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定位是幼儿的支持者、活动者、引导者。所以此次体育活动中,要克服传统的教授形式,以幼儿为主体,尊重幼儿的自主表达,鼓励幼儿自主探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学说课稿3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提供参考和借鉴。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一:《好玩的瓶子》
【说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开展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的、大自然的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所以开展户外体育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随处都可以看到各种瓶子,以废旧的瓶子作为活动器材开展户外活动,既能发展幼儿走、跑、跳的基本动作又可以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还能满足幼儿对各种事物的探究欲望,提高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让幼儿在自主的思考、探索、参与中,培养起竞争与合作的意识。
【说活动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在走、跑、跳、钻、爬、攀等各种体育活动中,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但是只有教师灵活掌握纲要提出的总目标和幼儿的年龄阶段目标之间的关系,才能达到的教育效果。根据大班的身体发展水平,幼儿已经掌握了走、跑、跳等基本动作,所以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的发展幼儿的走、跑、跳的能力,我制定了本次活动的能力目标为:发展幼儿平稳走、绕障碍跑、夹物并腿跳的基本动作。
在体育活动中让幼儿大胆的去创造、尝试、这样既培养了幼儿的动作技能,又增强幼儿的体质,并使幼儿在生活中不断有新的发现、新的创新、新的提高,其创造性培养就能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所以为了促进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渗透一定的品质教育,所以我制定本次活动的情感目标是:
1.激发幼儿探索瓶子多种玩法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和协同能力。
【说活动准备】
幼儿是活动的主体,让材料促使幼儿动起来,为了活动的顺利开展,实现各个环节的衔接和连贯性,达到活动目标。在考虑到幼儿已具备的关于瓶子的生活经验和动作能力的基础上。我做了以下的材料准备:1.经过装饰的瓶子若干,兔妈妈头饰一个,小白兔、小黑兔头饰若干,录音机一台;2.幼儿已经会做瓶子操;3.用粉笔画出顶瓶走,绕瓶跑,夹瓶跳所在的区域。这能够让幼儿充分感受到活动的趣味性,快速地融入到活动中去。
【说活动重难点】
体育活动主要是通过动作训练,发展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增强幼儿体质,通过游戏可以让幼儿带着兴趣完成所要求的体育练习,要求幼儿在游戏的竞争氛围里,灵活的、协调的掌握新的动作要求。所以,我确定本次活动的重点是:掌握平稳走、绕障碍跑、夹物并腿跳的基本动作要点大班幼儿正处于培养自制力、坚持性的关键时期,虽然他们具备了一定的制约自己、劝阻他人的能力,但是在进行规则游戏时,大班幼儿集体荣誉感增强,追求比赛结果,难免会出现破坏游戏规则的行为。规则意识的建立不是靠说教和硬性规定就可以做到,重要的是培养,需要我们在活动中的坚持、提醒。所以我确定本次活动的难点是:幼儿在比赛中自觉的遵守游戏规则。
【说教法和学法】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定位是幼儿的支持者、活动者、引导者。所以此次体育活动中,我克服了传统的教授形式,以幼儿为主体,尊重幼儿的自主表达,鼓励幼儿自主探索。根据各个环节的要求和具体情况,采取适宜的教法:
1.讲解示范法:对于体育活动来说,教师的演示是有必要的,既有利于幼儿较快的掌握动作要领,游戏玩法。又可以避免幼儿因使用器械不当造成的身体损伤等意外发生。但是,对于这一教法,我只是在开展游戏的环节适当的采用,因为我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孩子,让孩子自主的探索。
2.语言提示法:幼儿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对某些具体动作要点、规则的不能完全领会。所以,我采用语言提示法在本次活动中简洁、明确的提示、指导幼儿进行活动。
3.情感渗透法:情感渗透对幼儿活动中实现的情感目标的重要形式。在活动中,我会及时给予幼儿激励和表扬,鼓励幼儿进行大胆的探索,玩出不同的玩法,注重与同伴的交流合作,在幼儿获得鼓励的同时有助于目标的达成。
《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并且帮助其达到动作协调、灵活的目标,使他们感受体育活动的过程,体验体育游戏的乐趣。因此,此次活动中,幼儿的具体学法有:
1.练习法:幼儿对动作的练习有利于幼儿较好的掌握动作。所以在幼儿自主探索后,教师进行个别示范,再提供机会给幼儿自由分散练习也有利于后面游戏环节的开展。
2.游戏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法是以游戏的形式组织幼儿进行身体锻炼的方法。此方法是激发引导幼儿参与活动的重要手段,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满足幼儿身心需要。
3.比赛法:比赛中幼儿争取胜利的强烈愿望,有利于激发幼儿愉快的情绪和参与身体锻炼的积极性。
【说活动过程】
结合教育活动的有序性原则和本次活动的目标,按照幼儿体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我把活动过程分为三个大环节:1.准备部分。2.基本部分。3.结束部分。
第一大环节:准备部分根据幼儿生理机能的活动变化规律,准备活动是非常必要的一个环节。在此环节中,首先我会利用音乐的辅助,带领幼儿出场并随着音乐节奏做出一些基本的动作。在提高幼儿身体机能活动能力的同时,帮助幼儿树立瓶子具有多种玩法的意识。随后,我会组织幼儿做瓶子操,进行全身性的活动,为第二大环节的开展充分的做好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备。
第二大环节:基本部分经过上一环节的热身,在这一阶段幼儿的活动能力已经逐步达到较高水平,所以在此环节,我设置了三个部分的内容:
(1)自主探索-达成目标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内容中就有“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参加体育活动,养成自主、合作、勇敢、不怕困难的良好品质。”以及“引导幼儿创造性地进行身体活动,主动探索多种运动器材的多种玩法。”等方面内容。这些内容促使我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为幼儿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首先我会用适当的教师语言和隐性示范,引导幼儿积极动脑,合作探索。然后进行归纳小结,并示范个别玩法,扩大幼儿思维,也为下一部分的游戏环节打下基础。最后让幼儿自由结伴,分散练习,巩固基本动作,鼓励幼儿,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整个自主探索过程充分体现幼儿的自主性,让幼儿在轻松、愉快、自由的氛围中发展自主探索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2)开展游戏-达成目标2、3体育游戏是幼儿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游戏可以提高幼儿的练习兴趣,让幼儿在体验游戏娱乐性的同时,练习和巩固基本动作,达到增强体制的效果。所以我在此部分设置了三个竞赛性的小游戏,分别发展幼儿平稳走、绕障碍跑、夹物并腿跳的能力。使整个体育教学活动急缓结合,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首先我会利用道具设置情境,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幼儿自主选择分组,增加趣味性。再用教师语言激发两组幼儿进行竞争,激发幼儿愉快的情绪和参与积极性。层层递进,引出竞赛游戏。
在游戏开始前,我会用讲解示范法,清晰、准确、生动的讲解示范游戏规则,对幼儿提出要求,再组织幼儿有序的开展游戏。因为幼儿的自制能力、自我保护能力较差,所以我会以裁判员的身份参与游戏,在游戏开展中,时刻注意幼儿的安全问题。并利用幼儿的角色扮演,提醒幼儿互相监督,遵守游戏规则和进行团结合作。
在第二个小游戏中,我没有预先摆放好小瓶子,而是让幼儿根据预先的定位来摆放,是为幼儿创造共同参与环境创设的机会,提高幼儿积极性。
(3)总结评价游戏结束后,我会先引导幼儿进行自评,互评,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幼儿,再进行总结评价。注意抓住一个点分别对两队幼儿进行表扬,语言中进行运动、合作快乐、健康重要的情感渗透。
第三大环节:结束部分幼儿经过激烈的比赛之后,身体机能活动能力逐渐下降,所以在这一环节就是我会带领幼儿手持瓶子在音乐声做一些放松的基本动作,帮助幼儿平稳情绪,放松身体。然后列队走回教室,完成整个体育教学活动。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二:《动物吃什么》
说学法
浅显的谜语,逼真的动物叫声,引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同时培养了幼儿听的习惯和说的习惯。活动情景的设计把幼儿带入一个动物世界。他们迫不及待的去喂小动物,精练的提问:你想给谁送什么?你的好朋友是谁,它喜欢吃什么?在这样有梯度的提问中,幼儿的语言越来越丰富,语言表达的内容呈螺旋上升,表达能力自然提高。听的习惯、说的习惯也在培养。小动物坐位置更是提高了幼儿的分类能力。幼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即得到乐趣,又活跃了思维,即培养了兴趣,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说过程
《动物吃什么》是一个综合活动.包含语言领域、科学领域和艺术领域。其基本目的是通过不同的动物喜欢吃不同的食物,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我采用环环相扣的组织形式,活动流程为:设置悬念、激发兴趣——找朋友感知发现——组织讨论。扩散思维——动物分类。提升经验——活动延伸,扩展视野。
1.设置悬念,引起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一半。动物园又来了新朋友。谁来动物园了?紧紧吸引了幼儿,通过听声音,看动作,猜谜语把动物们引出来,一下子就把幼儿带到了动物世界,激起他们的兴趣。
2.找朋友,感知发现.
(1).饲养员叔叔给动物准备了好多吃的,它们是什么?
教师逐一出示食物图片,鼓励幼儿说出这是什么。
(2).你给谁送什么?
幼儿说出给谁送什么,并动手操作。然后扮演动物的老师说谢谢小朋友。送给我……引导幼儿说出不用谢。这里的师幼互动,即为下面的语言训练提供了示范,也调动了幼儿的已有经验。同时也为下面幼儿之间的互动打下了基础。
(3).你的朋友是谁,它喜欢吃什么?
部分能力差的幼儿,有了前面的语言示范,也能试着说出来。这里注意了因材施教和面向全体。
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通过师幼之间、幼儿之间的互动,幼儿即了解动物吃什么又发展了语言。
3.组织讨论,扩散思维.
动物的种类繁多,前面几种只是代表。经过幼儿讨论想象,会说出更多的动物,能激发幼儿探索动物食物奥秘的兴趣,使本活动重点得到突破。还有许多小动物它们是谁呢?它又吃什么呢?当老师问讨论结果时,要有意识的引导幼儿有些动物只吃草,有些动物只吃肉,这样就为下一步动物分类打下基础。
4.动物分类,提升经验.
如果简单的让小朋友给动物分类,即生硬、又不易引起幼儿的兴趣。于是我设计了动物联欢、共进午餐的场景。你的朋友是谁?它应该在几号餐桌上,为什么?为了减少盲目性,每号餐桌上先送上两个小动物。老师简单总结,幼儿再根据自己的经验放置其它小动物。每位幼儿都非常兴奋和愉快。兴奋和愉快是幼儿活动的背景。在这个过程中,每位幼儿都敢说,敢做,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积极性比较高。在这里把零碎的知识进行加工整理,认识了许多动物,了解到不同的动物喜欢吃不同的食物,落实化解了难点。
5.活动延伸,扩展视野。
动物范围的广大,让探索没有止境。如果就此结束。刚激起的兴趣也持续不了多久。本活动的生成、延伸也是一定的了。动物不同,喜欢吃的食物也不同。请小朋友注意收集有关动物的资料和图片,带到幼儿园来,大家互相交流。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三:《神奇的指纹》
一、设计意图
幼儿科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育幼儿的探索欲望和精神,对幼儿来说,科学是一个过程--是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验证问题的过程。通过观察发现,很多幼儿对食物的观察不够专心和仔细,因此我设计了这个活动,旨在引导幼儿通过仔细的观察和比较发现指纹的秘密,并培养幼儿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
《纲要》中提出:“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要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和经验”的精神。根据《纲要》的要求以及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将“指纹”作为幼儿科学教育内容,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我在活动过程中合理定位重点与难点,运用直观操作、总结归纳等方法,鼓励幼儿大胆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二、教学目标
在新《纲要》中指出,五大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及幼儿的已有知识经验、能力、发展水平与潜在能力的差异我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份,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标如下:
认知目标: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指纹的秘密,了解指纹的基本特征及作用;能力目标:通过观察进行比较各种指纹,并能说出不同;情感目标:有动手动脑的积极性,体验发现的快乐,养成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三、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了解指纹的特征。
(二)难点:通过观察说出指纹的不同,并知道指纹的用处。
为了解决重点和难点,在活动中,我在为幼儿提供了直观的教具和学具的同时还为他们创设了轻松、快乐的环境,这些都有利于教学重点的完成以及难点的突破。
四、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根据目标及幼儿的实际情况,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直观操作法:在活动的开始通过一幅指纹画来引入课题,给幼儿以指纹上的直观认识;同时为幼儿提供印泥和纸,让幼儿自己来操作,这样就会更加形象;在活动最后给幼儿出示有关指纹的科技产品的图片,这样也可是给幼儿直观上的认识。
总结归纳法:在“观察指纹”这一活动环节,我将此过程分为了三个步骤,在每一次比较后教师都做出了明确的总结,这样可以使幼儿对指纹的特征有一个整体上的认识。
环境创设法:我以幼儿创作指纹画作为活动的结束部分,并引导幼儿将作品张贴在“指纹画展”的画廊里,“指纹画展”的创设会使幼儿更加有创作的欲望。
(二)学法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本次活动主要采用了以下学法:
观察法:整个活动一直都是幼儿在通过自己的观察来得出结论的。
统计法:在认识指纹特征时,我让幼儿记录、统计自己的指纹类型,以此来更好的巩固。
五、教学准备
(一)空间准备:将幼儿分为几个小组,围桌而坐。教师操作台布置于前方。布置的“指纹画展”的画廊。
(二)物品准备:
1、指纹印画一幅;2、印泥和白纸若干;3、放大镜(每个幼儿一个);4、双胞胎指纹图;5、实物投影仪一台;6、玻璃杯、笔、电话等物;7、有关指纹的科技产品的图片;8、破案小故事。
六、教学过程
(一)出示指纹印画,引起幼儿对指纹的兴趣。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啊?你知道这是用什么来画的吗?(手指印的)真有趣,手指也能画出这么好看的图画,我们也来印一个手指印好吗?
(让幼儿用手指蘸印泥将指纹印在纸上,并给幼儿发放大镜)分析:通过一幅漂亮的指纹画来引出了今天的课题,同时激发幼儿的兴趣与探索的欲望。
(二)认识指纹,观察指纹。
1、认识指纹。
师:请你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有纹理,有线条,像一个一个的圈……)师: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那你知道它是什么吗?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指纹”。
2、引导幼儿观察指纹
(1)比较自己和同伴的指纹有何不同;师:大家互相看一看,其他小朋友的指纹和自己的一样吗?
总结:同伴的指纹和我们的是不一样的。
(2)比较自己和父母的指纹是不是相同;师:(让幼儿拿出自己父母的指纹图,并和自己的进行比较)小伙伴的指纹原来和我们自己的是不一样的,我们和爸爸妈妈长得很像,他们的指纹和我们的一样吗?
总结:爸爸妈妈的指纹和我们的也不一样。
(3)比较双胞胎的指纹是否一样;师:(拿出双胞胎的指纹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小朋友们都知道双胞胎长得特别像,基本一模一样,那么他(她)们的指纹是不是一样呢?
总结:双胞胎的指纹也是不一样的。
(4)教师小结: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它是每个人的特征之一。
分析:在“认识指纹,观察指纹”这一环节,我采用了分层比较的方法,首先从身边的小朋友开始做比较,接着引申到自己的父母,继而还有一个比较吸引人注意力的“双胞胎”身上,因为不能立即找到活生生的双胞胎,所以我在活动之前先准备好了双胞胎指纹的图片。通过几个层次的对比与观察,这样可以使幼儿更加形象地认识指纹的“异样性”。
(三)观察指纹的类型
1、将几个幼儿的指纹印放到实物投影仪上,引导幼儿观察指纹的类型。
2、找出两种常见指纹类型,分别给它们起名字。(斗型,由许多同心圆构成,看上去像水中的旋涡;箕型,纹线像簸箕似的,有一边是开口的)3、师:赶快用放大镜找找看,你有几个手指头是斗型的,有几个手指头是箕型的?(各人统计自己各类指纹的数量,巩固认识指纹的类型)。
分析:在此环节中,通过食物投影仪,可以使幼儿对指纹认识得更清楚、直观。最后让幼儿自己统计记录自己的指纹,这是一个很好的巩固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指导、纠正,帮助幼儿正确认识、区分指纹的类型。
(四)了解指纹的作用
1、演示用蘸有印泥的手指一一触摸玻璃杯、笔、电话等物,请幼儿说说有什么发现。当我们的手指和物体接触时,将会留下指纹。
这一点对哪方面有帮助?(警察叔叔能够利用罪犯留下的指纹作为证据抓住罪犯。)讲述简短破案小故事。
2、指纹除了对破案有帮助,还有什么用处?
老师出示图片--有关指纹的科技产品为幼儿讲解,开阔幼儿眼界。
(1)指纹考勤机
(2)光学指纹鼠
(3)指纹保险箱
(4)指纹锁分析: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讲述一个简短破案小故事,这样不仅何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而且对于“指纹破案”这一作用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刻。
(五)结束部分:
师:指纹的作用真大,不仅可以帮助警察叔叔破案,还有那些高科技的产品为我们服务,为我们的生活增加保险。不仅如此,刚才我们还看到用指纹添画出许多美丽的图画,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用你们灵巧的小手,画出美丽的图画来张贴在我们“指纹画展”的画廊里。
伴着音乐声,幼儿愉快地创作,结束本次活动。
分析:以指纹画创作作为活动的结束部分,不仅可以让幼儿得到一个休息,而且在创作的过程中将科学与美术活动相融合,在激发幼儿创造力的同时,也可以使得幼儿对指纹的形状、特征再一次进行巩固。
七、活动延伸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以及幼儿本身的探索欲望,我将本次活动的眼神设计为--“让幼儿回去和家长一起查资料:小动物们有指纹吗?它们的指纹一样吗?”这样不仅可是给幼儿继续探索的契机,也可以使幼儿更好的与父母进行互动。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三:《形色对应合成》
一、说教材
大班幼儿思维处于抽象逻辑的萌芽发展阶段,在认识事物方面不仅能够感知事物的特点,而且能够进行初步的判断和推理。《幼儿园指导纲要》提出:数学教育必须要让幼儿能够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学数学的重要性和趣味性,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数量、形、时间等现象产生兴趣,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和游戏中出现的某些简单问题。由此可见,生活化、游戏化、情景化已经成为构建数学课程最基本的原则。我就选择本次活动《形色对应合成》,提高幼儿数学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观察事物的能力和思维凝集力。
二、目标分析
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密切联系幼儿生活。所以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向导的作用。根据教材的需要和本班幼儿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发展的动态来制定。活动目标分为三个:
1、引导幼儿进一步学习形状与颜色的合成。
2、培养幼儿将两种事物特征对应,整合在一起的思维能力。
3、锻炼幼儿的观察力及记忆能力。
三、重、难点
一个活动中最能体现目标的部分辨识活动的重难点部分,抓住重难点就能使整个活动的进程有波澜叠起的功效。
本活动的重点:引导幼儿进一步学习形状与颜色的合成。
难点:将两种事物特征对应、整合在一起的思维能力。
通过情境表演,操作游戏来激励幼儿思维与记忆能力,让幼儿在操作中理解整合的综合判断能力。
四、活动准备:
为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教育于游戏之中,充分的课前准备为活动的成功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可能性。幼儿的学习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获得发展的,为此我准备以下的材料:
1、衣服、帽子:红、黄、蓝三种颜色每人一份。
2、教师自制表格,磁性教具:红黄蓝颜色卡、“√”,几何泡棉、自制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盒子。
3、幼儿学具:几何泡棉;幼儿操作纸与蜡笔;和一段柔和的音乐。
五、教学方法:
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教师以引导者、支持者、参与者的角色出现、围绕教学目标,一步一步渗透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让幼儿在宽松自由活动气氛中学习,获得有益经验。
在活动中我运用了操作法、观察法、情境法,让幼儿看一看、想一想、动一动、说一说、做一做中完成教学目标。 六、教学过程
一)、教师创设情境:
“从前有个国王最喜欢穿新衣服的,可惜有一次被骗了,光着身子去逛街,大家都取笑他……”
1、形色配对游戏--设计漂亮的衣服送国王。
2、教师给幼儿发衣服学具。
3、请幼儿相互说说自己手中所拿了什么东西。
4、听音乐找到和自己手上所拿衣服一模一样的小朋友。
二)、出示情境挂图:
“今天国王又穿了一件他喜欢的衣服,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穿得是什么?”1、出示挂图:
“国王的试衣室摆满了许多漂亮的衣服,你们看!”2、引导幼儿整体观察挂图。
1)“看国王身上穿的新衣服是那一套?皇冠是哪一顶?”2)请幼儿观察衣架上那两套上衣和裤子是一样的,分别是什么颜色的?
二、布题:
互动(一)
1、出示图一:上衣、裤子、红、黄、蓝三色的方格与箭头。
“请小朋友上衣在红色方格有√,就在箭头下个方格里贴上红色上衣。”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操作:
1)、引导幼儿认识√卡,并知道√在这里表示意思。告诉幼儿√在哪就表示需要找出__颜色的__衣服。
2)教师出示左边的挂图,请幼儿找出正确的答案放在方框里。
3)教师在出示另一边的挂图,请幼儿找出答案放在方框里。
4)教师小结:“小朋友真棒,知道√放在那就是要选什么的。”
互动(二)
1、教师出示泡棉拼图,让幼儿观察并提问:
2、请幼儿看一看泡棉都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
3、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多次练习。
三)、评价练习
1、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教师引导幼儿先做示范。
2、幼儿做评价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七、教学效果预测:
本节课利用情境故事导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与探索欲望。课堂气氛一定很活跃,幼儿的参与性也会很高,而重点部分的教学采取动手操作实践,幼儿人手一套教具,从能动手动脑,练习次数多,密度高,有利于幼儿熟悉地掌握两种物体的形色合成对应,保证了数学效果。老师由浅入深的引导与情景化的语言讲述,将会给幼儿带来热衷探究的热情与动力。设置的层次分明易懂,层层紧扣、层层深入的过程,使幼儿的思维与记忆力得到相应的发展。可以说本活动的教学环环相扣,清晰有序,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谢谢大家!我的说课完了。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王老先生有块地》
一说设计意图
为了使幼儿获得快乐的源泉,掌握表达感情的工具,使幼儿能在快乐的唱歌活动中得到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我们大班教研组经过研讨围绕我园目前上音乐活动中能让小朋友熟记歌词,并有感情的演唱,设计了这节课。
二说活动目标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我确定目标为:
1.通过演唱歌曲,能够感受歌曲给孩子带来的快乐。
2.理解歌词内容,熟记歌词,并能有感情的演唱。
3.用乐器来感知音乐中的节奏。
三说重点难点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理解歌词内容,熟记歌词,并能有感情的演唱。活动难点:用乐器来感知音乐中的节奏。
四说活动准备
图片、歌曲磁带、打击乐乐器。
五说教法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玩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本节活动教师除了以亲切、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外,还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在当中使用的教学方法有:导入法情境、演示法、交流讨论法、启发联想法、情绪体验法。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做到寓教于乐。
六说学法
我创设了一个学习的氛围,引导幼儿自主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去感受、体验乐曲,并根据乐曲作出他相应的反应,在“玩中学,学中玩”,尽量营造宽松的环境,让幼儿乐学。
七说教学程序
根据欣赏的一个过程以及每节活动的一个循序渐进的原则,我设计了以下的几个环节:
1、以故事导入,目的想吸引幼儿的兴趣。
2、欣赏乐曲
在此环节中,我没让盲目的去听歌词,而是我让孩子带着问题去欣赏。
3、在情境中记忆歌词。把歌词变成一幅图画,让孩子更好地去理解和记忆歌词。
4、听音乐试着打节奏为用乐器做准备。
5.最后进行乐器表演,从中感知节奏并体验快乐。
关于幼儿园大班最新教学说课稿总汇合集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