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梦学习网实用文档各类稿件内容页

银行工作会议演讲稿

2024-05-05 17:39:09各类稿件

银行工作会议演讲稿 篇1

各位领导:

您们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来开这次会议,我是xx银行的一名内退员工,虽然已经不在工作岗位,不能再做实际业务,但我依然用心的关注行里前进的点点滴滴。有什么想法时,也及时的找老领导沟通交流,毕竟不管走到哪里,我都是xx人。

我XX年我在支行内退,现已6年,内退后我从事了钢结构工程项目,我一直很关注xx银行的发展状况及发展形式,人人都知道xx银行的前身是莱芜市城市信用社,X年在归口管理基础上组建而成。以前,在莱芜金融界,xx银行是个典型的“小字辈”,无论从规模、效益、人员等各个方面看,xx银行都无法与其他银行相提并论,但是经过十几年的苦心经营,这个“小字辈”却实现了令人刮目相看的跨越式发展,创造出了惊人的不凡业绩:据我所知。全行资产总额由X年的4.66亿元发展到249亿元,各项存款余额达200亿元,占莱芜银行业第一位,xx银行的发展之所以能在短短的十多年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xx银行在膨胀发展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文化”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为企业发展注入了不竭的精神动力。在《金融时报》、看到xx银行授予“年度最佳中型城市商业银行”和“年度最佳风险控制中小银行”荣誉称号; 。我内退这几年我和各界的老板我认识了不少,认识后我尽量给他们做工作让他们到xx银行做业务,我记的有一次和香港豪德集团的领导吃饭问我在什么单位上班我就和他们讲了xx银行的发展,各项存款余额达200亿元,占莱芜银行业第一位,他们也介绍了豪德集团实力和发展,当时我就说,如果你们需要我们给你们服务就给我打电话我一定给你们服好务,过了几天他们主动和我约时间来谈银行业务的事情,愿意在我们xx银行开立账户,就这样我又增加了大客户。我心想这客户是个大客户一定和他处好关系。经过多次的交流我们的感情一次比一次增加。在孩子的问题上,我想众多的家长应该都和我的想法一样,只要孩子健康、向上、踏实工作,我们家长一定全力配合。如今的社会竞争激烈,我们要鼓励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我们家长更应当给予提示帮助和恰当的点拨。 虽然我现在不在银行上班但是我还是商行人,我女儿很荣幸的进入了xx银行,我还是尽可能引导她怎样拉存款和服务,一个银行客户再多,但是没有良好的服务是稳定不了客源的,服务无止境,想发设法给客户方便,只有这样做工作才能对我们xx银行信任,想完成存款任务就要拉几户大公司、大单位存款。个体工商户是主要客户,普通居民存款作为补充。我经常和我女儿说要和客户多沟通多介绍,并且要具备一定的风险识别以及服务理念,你要让客户认为你是服务他,而不是他在帮你的道理。要找准客户 . 一些资金量较大的客户更 在于服务,与客户交流,让客户认同 你的人品,只有客户接受 你以后,存款自然搞定。通常一个大客户的维护,远远超出了 你个人的能力。但是最困难的是后续维护,大客户的深度维护 是个很重要的课题。我相信在各位领导和各位同事共同努力下,xx银行一定又快又好发展,业绩一定蒸蒸日上 。

祝:xx银行做大做强!

谢谢大家!

银行工作会议演讲稿 篇2

同志们:

今天,我们市政府、银行和企业代表一起沟通交流,共商灾后重建发展措施。刚才,与会部门、银行、企业代表,特别是人行行长对上半年的工作做了很好的总结,找准了遇到潜在的困难,分析和展望了前景,并就推进政银企合作提出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必将对我们州的重建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今年以来,我市加快推进灾后重建发展,经济在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下继续回升。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同比增长 %;其中工业增加值 亿元,增长 %;固定投资完成 亿元,同比增长 %,高出全省 个百

分点;农牧业较好恢复发展,第一产业月均增长 %,同比上升 个百分点。金融部门适应经济发展形势的要求,积极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兼顾优势领域和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大信贷投放。上半年金融机构贷款增加 亿元,比 年还多 亿元,其中灾后重建贷款 亿元,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对你们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你们取得的显著成绩表示诚挚的祝贺!下面,我对今后的工作再提几点意见和希望。

一、结合重建发展落实货币政策,突出做好四项信贷服务

当前,我市面临突出的重建发展资金供需矛盾:一方面企业自有资金不足,靠自身难以解决重建发展资金缺口,另一方面,税源减少及税费的减免导致预算收入减少,和较大灾后预期重建支出,使财政资金收支矛盾加大。这个矛盾如不能很好解决,“灾后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就难以实现,而关键和重点均在今年。各金融机构要将“加快自身发展与履行社会责任”有机结合,积极主动做好特殊时期和领域的信贷工作,突出重点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一要做好重建项目的信贷服务。找准支持农房重建和加工业、旅游业重建等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全力支持产业恢复重建。二要做好“三农”的信贷服务。加大扶贫贴息贷款投放规模,大力支持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专业种养大户等协调发展。三要做好重大项目的信贷服务。要密切关注国家和省的重点投资和支持的项目和企业,加大对民生工程、区域协调发展的信贷支持,尽量满足公路、水电、电网改造等项目的信贷需求。四要做好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将新增贷款适度向中小企业倾斜,加强和改进面向中小和民营企业,特别是灾后重建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确保全年中小企业贷款增幅不低于全部贷款。

二、不断创新和加强金融产品,切实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我市金融在支持重建发展中,遇到一些客观实际问题。譬如区域经济发展与国家产业、行业和商业银行信贷政策、原则、授权规定不相适应,灾区个别企业恢复重建的信贷需求与各家金融机构的信贷政策不相适应,担保、抵押、评估、保险等信贷中介机构及其功能不完善,影响信贷资金的投放和金融需求的满足。对此,各金融机构要主动面对,在国家法规政策框架范围内、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增强金融服务工作的灵活性,不断探索和改进方法,创新金融工作和金融产品,着力满足不同层次和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要鼓励网点支行定位于服务社区、服务社区居民、服务社区小企业,主要开展零售业务。鼓励和支持银行业机构在“人员合格、成本可算、风险可控、信息披露充分”的原则下,自主开展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创新,围绕“三农”金融服务,大力推进抵押担保、服务方式等方面的创新,积极探索发展农村多种形式担保的信贷产品,切实解决农村贷款“担保难”问题。要牢固树立“服务永无止境,创新永不止步”的理念,以服务求生存,以服务占市场,以服务增效益,在创新服务举措、改进服务方式上狠下功夫。要加强对灾区分支机构的业务指导,开通绿色通道,简化贷款流程,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提高贷款发放速度,提升信贷服务质量,确保灾后重建和加快发展所需的各项贷款及时到位。要加快网点布局工作,按照统筹规划、科学合理的原则,根据震后城镇规划和产业布局,加快恢复受损网点,建设新网点,充分发挥金融支持我们州灾后重建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完善政银企长效合作机制,形成互动三赢的良好格局

当前,我市已初步构筑起政府、银行、企业相互信任、相互支持、互惠双赢、共谋发展的新型银政、银企关系,政银企之间的长效协调机制日趋完善,银企合作工作成绩显著,我们要进一步推进银企合作向纵深发展。全市企业要加强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银行政策取向是扶优限劣,企业只有不断提高加快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切实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坚守信用,才能达到银行信贷准入条件,得到银行的资金支持。同时,各级金融机构要强化市场意识,主动到一线了解实际情况,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前景较好的项目和企业,金融机构应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政府部门将积极做好牵线搭桥工作,尤其是经济主管部门要在帮助企业做好项目策划的同时,采取多种形式,有效疏通金融部门与企业的连接渠道,建立完善的银企沟通协调机制,通过搭建由人民银行牵头、政府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参与的协作平台,强化政银企信息沟通与工作衔接,建立起一种互信、互利、互助的良好合作关系,促进银企双方坦诚沟通,精诚合作,互惠双赢,共谋发展。

四、推进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搭建企业和政府的融资平台

完善和健全信用担保体系,是当前缓解我市中小企业和“三农”贷款难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市担保融资方面存在出资渠道单一、注册资金较少、担保能力弱、担保成本高、操作程序复杂等一系列问题,担保难仍然是制约企业融资的最大障碍。各级机构要创新思路、创新工作、创新手段,努力建设完善全州信用担保体系。要发挥州担保公司效能,及时扩充担保基金,拓展担保业务;积极创新贷款担保方式,合理确定贷款条件,支持我州重建发展,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开展信用贷款业务。开展“企业+协会+农户”、企业互助联保等多种形式的担保,增强企业和农户担保能力;设立灾后重建专项担保基金,对工商、旅游、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企业的恢复生产和重建,给予贷款担保。加强与国内知名担保公司的联系,努力吸引市外担保公司来我州建立分支机构,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的担保需求。人民银行加大应收帐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宣传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和企业开展应收账款质押业务。

五、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金融社会环境

金融生态概念的提出,让我们对金融改革和发展面临的问题和任务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们在发挥金融资源作用的同时,更应当注重对其赖以产生的金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以确保金融资源的可持续增长。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关键。信用环境作为金融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缓解银企不对称、有效管控区域金融风险、促进良好金融生态形成的关键所在。我市将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金融生态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和规范有序的社会信用秩序,在发展中谋求银行企业的双赢。政府部门要做信用建设的表率,加强自律,依法行政,加强信用宣传教育;企业要牢固树立诚信是企业生存之魂、经营成败之根的理念,自觉遵守市场经济的基本规范,努力成为诚实守信的市场主体。要利用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继续做好模范守信中小企业培育工作。扩大应收帐款质押融资业务的服务范围,缓解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同时,要严厉打击破坏金融秩序、骗取银行信贷的行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努力为金融安全稳定运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同志们,全市经济发展和恢复重建工作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已显现出良好发展的势头,但我们面临的压力依然存在,工作任务依然繁重。我们相信,只要政银企共同努力、密切配合,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全面落实好国家的货币金融政策,就一定能实现经济金融的良性互动、合作共赢,为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银行工作会议演讲稿 篇3

20xx年对我来说,是加强学习,克服困难,开拓业务,快速健康成长的一年,这一年对我的职业生涯的塑造意义重大。我从事代发工资岗也已整整一年,在领导的带领与指导下,我学到了很多业务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从中体会到的酸甜苦辣也是最深刻的。

领导在工作的各个方面都能够充分地信任我,大胆放手让我施展才能,从中我得到了很好地锻炼。柜台营销方面是我的弱点,但是领导仍然对我给予充分的鼓励,使我更加信心百倍地迎难而上,进而能够更有针对性的学习、改进,并不断进步。

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首先,在思想与工作上,我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民生银行的各项操作规程和各种制度文件并及时掌握,各位同事的敬业与真诚都时刻感染着我。在工作期间,我能够虚心向同事们请教,学到了很多书本以外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团队精神、沟通与协调的重要性,同时为自己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积累了一笔不小的财富。

在工作方面,我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我能够任劳任怨,不挑三拣四,认真落实领导分配的每一项工作与任务。日常我时时刻刻注意市场动态,在把握客观环境的前提下,研究客户,通过对客户的研究从而达到了解客户的业务需求,力争使每一位客户满意,通过自身的努力来维护好每一位客户。

其次,在技能方面,我个人也能够积极投入,训练自己,这一年中,我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工作状态,以一名合格的民生银行员工的标准严格的要求自己,立足本职工作,潜心钻研训练业务技能,使自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为民生银行事业发出一份光,一份热。

对我个人而言,点钞技能已经超额达标,但是加打传票和打字与熟练的同事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我利用一点一滴的时间加紧练习,因为我知道,作为储蓄岗位一线员工,我们更应该加强自己的业务技能水平,这样我们才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更好的为广大客户提供方便、快捷、准确的服务。

第三,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我能够及时地融入到民生银行这个大家庭中,积极面对工作,与大家团结协作,相互帮助。在实际工作中,无论从事哪个行业,哪个岗位,都离不开同事之间的配合,因为一滴水只有在大海中才能生存。只有不同部门之间、同事之间相互沟通、相互配合、团结一致,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创造出更多非凡的业绩。

第四,服务方面。银行做为服务行业,除了出售自己的有形产品外,更重要是出售其无形产品——服务,银行的各项经营目标需要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来实现,由此可见,服务是银行最基本的问题。做好银行服务工作、保护金融消费者利益,不仅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法定义务,也是培育客户忠诚度、提升银行声誉、增强综合竞争实力的需要。

每一天我都被同事们的微笑所感染,被同事们的满腔热情所打动,民生银行的服务处处体现着“客户第一”的理念。在民生银行工作过程中,逐渐地,我也明白了“以客户为中心”,是一切服务工作的本质要求,更是银行服务的宗旨,是经过激烈竞争洗礼后的理性选择,更是追求与客户共生共赢境界的现实要求。

银行就像生活,偶然发生的小插曲,客户轻轻的一声“谢谢”,燃起了心中的激情;客户不解的抱怨,需要的是耐心的讲解。激情让我对工作充满热情,耐心让我细心地对待工作,力求做好每一个小细节,精益求精,激情与耐心互补促进,才能碰撞出最美丽的火花,工作才能做到最好。

做好银行服务工作、取得客户的信任,很多人认为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过硬的专业素质是基础;细心、耐心、热心是关键。我认为,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仅有上述条件还不够,银行服务贵在“深入人心”,既要将服务的理念牢固树立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又要深入到客户内心世界中,真正把握客户的需求,而不是仅做表面文章。

我们经常提出要“用心服务”,讲的就是我们要贴近客户的思想,正确地理解客户的需求,客户没想到的我们要提前想到,用真心实意换取客户长期的理解和信任。现在社会日益进步,人们对银行服务形式上的提高不再满足,多摆几把椅子、增加一些糖果、微笑加站立服务,这些形式上的举措已被社会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而从根本上扭转服务意识,切实为不同的客户提供最有效、最优质、最需要的服务才是让“上帝”动心的关键。

“深入人心”一方面要求我们内心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而不能被动、机械地应付客户,要时刻把客户放在内心,要经常站在客户的角度来思考自身的表现。还要求我们及时、准确把握客户的内心真实需要,要能急客户之所急,想客户之所想。不同的客户需求心理不同,要深度挖掘、动态跟踪。

我们要区分客户、细分市场:对于普通客户形式上的服务提升就可能获得他们极大的认可,比如大堂经理的进门招呼,柜台人员的微笑和礼貌用语;对于VIP客人,则更多的要考虑如何为其缩短等待时间、节约交易成本和个性化服务及增值服务问题。为客户服务除了及时、准确、到位之外,还要能激发客户需求。

在时时处处把客户放在心中的同时,还不能忘记风险,在服务过程中,要严格把握适度原则,服务流程、手段一定要依法合规,防止过头服务。

最后,谈谈我的不足之处:由于岗位限制与个人因素,柜台营销是我的一个弱点。在领导的指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的个人营销技巧有所提高。俗话说得好:不要怕麻烦,就怕没人找麻烦。麻烦越多,朋友就越多;朋友越多,发展业务的机会才越多。因此,今后我会积极认真践行营销技巧,抓住每一个发展业务的机会,做好日常营销工作。

银行工作会议演讲稿 篇4

各位领导、同事,大家好:

今天,很高兴能参加这次座谈会,同大家见面和交流,非常感谢领导们给我们提供了这次的机会。首先,我叫aa来自m银行!。年12月1日是我正式进入m行的时间,转眼间四个月已经过去了。还记得当初,行招聘的场景,m每个人都是刚刚从大学毕业的青年人,怀揣着理想和抱负,经过层层选拔,最后所剩下的只有一百人,

如果说是我们选择了农发行倒不如说农发行选择了我们,当我得知我已经成为农发行一员的时候,我很自豪的对父亲说:“我找到了一份我终身热爱的事业”。记得培训结束的时候与m行签约的那一刻:“我在心中告诉自己,我不仅是找到了一份工作,更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事业,而且我要把它变成我一生追求的事业”。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因为我热爱它,并且决定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与之同行,共同奋进。记得在我报到的那一天,b行长语重心肠的对我们说:你们是m行的未来,也是m行的希望,m行的未来就会落在你们这些青年人的身上,要坐言起行,虚心的像老一辈学习,找到属于自己事业上的奋斗目标。这一刻,我体会到了作为一名领导人,他们只是希望我们这些新职工能够做一行,爱一行,能够从中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虽然这四个月来我不断的做同样的工作,每天“记账、理账、收收付付”但是每一个工作对我来说都是一个使命、一个新的起点,我从中学到了许多。我懂得作为一名综合柜员,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学会认真,从记账中我懂得了银行业记账的方式。记得刚开始上岗的时候我很迷惑,每一笔账我都不太明白,总是出现错误,我很矛盾,我到底是否适合这样反反复复的工作方式呢?后来得知,单位里的每个人都是从这种反复的记账开始学起,我找到了工作的起点,也找到了自信。我开始虚心学习,遇到不懂得就像老一辈求教,四个月的工作生活,让我体会到了m行从封闭运行到以效定贷;从单一的支持粮棉油流通领域到支持大农业;从手工记帐到单机版对公,再到全国数据大集中的综合业务系统;从手工联行往来到电子联行,再到实时到帐的电子汇兑;从纸质文件到电子公文。我很自豪,看到了m行的成长,同时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在m行的改革和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基层机构案件濒发的问题却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这些案件的发生,不仅给我行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其社会形象带来了不利影响。“4.29”事件的发生显现出我行的风险防范存在某些弊端,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见解:1首先,业务是靠人操作的,因此对业务人员的选择和配置是至关重要的。在扩大外需的同时要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形成一套执行能力强的内部管理机制。2其次,m行应该形成一套完善的法律制度。对于一些企业贷而不还的行为,以法律的手段来维护我行利益,让那些为骗取国家钱财的企业望而却步,让优质客户可以有足够的贷款。3最后,放贷业务流程繁琐,使符合条件的企业不会去选择我行。一笔贷款的发放,需要基层行搜集资 料,到市行下来调查,反反复复的评级工作,对于那些急需流动资金的企业来说无不是雪上加霜,失去了许多潜在的客户。

以上是我工作四个月以来对农发行的了解,我相信m行在全体员工不断努力下会更好。谢谢!

银行工作会议演讲稿 篇5

大家好。我是联合经研公司总经理,很荣幸能有机会与各位专家就中小客户问题进行交流。

在中小客户业务这件事情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目前咱们大多数银行还处于探索甚至是应付的阶段,我想这点大家应该不会反对吧?但即便是做应付,也要有个章法,也有个三六九等的问题,应付也有应付出成绩来的嘛!说到这可能我们有些同志就不同意了,说我们行就不是在应付,是真干。可真干就好吗?好难吧?对于中小企业,大家有个共识,就是中小企业资信比较差,开发没有效率,风险大,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所以才“雪拥蓝关马不前”,只能停留在宣传探索甚至有些应付的层面上。但不管是真做还是假做,我们都应该把前期准备工作做好。有些什么工作呢?下面我展开来说一下。

首先来说数据,咱们各家行可能都有一些数据,但是数据比较分散、比较孤立,这应该是申报的时候留下来的吧?另外,各行通过各种渠道也都搜集了一些数据。但做市场分析的话这些数据够用吗?至少是不好用吧?那什么数据有用呢?目前来说,至少应该想办法找一套完整、系统的数据吧?

有了数据就开始做分析了,大家都很熟悉的分析方法,主要是利用资产、销售收入、利润、负债这些指标来进行排名。但是用这种评先进的方法做贷款行不行呢?后来各家行都做了一些改进,我们也参与了其中的部分工作,主要是做财务数据分析,四个能力、12个指标,这么做有一定启发,但这种方法一是涉及到数据可不可靠的问题,二是即便数据可靠了也没有用,因为企业太小了,根本没有能力做抵押担保,解决不了信用缺失的问题。

那怎么突破这个瓶颈呢?

其实大家是做了很多有意尝试的。最初贵州工行就提出了从一般的行业分析、企业分析转变到业务突破口的选择和分析上。广东建行在这个事情上是比较善于思考的。隐型冠军法和产业集群的计算方法就是他们提出来的。深圳民生提的是类银行文件报告,就是要特别增加金融需求分析和金融服务方案。杭州商行提出过在行业细分的基础上,再在区域和规模层面进行二次细分。上海民生提出过从优势行业的上下游,也就是有业务关系的中小企业进行业务突破。北京民生则从资本关联入手进行中小企业客户选择。今天有咱们北京工行的同志在,北京工行提出过根据企业的成立年限和企业的资本性质来选择企业。这些努力都是好的。

把大家的发现和探索做个归纳,可以发现有个共同点,就是大家的努力都指向行业选择,就是力图在不识别、不改变企业单体信用状况的情况下,主要借助行业运行本身的能量和行业龙头的力量来减轻风险识别难、风险控制难、风险解决难和开发不经济等问题造成的压力,使效率和成本双赢。成功的关键在于批量开发,这样才能收到规模经济、利润覆盖风险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间,我们注意到银行都在探索减少审批环节,这是有一定合理成分的,但在企业数量很少的情况下,单纯减少审批环节,风险就会显得比较大)当然长期来说,像风控机制啊、担保机制、社会诚信文化建设啊什么的肯定也是需要的,但短期来说,最主要的还是刚才咱们说的这些。

行业选择完了之后,作为银行,要对选择的行业进行投贷,获取利息收入。所以我们要从这个角度对行业进行银行专有分析。比如说,是不是应该分析一下各个行业的利息收入情况怎么样呢?推而广之像贷款投放量、手续费收入、应收账款等情况是不是也应该分析出来呢?从这个角度来把握行业是不是和银行关系更近?至少来说也是不可或缺吧?

每个行业都是多种指标共存,比例不同形成类型,针对不同类型就应该是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属性,不同属性的行业要搭配不同的产品和模式,我们姑且把他命名为业务集合的概念。在知道了各个行业的利息收入、手续费收入之后,接下来,咱们有没有考虑过是从对公业务入手还是从国际业务入手?怎么区分业务的主从关系和搭配关系?这些问题都应该好好研究。

外部分析完了以后,就要结合行里的实际做计划。有了刚才说的这么几条,做计划应该有点意思了吧?以前的计划是怎么结合的呢?是用排版解决的,一是外部环境,二是内部情况,中间基本上没什么关系,写起来很难写。如果像现在这么做的话,你知道北京市各个行业的利息收入、客户类型和业务结构了,再结合自己丰富的从业经验,想没点心得,没点想法,想不做出计划来都难啊,这个时候做起来应该是“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如果说只有区域经济情况分析、区域行业排名、区域企业排名的话,能做什么呢?只能是把名单分给客户经理去做,什么产品类型啊、产品组合啊、产品方案啊什么的都很难准备好,策划、经验、组织什么都看不出来,客户经理就有点摸不着头脑了,不知道怎么做。

做到这,基本工作就都做完了。咱们做个总结的话,第一就是先拿数据,一有了数据就要结合银行的工作实际进行专有分析,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再做计划。这些都是基础工作。到这儿就可以开个叉了。

如果是宣传和探索,这么做深化了我们在探索阶段的研究深度,研究成果做出来了,也是一种进展,这个时候做经验总结肯定好,有特点,有内容,有新意,跟原来咱们做官样文章是不是就差别很大了?有共性和概括性

如果真做的话,前面说的这些就是基础和平台,但是不是有这些就够了呢?我们在这个基础上主要应该做什么工作呢?有一个行在做供应链金融的时候就提过一做模式,二做平台的概念,客户经理有了模式和平台的支撑,工作就比较容易发挥,因此上来说这个概念比较成功。而有的行在探索过程中间,对平台和模式的作用认识不是很充分,抓的不是特别紧,主要靠业务员自己的摸索来实现,由于缺乏(咱们在座的各位领导所能提供的)平台和模式的支撑,业务经理的发挥受到很大限制,结果怎么样呢?结果就是工作局面比较被动。从这里可以看出,平台和模式的问题,其实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这就好比当年共产党从农村走向城市后必须要面对的重大转变,中间有一个工作重心转移的问题。在这个时候,第一是要树立正确的思想,第二是要有组织,有安排,有人才。第三呢,咱们现有的人才肯定是不够的,说到这想到刘主席说的,一缺数据,二缺人才,今天咱们全到讨论到了。所以培训的作用就显得特别突出,特别是对团队各级主管的培训。

从刚才咱们说到的正反两方面的情况,大家可以看出总结模式和搭建平台是做中小客户业务的两个关键。那么这个模式和平台的问题怎么解决呢?个别同志可能还不知道怎么下手呢?我们想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经验。当时我们和西部某行讨论的结果是:主要的突破方向除了传统对公业务外,第一是从三农问题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借助公司加农户的方式,做好中小企业信贷;第二是为了推动政府成为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做好贸易融资业务,让该行成为银行系统在西部开发中的标杆;第三是作为向地方政府要好处的理由,通过改善地区金融生态和环境来体现地方政绩,主要是做好品牌和政府关系。第四是借助对口支援关系,以非业务往来为契机,创造业务机会,同时密切银行与两地政府的关系,对总行也有一个向心的呼应作用。这个模式产生的基础除了一般策划的原理,比如说:创新原理、人文原理和造势原理等之外,就是我们提出的“向心理论”与“共振原理”。我们的主要是让银行以政府为中心、做好政府配套工作策划,以总行为中心、做好总行配套工作策划,以领导为中心、做好领导配套工作策划,还有就是以自身资源为中心,做好对自身资源的策划,最终要实现的就是银行在这几个中心下产生的业务上的共振。大家可以想想,按照这个模式搞的话是不是就能实现一种多赢与长效的工作局面?

如果说大家对平台和模式的问题认同,马上就有一个问题,单靠银行自己的力量目前来看好像还不太够,好像条件还不太充分。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整合各种力量来实现这个模式和平台呢?我们觉得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来说,就是要立足本行,按照“向心”的思路,确定几个备选方案,对行内对应的“人脉”资源进行仔细的梳理和分工,根据第一阶段的联系情况,找到突破口。重点是探索推进模式与搭建运作平台。

第二是积极动员总行力量。动员总行力量的好处:一是有效,总行资源丰富,效果是不言而喻的;二是有利,总行的参与能让总行加强对分行的关注,自然而然地会给与更多支持,比如说特殊优待政策、额外的资金额度和新产品支持等。这对分行未来的发展将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第三,既然集团开发、批量开发是做好中小客户业务的关键,我们就应该积极利用好有相关资源的中介机构为银行出谋划策,比如说像我们公司。

工经联本身就是协会的协会,在全国各地都有分支机构,在咱们银行需要进行如行业、市场、产品、技术和企业等方面培训的时候,都可以发挥工经联的优势。同时在批量客户的组织和推介方面工经联也具有一定的优势。这是一。

二来呢,因为历史的原因,工经联和各地经贸委、国资委有着密切的联系与合作,这些机构在组织当地企业上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第三是咱们全国政协的副主席徐匡迪同志兼任工经联的会长和工程院的院长,工经联和工程院的配合也比较方便,如果银行需要工程技术方面的培训、咨询、论证、评估,我们可以帮忙联系。

第四我们和金融时报以及新华社等新闻媒体都有很好的合作基础,大家都知道,金融时报跟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关系都比较密切。如果需要的话我们可以加强沟通。

以上是我们对大家在中小业务上经验上的一个简要总结,详细的材料都在我们给大家准备的光盘里,我刚才讲的就算是抛砖引玉吧,下面,还是欢迎大家发表高见。

谢谢。

银行工作会议演讲稿 篇6

大家好。我是联合经研公司总经理,很荣幸能有机会与各位专家就中小客户问题进行交流。

在中小客户业务这件事情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目前咱们大多数银行还处于探索甚至是应付的阶段,我想这点大家应该不会反对吧?但即便是做应付,也要有个章法,也有个三六九等的问题,应付也有应付出成绩来的嘛!说到这可能我们有些同志就不同意了,说我们行就不是在应付,是真干。可真干就好吗?好难吧?对于中小企业,大家有个共识,就是中小企业资信比较差,开发没有效率,风险大,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所以才“雪拥蓝关马不前”,只能停留在宣传探索甚至有些应付的层面上。但不管是真做还是假做,我们都应该把前期准备工作做好。有些什么工作呢?下面我展开来说一下。

首先来说数据,咱们各家行可能都有一些数据,但是数据比较分散、比较孤立,这应该是申报的时候留下来的吧?另外,各行通过各种渠道也都搜集了一些数据。但做市场分析的话这些数据够用吗?至少是不好用吧?那什么数据有用呢?目前来说,至少应该想办法找一套完整、系统的数据吧?

有了数据就开始做分析了,大家都很熟悉的分析方法,主要是利用资产、销售收入、利润、负债这些指标来进行排名。但是用这种评先进的方法做贷款行不行呢?后来各家行都做了一些改进,我们也参与了其中的部分工作,主要是做财务数据分析,四个能力、12个指标,这么做有一定启发,但这种方法一是涉及到数据可不可靠的问题,二是即便数据可靠了也没有用,因为企业太小了,根本没有能力做抵押担保,解决不了信用缺失的问题。

那怎么突破这个瓶颈呢?

其实大家是做了很多有意尝试的。最初贵州工行就提出了从一般的行业分析、企业分析转变到业务突破口的选择和分析上。广东建行在这个事情上是比较善于思考的。隐型冠军法和产业集群的计算方法就是他们提出来的。深圳民生提的是类银行文件报告,就是要特别增加金融需求分析和金融服务方案。杭州商行提出过在行业细分的基础上,再在区域和规模层面进行二次细分。上海民生提出过从优势行业的上下游,也就是有业务关系的中小企业进行业务突破。北京民生则从资本关联入手进行中小企业客户选择。今天有咱们北京工行的同志在,北京工行提出过根据企业的成立年限和企业的资本性质来选择企业。这些努力都是好的。

把大家的发现和探索做个归纳,可以发现有个共同点,就是大家的努力都指向行业选择,就是力图在不识别、不改变企业单体信用状况的情况下,主要借助行业运行本身的能量和行业龙头的力量来减轻风险识别难、风险控制难、风险解决难和开发不经济等问题造成的压力,使效率和成本双赢。成功的关键在于批量开发,这样才能收到规模经济、利润覆盖风险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间,我们注意到银行都在探索减少审批环节,这是有一定合理成分的,但在企业数量很少的情况下,单纯减少审批环节,风险就会显得比较大)当然长期来说,像风控机制啊、担保机制、社会诚信文化建设啊什么的肯定也是需要的,但短期来说,最主要的还是刚才咱们说的这些。

行业选择完了之后,作为银行,要对选择的行业进行投贷,获取利息收入。所以我们要从这个角度对行业进行银行专有分析。比如说,是不是应该分析一下各个行业的利息收入情况怎么样呢?推而广之像贷款投放量、手续费收入、应收账款等情况是不是也应该分析出来呢?从这个角度来把握行业是不是和银行关系更近?至少来说也是不可或缺吧?

每个行业都是多种指标共存,比例不同形成类型,针对不同类型就应该是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属性,不同属性的行业要搭配不同的产品和模式,我们姑且把他命名为业务集合的概念。在知道了各个行业的利息收入、手续费收入之后,接下来,咱们有没有考虑过是从对公业务入手还是从国际业务入手?怎么区分业务的主从关系和搭配关系?这些问题都应该好好研究。

外部分析完了以后,就要结合行里的实际做计划。有了刚才说的这么几条,做计划应该有点意思了吧?以前的计划是怎么结合的呢?是用排版解决的,一是外部环境,二是内部情况,中间基本上没什么关系,写起来很难写。如果像现在这么做的话,你知道北京市各个行业的利息收入、客户类型和业务结构了,再结合自己丰富的从业经验,想没点心得,没点想法,想不做出计划来都难啊,这个时候做起来应该是“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如果说只有区域经济情况分析、区域行业排名、区域企业排名的话,能做什么呢?只能是把名单分给客户经理去做,什么产品类型啊、产品组合啊、产品方案啊什么的都很难准备好,策划、经验、组织什么都看不出来,客户经理就有点摸不着头脑了,不知道怎么做。

做到这,基本工作就都做完了。咱们做个总结的话,第一就是先拿数据,一有了数据就要结合银行的工作实际进行专有分析,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再做计划。这些都是基础工作。到这儿就可以开个叉了。

如果是宣传和探索,这么做深化了我们在探索阶段的研究深度,研究成果做出来了,也是一种进展,这个时候做经验总结肯定好,有特点,有内容,有新意,跟原来咱们做官样文章是不是就差别很大了?有共性和概括性

如果真做的话,前面说的这些就是基础和平台,但是不是有这些就够了呢?我们在这个基础上主要应该做什么工作呢?有一个行在做供应链金融的时候就提过一做模式,二做平台的概念,客户经理有了模式和平台的支撑,工作就比较容易发挥,因此上来说这个概念比较成功。而有的行在探索过程中间,对平台和模式的作用认识不是很充分,抓的不是特别紧,主要靠业务员自己的摸索来实现,由于缺乏(咱们在座的各位领导所能提供的)平台和模式的支撑,业务经理的发挥受到很大限制,结果怎么样呢?结果就是工作局面比较被动。从这里可以看出,平台和模式的问题,其实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这就好比当年共产党从农村走向城市后必须要面对的重大转变,中间有一个工作重心转移的问题。在这个时候,第一是要树立正确的思想,第二是要有组织,有安排,有人才。第三呢,咱们现有的人才肯定是不够的,说到这想到刘主席说的,一缺数据,二缺人才,今天咱们全到讨论到了。所以培训的作用就显得特别突出,特别是对团队各级主管的培训。

从刚才咱们说到的正反两方面的情况,大家可以看出总结模式和搭建平台是做中小客户业务的两个关键。那么这个模式和平台的问题怎么解决呢?个别同志可能还不知道怎么下手呢?我们想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经验。当时我们和西部某行讨论的结果是:主要的突破方向除了传统对公业务外,第一是从三农问题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借助公司加农户的方式,做好中小企业信贷;第二是为了推动政府成为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做好贸易融资业务,让该行成为银行系统在西部开发中的标杆;第三是作为向地方政府要好处的理由,通过改善地区金融生态和环境来体现地方政绩,主要是做好品牌和政府关系。第四是借助对口支援关系,以非业务往来为契机,创造业务机会,同时密切银行与两地政府的关系,对总行也有一个向心的呼应作用。这个模式产生的基础除了一般策划的原理,比如说:创新原理、人文原理和造势原理等之外,就是我们提出的“向心理论”与“共振原理”。我们的策划方案主要是让银行以政府为中心、做好政府配套工作策划,以总行为中心、做好总行配套工作策划,以领导为中心、做好领导配套工作策划,还有就是以自身资源为中心,做好对自身资源的策划,最终要实现的就是银行在这几个中心下产生的业务上的共振。大家可以想想,按照这个模式搞的话是不是就能实现一种多赢与长效的工作局面?

如果说大家对平台和模式的问题认同,马上就有一个问题,单靠银行自己的力量目前来看好像还不太够,好像条件还不太充分。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整合各种力量来实现这个模式和平台呢?我们觉得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来说,就是要立足本行,按照“向心”的思路,确定几个备选方案,对行内对应的“人脉”资源进行仔细的梳理和分工,根据第一阶段的联系情况,找到突破口。重点是探索推进模式与搭建运作平台。

第二是积极动员总行力量。动员总行力量的好处:一是有效,总行资源丰富,效果是不言而喻的;二是有利,总行的参与能让总行加强对分行的关注,自然而然地会给与更多支持,比如说特殊优待政策、额外的资金额度和新产品支持等。这对分行未来的发展将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第三,既然集团开发、批量开发是做好中小客户业务的关键,我们就应该积极利用好有相关资源的中介机构为银行出谋划策,比如说像我们公司。

工经联本身就是协会的协会,在全国各地都有分支机构,在咱们银行需要进行如行业、市场、产品、技术和企业等方面培训的时候,都可以发挥工经联的优势。同时在批量客户的组织和推介方面工经联也具有一定的优势。这是一。

二来呢,因为历史的原因,工经联和各地经贸委、国资委有着密切的联系与合作,这些机构在组织当地企业上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第三是咱们全国政协的副主席徐匡迪同志兼任工经联的会长和工程院的院长,工经联和工程院的配合也比较方便,如果银行需要工程技术方面的培训、咨询、论证、评估,我们可以帮忙联系。

第四我们和金融时报以及新华社等新闻媒体都有很好的合作基础,大家都知道,金融时报跟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关系都比较密切。如果需要的话我们可以加强沟通。

以上是我们对大家在中小业务上经验上的一个简要总结,详细的材料都在我们给大家准备的光盘里,我刚才讲的就算是抛砖引玉吧,下面,还是欢迎大家发表高见。

谢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