美观、有创意。
[设计理念]学生有自主选择作业的空间,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照顾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
五、审美欣赏——延伸拓展——发散思维
1、展示评价:采取自评、组评和师评的方式。
评价导向:A形象简洁明了,易认识、易记忆;B有平面装饰效果;C形象独特,让人一看到就能联想到该标志代表什么。
2、课堂小结:标志是一种图形的传播符号,它以精炼的语言向人们表达一定的含义。标志不受不同种族、民族、语言文字的束缚,遍布世界的各个角落,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标志的理解会更深刻。让我们再次走进标志世界,欣赏生活中的标志。
3、拓展作业:用标志来表示各个课目。在下面这张课程表中,还缺少了哪些课目标志?请你设计出来,或按本班现在的课程重新设计一张课表。
[设计理念]开放式的课尾欣赏,再次把学生带入形形色色的标志世界,引导学生深化学习效果;课后拓展作业的布置,可让对本课感兴趣和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进一步探究标志的魅力,再次从书本走向生活。
教学时间安排:一课时
具体安排:导入3分钟,讲授20分钟,学生创作20分钟,小结2分钟,根据具体情况,看学生能不能发现,看老师的引导能不能起效,看学生相互之间能不能触发,看学生与学习内容、与教师的对话中能不能生成等教学状况进行调整。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标志作品若干幅,学生作品若干幅。
学生——观察、收集身边的标志,了解标志的作用、特征等相关知识。
板书设计
小标志 大作用
作用:识别 指示 引导 传递信息
构成:图案 文字 图文结合
标志的定义:标志是一种用简练的图形、文字和色彩表示某种事物、事件的象征性符号。
特点:简洁直观 醒目生动 富有含义
表现手法:具象 意象 文字
小学三年级美术说课稿 篇14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小学冀教版美术教材第八册第九课—《美丽的花边》。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程序、主题研究的体现这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的划分,《美丽的花边》一课属于第二学段的“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在这一学习领域中,美术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习对比与和谐、对比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的快乐。花边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许多物品也都使用了花边来进行装饰。为更好地在《美丽的花边》一课中体现新课标理念,我将从生活入手,树立“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学思想,不仅能让学生了解画花边的有关知识,而且能使学生把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了解“美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和学生实际,我拟订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花边的用途,特点和基本规律,感受花边的秩序美
2、能力目标:⑴了解和尝试电脑绘图板中的复制、粘贴,旋转等技巧,并能够制作出美丽的花边
⑵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⑴喜欢电脑美术,愿意用电脑绘制作品。
⑵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与认真细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花边构成组合的特点和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如何使学生掌握画花边的基本骨式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微机室每人一台电脑。
学生:寻找生活中有花边装饰的实物。
本课教学时数为一课时
二、教学方法:
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根据教材选择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十分重要。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情境激励法为主的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做法如下:
1、情境激励法:
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比较多,而且有一些是比较枯燥的概念知识,对于这类知识的学习,学生往往不感兴趣,甚至厌倦。针对这种情况,我以竞赛游戏导入,把本课的知识点设计成“特点关”、“判断关”、“骨式关”与“应用关”,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抢答为竞赛形式,并把这一情境贯穿于整堂课,把课堂变成赛场。通过创设这种竞赛情境,把枯燥无味的说教变成了紧张刺激的游戏,学生在玩乐中整体感知了知识点,在不知不觉中愉快的完成了学习过程,同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2、多媒体教学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已是十分普遍的现象。《课标》中也指出:“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教学”。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我制作了一个多媒体课件来配合教学,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课件的优势,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受,在各教学环节中不断刺激学生的兴奋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加到动脑的活动中来。使教学真正做到面向全体。
三、学法指导: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师教任何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 叶圣陶的这一句话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教师的重要任务“不仅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因此,对于学生的学法指导在教学中显得尤其重要,我的做法是:教法学法针对小学_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1、引导合作探究: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让学生掌握画花边的基本骨式,在教学这一环节时,我先运用课件出示了四幅不同骨式的画花边,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两个问题
1)、这四幅画花边分别是以怎样的规律排列的?
2)、如果用箭头来表现的话,你觉得应该怎样表示呢?
等学生讨论结束以后由每个小组选派一个代表上来汇报。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每个学生都能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由于学生是自己经过 “观察—思考—讨论”这样的过程找到的答案,所以对这一知识会有一个非常深刻的理解。这样即让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得到了锻炼又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2、学生参与多种评价方式:
在本课的评价过程中,我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为主,教师简评为辅的方式进行评价活动。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设计思路与想法然后同学之间互相提建议最后由教师进行简短的评价。这样把空间尽可能多地留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在评价活动中分析概括能力得到锻炼、欣赏水平得到提高、自信心得到培养,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运用小游戏(报数)创设竞争情境并组织学生按组分成四个竞赛小队,使学生一开始就有一种竞争的欲望。
(二)、小组竞赛、感受新知:
1、竞赛第一关“特点关”;
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一竖一横两幅纹样,让学生找一找这两幅纹样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从而推出画花边的概念“以一个单位纹样向上下或左右两个方向作有规律的连续重复排列而成的纹样。”(板书课题:画花边)
2、竞赛第二关“判断关”:
在了解了画花边的特点后,教师接用课件出示五幅纹样,让各小组进行判断“哪些是画花边,哪些不是画花边”并说出理由。
3、竞赛第三关“骨式关”: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出示四幅不同骨式的画花边,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每个纹样的排列方式,说出各自的特点并尝试用箭头表示。
4、竞赛第四关“应用关”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侧重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有用到画花边”使学生能把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等学生发言结束以后,教师在用课件播放欣赏图片,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
5、欣赏范图:
教师运用课件,展示欣赏图片,使学生在轻柔的音乐中欣赏美丽的图片,受到美的熏陶,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布置作业:每人用学到的画花边的知识来装饰自己的“小手帕”
(四)、评价活动:
教师选出一部分作品贴在黑板上,让学生先自我评价,然后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最后由教师进行简评。
(五)、课后延伸:
教师安排学生课后考虑“你准备把你设计的纹样用在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