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说课稿范文 篇一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第三单元是以英、法、美、德四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为主线,展示了近代西方政治文明发展的进程。本节是本单元第一课,本课从光荣革命和议会权力的确立、责任制内阁的形成三个方面来阐述,实际也就是讲的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到发展的过程。要求让学生从中体会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含义、特点和作用,认识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是历史的巨大进步。
2.课标要求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节内容作了这的要求: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3.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光荣革命的基本史实; 《权利法案》制定的基本史实;责任制内阁的形成;内阁的构成及作用。
2.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含义、特点及作用。
能力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提高学生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2.通过探究体验的练习,培养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
3.通过探究合作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德育目标:
1.通过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使学生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和曲折性;
2.通过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的学习,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使学生能够历史的、客观的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和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注意吸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3.通过探究合作的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其特点的分析、理解和把握。 依据:本节内容主要围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而展开,所以确立过程肯定是重点;同时本单元讲的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
立与发展,要求学生理解欧美代议制的特点,从而认识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是历史的巨大进步。
难点:对君主立宪制概念和特点的理解,及君主、议会、内阁的关系及各自的作用。
依据:学生在初中对近代英国史的了解侧重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过程及意义,而对《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内阁制的形成等内容了解明显不够。对当今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认识也只是基于时事的感性认识层次
二、说学情
特点:高一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 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
不足:历史知识的储备不充分,历史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对策:加强学生历史综合素质的培养。
设计理念:创建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说学法
阅读思考、合作探究、体验交流等。注重学习过程中的生成性。
四、说教法
整体而言,本课教学我采用的是“探究式教学方法”,包括:提问法、讨论法、材料引导法、多媒体演示法等,这样既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参与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能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
五、教学思路
对于本节内容的学习,我通过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对知识进行了重新整合,把它分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含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作用四个模块,全部围绕英国君主立宪制来学习, 同时按详、略、详、略的规律来安排本节内容的教学,注意做到详略得当,由浅入深,重点突出; 同时注意紧扣时政吸引学生兴趣;注重“论从史出” ,通过材料或学生对历史的感知得出结论。
六、说教学过程(略)
高三历史说课稿范文 篇二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
1.雅典城邦兴起的地理环境
2.公元前12世纪以后的大约
三个世纪被称为荷马时代
3.雅典贵族政治的主要表现
4.公元前632年的雅典平民_
地理环境、经济发展、阶级结构变动与政治格局、历史文明演进之间的辩证关系
阅读摘要
工商业的发展
1.公元前8世纪以后铁农具的广泛使用和雅典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2.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形成
3.平原派、山地派和海岸派及其政治主张
探究梭伦得以登上雅典政治舞台并建功立业的主观、客观条件
纲要图示
情景再现
辩论比较
首席执政官梭伦
1.萨拉米斯岛问题
2.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首席执政官
史论结合
自主探究
实现人生价值要凭理想、奋斗和机遇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梭伦改革的背景和条件: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工商业发展和首席执政官梭伦。这就从政治、经济和人物三个角度揭示了梭伦改革的必然性,为下一课理解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做好了铺垫。
本课引言首先肯定的指出雅典城邦在古希腊乃至整个世界历史当中的光荣地位,然后用了一个“然而”,话锋一转,强调这种光荣并非与时俱在,从来天成的,而是在曾经“风雨飘摇”的危机中,靠着人的觉醒、凭着人的努力创造的。杰出政治家梭伦的领导的大力改革奠定了雅典繁荣的基础。这里用了一个转折和一个递进的叙述手法,先扬后抑再入题,巧妙的蕴示出雅典城邦文明同任何其他历史现象的出现一样,也是人类在曲折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的结果;也是时代造就英雄,英雄推动时代的体现;也是与时俱进搞改革,求真务实谋发展的又一佐证。
教材提供的两个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建议教师化整为零,各个突破。探究一:“早期雅典城邦的贵族政治与社会矛盾”可以化解为1.早期的雅典城邦是怎样形成的?2.贵族政治主要表现为哪些?3.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城邦的社会阶级结构呈现什么特点?4.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是怎样产生的?5.工商业奴隶主阶层是怎样形成的?6.工商业奴隶主与平民、贵族的关系如何?探究二:“梭伦登上雅典政治舞台”可以分解为1.梭伦得以登上雅典政治舞台的客观条件有哪些?主观条件有哪些?2.从梭伦登上雅典政治舞台并最终成就一番事业的历史学习当中,你做何感想?教师可以参照这些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答案。这样,阅读教材的过程就是探究的过程,思考问题的过程就是训练的过程,解疑释惑的过程就是教学的过程。
本课需要理解的三个概念:城邦、贵族政治、债务奴隶制可以由教师直接提供给学生以节约学习时间,也可以让学生亲自检索查询以培塑研究习惯。
第一目 “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
教材从雅典的地理位置说起,暗示了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走向乃至社会政治特征的影响。《古代希腊》地图与教材正文文字相得益彰,形象直观,鲜明具体,便于学生记忆、理解和掌握。 随后教材介绍了荷马时代和雅典城邦国家雏形的形成情况,建议教师引入一些关于荷马和荷
马史诗的课外知识,以帮助学生理解“荷马时代”和“城邦”这两个相关历史概念。
接下来教材用两个自然段重点叙述了公元前8至公元前6世纪,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之间尖锐矛盾的成因、表现、演变和发展趋势。在政治上,贵族占据首席执政官等重要职位,把持作为决策机关、监察机关和审判机关的长老会议,架空作为权力机关的公民大会。在经济上,贵族通过高利贷、土地兼并等方式盘剥平民,以致平民无力还债成为“六一汉”,直至全家沦为债务奴隶。贵族在政治上的专横和经济上的压榨激起平民的反抗,导致雅典政局动荡不安。教材举出了公元前632年的雅典平民_,为统治者敲响了警钟。但是,统治政策的局部调整不可能缓和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化解雅典的政治危机必须进行真正的社会政治改革。建议教师利用教材上引用的一段[资料回放],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寻找事实,以史实解析材料,理解教材。比如,可以请学生举事实说明当时雅典是否“贫富不均的程度已甚为严重”?“这个城市到了真正危险的境地”是什么意思?“一个高压力量”指的是什么?造成“这种困扰”的原因除了“贫富不均”之外还有哪些因素?为什么说“似乎除了一个高压力量外,并无其他方式可以解决这种困扰”?后来历史的发展与这位历史学家的预言相一致吗?这样步步为营,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注释、引申和转义,有助于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生成能力,实际上也是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训练方法。这样的解析做得多了,学生就会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解题思路、阅读习惯、思维方式、探究心理等等,都会有所长进,举一反三的教学目的也才能真正达到。
第二目 “工商业的发展”
第三目 “首席执政官梭伦”
教材首先讲述了梭伦得以登上雅典政治舞台的一个重要契机──萨拉米斯岛问题。承接教材前面的叙述,雅典的社会动荡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雅典附近一些城邦在经济上和军事上赶上并超过雅典,以致梅加腊城邦占领了雅典出海门户萨拉米斯岛,这就沉重打击了雅典的海上贸易。雅典几次派兵去争夺,结果都失败了,而后,为压制民众的不满,_竟颁布了一条屈辱的法令;任何人都不得提议去争夺萨拉米斯岛,违者必处死刑。梭伦从文献资料、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等考证出萨拉米斯本应属雅典所有,他对_的这种懦弱行为深为不满,为了唤醒雅典人的爱国热情,同时避开不公正的法律的残酷制裁,他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佯装疯癫。于是“疯”了的梭伦经常出现在雅典的中心广场上。只见他脸色苍白,呼吸急促,双手不住地擂打着自己的胸部,招来许多围观的百姓。这时,他就会对着人群大声朗读他的诗篇:“啊,我们的萨拉米斯,她是多么美丽,又多么使我们留恋,让我们向萨拉米斯进军,我们要为收复这座海岛而战,我们要雪洗雅典人身上的奇耻大辱??”,在不明真相的人们的惊叹、惋惜声中,梭伦滔滔不绝地朗诵着,终于用激越的诗篇激起了雅典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尊严。禁令废除,战事再起。公元前600年左右,年约30岁的梭伦被任命为指挥官,统帅部队,一举夺回了萨拉米斯岛。赫赫军功使梭伦声望大增,成为雅典最负名气和影响的人物,也为他日后实现改革弊政的宿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并被授予“仲裁人”和“立法者”的权力,一场自上而下、除旧布新的社会改革开始了,雅典城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教学建议,教师可以首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萨拉米斯岛问题的来龙去脉,帮助学生形成萨拉米斯岛问题与梭伦登上雅典政治舞台有着重要关系的认识。然后充分挖掘教材《历史纵横》中提供的“疯诗人事件”的材料和有关梭伦的旁白介绍的教学价值,适当插入一些素材帮助学生尽量全面的了解这位首席执政官,以暗示学生人生际遇的复杂和成功来之不易的情感取向。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结合前文的学习,探究梭伦得以登上雅典政治舞台并建功立业的主观、客观条件,这对于陶冶学生人格情操和提升精神品位,树立实现人生价值要凭高远的理想、不懈的奋斗和抢抓机遇的价值观将起到感召示范、默识心通的作用。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一目的教学。为了帮助学生迅速完成记忆目标,教师首先板书关键词:雅典地理、荷马时代、贵族政治、平民_,然后请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分别予以简释。这种教学设计的思路是:经过学生这样的一看、一读、一说和教师一点评,学习者对于“雅典城邦兴起”的地理环境、历史时间、政治发展等都有所了解,既能强化记忆又能简化理解,操作简单,效果明显,是一种教少学多的选择。
关于“工商业的发展” 一目的教学。教材出示了三幅插图:《橄榄油出口》《古代雅典制作的陶瓶》《改革前的辩论》,展示了公元前8世纪以后雅典工商业发展与贵族政治专权现状之间显见的矛盾。教学时,教师可以此为线索组织学生分别扮演山地派、平原派、海岸派公民代表,以课堂小话剧的形式展开辩论,让学生在历史思想的碰撞和历史思维的联系中感受和把握地理环境、经济发展、阶级结构变动与政治格局、历史文明演进之间的辩证关系。随后教师总结,将三派主张对照列出,形成纲要图示,作为板书内容直观的呈现给学生,这样做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方便学生的深刻记忆和准确理解,并争取拓展学生知识视野,训练语言表达能力的效果。
关于“首席执政官梭伦”一目的教学。主要教学目标是探究梭伦得以登上雅典政治舞台一展身手并建功立业的主观和客观条件,以陶冶学生人格情操和提升精神品位,树立实现人生价值要凭高远的理想、不懈的奋斗和抢抓机遇的生命态度。教师可以萨拉米斯岛问题为线索,提出系列问题,萨拉米斯岛的地理位置有何特征?雅典丧失萨拉米斯岛的原因有哪些?丧失萨拉米斯岛对雅典将产生什么影响?围绕萨拉米斯岛问题,雅典发生过哪些重大事件?梭伦的政治命运与萨拉米斯岛问题有何关联?能否就此得出结论说“如果没有萨拉米斯岛问题,就不会有首席执政官梭伦,不会有梭伦改革”?这样有史有论,夹叙夹议,引导学生深化对梭伦人格命运的认识,把握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相统一的客观规律。最后,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集思广益,师生共同探讨:“梭伦得以登上雅典政治舞台一展身手并建功立业的主观和客观条件以及由此我得到的历史启发。”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本课的导入,教师可以做这样的谈话:
梭伦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他还是我们所了解的第一位雅典诗人,他在诗中解释了他的目标。他谈到“eunomia”或者说“好的政府”,他把这解释为平衡公民互相冲突的利益。后来的哲学家叔本华把它归纳为下面简单形式的道德规则:neminemlaede imo omnes,quantum potes,iuua!即:不要伤害任何人,但要尽力帮助所有人!
这节课我们就要一起来回顾探讨梭伦之前雅典城邦曾经充满危机的历史。
案例二 在学习“首席执政官梭伦”一目时,教师可以补充一些梭伦早期游历经商生涯的事实,介绍一些梭伦的诗篇诗句和趣闻逸事。
梭伦出身于贵族家庭,年轻时一面经商,一面游历,到过许多地方,漫游名胜古迹,考察社会风情,后被誉为古希腊“七贤”之一。梭伦在游历中写过许多诗篇,如“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受穷;但是,我们不愿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都在更换主人”。他还在诗中谴责、抨击贵族的贪婪、专横和残暴。这些诗篇为他赢得了“雅典第一位诗人”的美誉。梭伦早期的游历经商生涯,不仅丰富了他的知识和经验,而且使他了解了下层平民的疾苦,从而抛弃了贵族的骄矜,对他一生的改革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案例三 在结束课堂学习时,教师可以教材引言中提到的《研究的主要问题》为题,细化解析(参见本课《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部分),投影打出,要求学生做书面回答,作为笔记小结。
四、问题解答
高三历史说课稿范文 篇三
我们称古希腊是_政治的摇篮。古希腊语中_意思是人民掌握权力。今天的_通常是指与_相对立,少数服从多数的人民(或公民)当家作主的一种政治模式。_意味着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古代希腊_政治》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的第一课内容。是整个历史教材中的亮点之一,它带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本课内容主要讲述古希腊_政治在特定历史环境中产生、发展、辉煌及衰退的过程,给我们展示了一幅不同于中国古代_政体的另一幅灿烂的政治画卷,让我们去亲自感受西方的_政治制度在人类政治历史发展历程中地位和重要影响。
2.课标要求: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节内容作了这的要求: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_政治产生的条件。知道雅典_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_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3.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本课在整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这一课的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重要概念城邦、雅典_政治等
2)结合历史材料分析雅典_政治的特点。认识雅典_政治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为后世提供了一个最值得参照的政体形式,为人类文明中的政治组织形式的完善提供了一条可供选择的道路,并从历史发展的高度来理解_政治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3)分析雅典_政治与其地理环境和城邦制度的关系,懂得每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其国情、经济发展等因素相关。
过程与方法:
通过展示背景材料,生成问题,让学生运用归纳、对比、概括、探究等方法来感悟历史,即感知新知识——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体会历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地理环境对古代希腊_政治形成的影响;感受雅典_政治的辉煌及对后世产生的影响;理解希腊奴隶制度是把双刃剑的含义;体会人类文明的源远流长。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地理环境对希腊_政治的影响;伯利克里改革的内容、作用。
难点:雅典_政治的特点、实质;古希腊_政治的作用和影响
二、说学情
高一学生在初中学习九年级上册历史时已经对古希腊雅典城邦的_制度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由于初中阶段不重视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因此对相关内容的印象比较模糊,而且学生对政治文明的内涵还不甚明了,对古代西方的历史更是陌生,加上本课涉及内容繁多,知识比较深奥难懂,从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达到课标要求确有难度。因此我们应力求将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以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将知识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另外,本课涉及的_政治话题可能会使部分学生产生片面理解或是偏激言论,这时就需要我们的正确疏导,帮助他们形成健康向上的世界观。
三、说学法
新课程的设置,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主动探究式学习。
自主学习:在一定知识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思考、自我探索自我评价,形成有感情投入、有内在动力支持的有效自主学习的习惯。
合作学习:教师创造宽松、和谐、开放的课堂环境,学生共同探究本课问题,开展互助性学习,充分交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这种方法不仅能提高学习历史的效率,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高中历史说课稿
探究学习:怀疑是走向真理的第一步,带着质疑走进课堂,带着对历史的质疑走进生活,这样才能获取知识和技能,发展态度与情感。
四、说教法
1.以高中新课标为依据,主要围绕“示今通古”的宗旨,努力体现时代精神及素质教育思想。
2.备课活动依靠课标;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整合不同的课程资源;
3.遵循新教材中中外史合编体例的设计,即注意展示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把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有机联系起来进行考察;
4.遵循新教材编写原则,即注重历史演变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公_识及政治参与意识,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通过情境设置、角色扮演及撰写历史论文,给学生留下大量的学习与想像的空间
五、说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通过设置一系列的问题引发悬念:“你知道以下这些英语名词的最初来源吗?你知道这伟大的雕塑作品产生于何时何地吗?你知道以下这两位伟人诞生的地点吗?他们产生于同一块土地,同一个时代,他们一起演绎了那个时代的辉煌。那么,是什么造就了如此辉煌的文明?”让学生在对即将学习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教师发出召唤:让我们一起参观西方文明的摇篮,探寻西方文明之根……
2.问题探究
(1)总论:
指出古希腊罗马文明是欧洲文明之源,被称为“海洋文明”一句话概括本单元主要内容:文明表现:从政治文明看,古希腊的奴隶主_政治和古罗马的法律制度对世界文明贡献良多。
概念剖析:_政治的含义古希腊语中意思是人民掌握权力。今天的_通常是指与_相对立,少数服从多数的人民(或公民)当家作主的一种政治模式。_意味着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
(2)讲解_的形成过程:
首先多媒体展示古希腊地图,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并解释古希腊的地理位置。
资料引入:利用图片和文字立体的展示古代雅典_政治形成的进程: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奠定雅典_政治基础;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_政治;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主政,雅典_进入“黄金时代”。
(3)_政治的特点
情境创设:“设想一下,如果你是一名生活在伯利克里时代的30岁的雅典男性公民,你能享有哪些权利?为什么?”通过此题,培养学生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并强化学生对_政治内容的理解。
角色扮演:“如果你是一名报社记者,你的上司要求你写出一篇有关希腊_政治的内容、操作流程及评价的报道,你将会采访哪些人,提出哪些问题?去参观哪些地方?采访后你将会给你的报告拟一个怎么样的题目?如果你是被采访者,你又将如何回答提问,评价希腊_政治?”完成此题的要点是教师必须指给学生明确的操作程序,并作好示范,如教师分别示范记者与希腊公民,并在最后作好评价。设置此题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合理的想像能力、观察分析能力以及对历史现象辩证的评价能力,强化学生对雅典_政治的得失的认识。
最后,在已经充分了解_政治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归纳雅典_政治的特点,这样,结论显得水到渠成。
(4)评价_
通过对雅典公民享有充分的_的介绍及展示伯利克里的讲话、陶片放逐法,使学生认识到,雅典的_在统治阶级内部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层次,并促进了希腊人完整人格的形成。
通过伯利克里讲话、图片、文字分别讲述希腊人重责任感、渴求知识的民族性格,并请学生朗读有关雅典人生活的有关文字,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情逐渐升温,引发学生对_的充分认同及对雅典人重精神生活的无限神往。
问题设置:让学生思考雅典_政治对后世西方政治制度的重大影响。同时指出“_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认识_政治的必然性。
用书中的两段材料分析希腊_政治的特征和实质,分析其影响。
4.课堂小结
对本课内容进行概括性的总结
5.知能训练,运用迁移
体现一定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6.布置作业
撰写历史论文
首先布置论文范围、主题;其次进行举例;最后提供相关查阅资料的网址。
此题设置的目的,是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与概括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并深化学生对难点的理解。
高三历史说课稿最新范文五篇相关文章:
高三历史说课稿范文 篇四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制度。该制度经过秦汉、隋唐、宋元等阶段的不断发展,至明清时期达到顶峰。明代罢中书省、废丞相,内阁制为中央辅政机构;清代以内阁及军机处为中央辅政机构,协助皇帝处理军政要务。明清两代,以六部为中央政务部门,分理国政,直属皇帝。皇权兼并了相权,使皇权发展到顶端。本节课承接本单元的第2课_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第3课_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使_主义中央集权的脉络清晰地呈现在同学们的面前。同时明清时期_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使中国在政治上大大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揭示了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国家的一个原因,从而为学生以后学生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_的潮流》奠定了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废行省、设三司;废丞相,权分六部。
(2)识记清初政治制度的变化;军机处的设置。
(3)了解明朝内阁制度形成的经过极其发展。
(4)理解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
(5)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内阁、军机处,并结合具体历史背景和历史阶段特征加以分析、评价,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能力。
(6)从多角度分析明清_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和完备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7)掌握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极其对当时社会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过程与方法:
开展讨论、辩论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表达、探究等方面的能力;培养“论从史出”的历史学科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本课,认识到明清君主_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明清君主_的加强是造成中国近代落后和被侵略的原因之一,激发学生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明清加强君主_的措施
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加强君主_的影响
二、说学情
高中学生自身的知识、个性与社会性都比初中有了较为充分的发展,他们具有强烈的探究世界的动机,他们的分析能力、辩证思维也明显增强,而且获得比较丰富的学习策略。对于本课内容学生在初中历史学习时接触过,但对它的认识比较肤浅,大多停留在表层,没有形成系统、深刻的认识。
三、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应该充分利用历史学科蕴含丰富图片、史料资料的特点,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在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动态的、有机的整体。使学习过程成为“感知-理解-运用”的过程,更是掌握方法、积累经验、发展能力、生成情感的过程。
(二)学法
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激发学习的重要因素。在这一课的学习中,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以下两种学习方法:
一是观察学习法,充分运用材料作铺垫,引导学生主动地运用自己的观察力从各种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期望学生在运用历史材料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历史材料是认识历史的主要途径,培养从中提取有效信息与辨析历史材料的方法;培养“论从史出”,“以史实为依据”的历史学习习惯。
二是思辨学习法。通过提供相关知识背景,创设各种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情境,开展课堂讨论,形成互动的课堂氛围,在合作与交流中切实体验历史,深刻理解历史。
四、说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带领同学们回顾一下第2、3课学习的内容,因为第2课讲的是_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第3课讲的是_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对这两节课内容的复习将_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脉络完整的呈现在学生面前。接下来就通过对胡惟庸案的讲解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2.问题探究,突破重点、难点
导入新课后,通过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们展示一段朱元璋大肆杀戮功臣的资料,提示学生大肆杀戮功臣是朱元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之一,接着引导学生看课本提问他们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还采取了哪些措施,从而得出明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关于清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主要是引导学生回忆清宫戏中见到的一些现象,通过讨论来总结清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因为最近有关清代宫廷的电视剧比较多,学生们应该都接触过。这是难点“明清时期加强君主_措施”的解决方案。
难点“宰相制和内阁制区别”解决方案:史学家钱穆在其《国史大纲》曾指出:“(明朝)国家并未正式与阁臣以大权,阁臣之弄权者,皆不免以不光明手段得之。此乃“权臣”,非大臣。故虽如张居正之循名责实,起衰振弊,为明代有数能臣,而不能逃众议。”引导同学们认识到宰相是“大臣”,握有大权的阁臣只是“权臣”。然后通过课本P17“历史纵横”中张居正的案例来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宰相制下,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巩固。但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发生,但其权力并不来自于制度及其职位,而来自于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比如张居正当时是有皇太后的支持。一旦失宠,其地位便会一落千丈,张居正死后的下场可以证明这点。因此,尽管有人认为明代的首辅即变相重设的宰相,但其权力与前代宰相已不可同日而语,更谈不上制约皇权。”
难点“明清加强君主_的影响”解决方案:主要是通过对西方内阁和明清时期内阁的比较这一探究性问题来认同学们认识到:明朝的内阁是皇权_强化的产物,它加强君主的绝对权力,保证君主对全国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而西方近代的内阁是政治_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__。中国的内阁使得中国走向_、愚昧,而西方近代的内格使他们走向_、科学。从而引导同学们来总结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
3.课堂小结
在讲授完本节课的内容后,带领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做一个简单的回顾,力求本课内容当堂消化,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作个小结。
4.知能训练,运用迁移
体现一定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5.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