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梦学习网知识大全百科知识内容页

什么是信息焦虑?为什么现代人会产生信息焦虑?

2023-04-05 23:54:32百科知识

对信息的处理要做到这一原则: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只有自己感兴趣的、关注的、需要的,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同样,只有能够被自己用起来,在应用中重新审视、优化、完善,才算是完成了信息的使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原因大全,一起来看看吧!

这套法则,治好你的信息焦虑

文/Lachel

在这个时代,最困扰我们的问题,不是信息匮乏,而是信息过载。

想一想你每天的生活:

打开任何APP、网站,总会有铺天盖地的「猜你喜欢」「智能推荐」「大家也在看」;

刷一下朋友圈,常常就停不下手,直到最后一条才罢休;

更不用说主动搜索信息时,一个个链接点进去,转眼间打开几十个标签,看了半天才惊觉时间流逝……

一切互联网产品都在做一件事:用大量的碎片信息,不断地「冲刷」你的神经,让你不断产生新鲜感和愉悦感。

它们想尽办法把你留住,目的就是为了你的时间和注意力。

那么,如何避免陷入这些信息黑洞之中呢?

很多人问我:你一直强调碎片化学习的危害,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要避开所有碎片化信息,完全靠读书来学习?

当然不是。

这其实是一个广泛的误解:碎片化学习,并不等于碎片化信息。

后者是信息的属性,前者是学习的态度。

简单来说:前面提到的例子,都属于碎片化信息,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没有价值 —— 比起读书,它们或许不够深入,但更加多元、即时和丰富。

在这个社会中,信息即竞争力。对它们善加利用,会带来巨大的竞争优势。

重点是什么呢?是看你如何吸收和利用它们:是零碎、无序、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还是始终知道「我想要什么」,用一根主线,将它们串联起来,纳入自己的体系。

这才是最重要的。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这些信息,发挥它们的价值呢?

今天,分享一个我自己管理信息的方法 —— 「431法则」,希望对你有用。

如前文所述,我们每一天,都处在大量信息的包围中。

光是「接触」这些信息,都可能令你应接不暇,更别说吸收、储存、应用了 —— 你甚至也许连「我该专注什么」都很难做到。

所以,最关键的,就是对信息进行分类,再依据不同分类,进行针对性的管理。

我会依照两个维度,兴趣和系统性,把信息分成 4 类:

1)噪音

不感兴趣又零碎的信息,我称为「噪音」。

这些「噪音」包括什么呢?热点事件,时事评论,社交动态,明星动向,以及各种来源不明、道听途说的资讯……也就是充斥在我们朋友圈、微博、各类新闻APP,以及日常聊天的内容。

这类信息价值最小,但占比却最大。日常生活中,超过70%的信息,几乎都属于「噪音」。

对于这些信息,我的处理方式是什么呢?

不看。

我基本不看新闻,也不关注任何热点。原因很简单:真正重要的资讯,我早晚也会知道,不急在一时。有这些时间,用来关注我更感兴趣的内容,岂不是更有意义?

我们的注意力和认知资源是极其有限的,如果都被这些「噪音」所占据,哪还有多余的空间留给真正重要的思考?

很多人经常会觉得累、感到信息过载,其实,最大的原因,就在于无法舍弃这些「噪音」,大脑被它们填满,乃至于无法处理其他信息,思考其他事情。

所以,信息管理的第一步,就是学会「舍弃」,筛出这些噪音,避免它们干扰你的大脑。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面对两个敌人,一个叫「以后用得着」,另一个叫「大家都在谈」。

其实,想一想就明白,你囤积起来的信息,日后真正派上用场的,有多少?这些跟你生活毫无关联,又不成体系的零碎信息,过了一段时间,你能再找到它们都已经不容易,更何况用起来。

有多少东西就在「可能会有用」「以后用得到」的自我安慰中,被尘封起来,悄然消耗着你的掌控力和生活空间?

后者也是一样的。

依赖「谈资」企图融入圈子,跟上某种「潮流」,其实是一个伪需求。你能否真正为一个圈子接受,在于你能够为他们提供什么价值,而不在于日常聊天和交际之中。

踏踏实实把事情做好,让别人得以依赖你,比「有话可说」重要得多。

2)资料

我在日常的阅读和学习过程中,会有许多副产品。

什么副产品呢?对我来说,主要是这三类:

案例:某某名人的故事,某某公司的案例,某某心理学实验……诸如此类。不在我的关注范围内,但非常系统详实,很难得。

经验:一些「How to」类的内容,比如旅行攻略,操作指南,工具应用……短时间内用不着,但确实有用的东西。

文档:别人整理出来、关于某个知识领域的文档。最典型的就是行业和调研报告。兴趣不大,但如果自己去整理,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

这些信息的共同点是:短时间内对我没什么用,但它们本身经过整理,非常系统详实。如果当作噪音,一起筛掉的话,未免有点可惜。

像这一类低兴趣、高系统性的信息,我称之为「资料」。

如何处理「资料」呢?我的做法是:不保存资料本身 —— 因为这样成本太高,而是用「关键词 + 钩子」的形式,将它们储存起来。

关键词描述了「资料」的内容、价值和可能的用处,钩子则告诉了我:当我需要的时候,能够去哪里找到它们。

如果是在网上看到的资料,我会在笔记里新开一页,简单写下几个关键词,再留下链接,简单写上操作指引。

在书里看到的内容,就新开一页笔记,写上哪本书、多少页。后面用到时在电子书里查找即可。

如果是实体内容,比如纸质书、杂志,就拍照,丢到电脑里,用文件夹或Onenote储存起来,记下详细链接。

这样,当需要的时候,在笔记工具里搜索关键词,就能看到对这些资料的描述。下一步,再按图索骥,一步步去找到它们即可。

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不断「往上溯源」,找到资料的原始出处,不断拓展自己的信息库。

比如,在书里看到一个案例,我不会单单把它记下来,而是会去看它的参考文献(如果有的话),去寻找:作者是从哪里得到这个案例的?是来自自己的一手走访,还是从别处得到再加工?

同样,在网上看到一个报告、图表,我不会单单把它记下来,而是去找它的出处(通常会有标注),或者用搜图的方法,找到这份图表的原始出处,自己试一遍整个流程。

这样一来,就可以把单纯的「记录资料」,变成「拓展渠道」,不断提高自己搜集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3. 想法

这是重头戏,也是除了「噪音」之外,每天接触最多的信息。

那些我感兴趣、同时又不成体系的零碎信息,我把它们称为「想法」。

为什么叫「想法」而非「数据」「资讯」呢?很简单:任何一条数据,只要是我感兴趣的,我一定不会停留在「记录」,而是会让思维参与进来。

最终它所呈现出来的,很多时候都不是它原本的样貌,而是经过思维交互、扩充、改写之后的样子。

举个例子:

当我读到某个感兴趣的数据时,我不会停留在「记住」,而是会问自己:

这个数据意味着什么?为了得到结果,我还需要什么数据?我可以从哪里获得这些数据?

简而言之,我所记录下来的,不是这个数据本身,而是我的思考过程,以及从数据中解读出来的可能性。

同样,如果你翻阅我的读书笔记,会发现:这些笔记基本跟书里的内容没有关系,绝大多数都是我的思考和发挥。

比如,前几天,读某位设计师的访谈,读到一个观点,我觉得很有意思 —— 这时,我就会去思考:

它跟哪些知识点能联系起来?我可以如何在生活中应用它?我可以把它用到什么文章里?

记在我的笔记里的,是后者,而非这个观点本身。

简而言之,最重要的是,不断把自己的视角拔高,从更高的层次去审视信息:它的来龙去脉是什么?它意味着什么?它能推出什么?它能起到什么作用?等等。

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它们真正的价值。

4. 方法

最后是第四部分:感兴趣,又系统的信息,我将其称为「方法」。

这类信息,基本有两种。

第一种,是可以直接操作、践行的方法,比如某个软件的应用,某个思维模型和框架,某个有效的技巧,等等。

这类信息,能碰见的机会不多。一旦发现,我会安排时间应用起来,再观察整个过程,记下疑问和可以优化的地方,不断反馈和迭代。

反复多次重复,直到能熟练应用,就能将这个「方法」内化,变成自己的技能。

第二种,是从「想法」升华,转变成项目和任务。这也是一种「方法」。

这一种,需要跟「资料」联合,用主题将它们统摄起来。

举个例子:在网上看到泰国的一个景点,特别感兴趣,我就会把它记下来,然后看看自己的日程安排,考虑:是否在今年安排一次旅游?

这时,它是一个「想法」。

如果决定出行,我就会在笔记软件里,搜索「泰国」「旅行」等关键词,找到之前积攒下来的大量「资料」 —— 包括别人的游记、攻略,参观路线,推荐的酒店和餐馆,以及出行时要注意的各种 Tips、带上飞机的物品……诸如此类。

接下来,再新开一页笔记,把这些资料整理好,梳理出整个行程安排:带什么,去哪里,如何准备,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细节,等等。

这时,它就从「想法」,上升、转变成了「方法」。

那么,当我准备出行时,只要打开笔记工具,聚焦到这一页,就能掌控整个行程的所有注意事项,避免任何遗漏和疏忽。

不仅如此,这份笔记,还能成为我的经验,分享给朋友,成为他规划旅行的「资料」。同样,我自己下次旅行时,也能通过检视、回顾这份笔记,优化整个旅行安排。

当然,未必一定是「旅行」这么大的主题,日常生活中,大量的事项,其实都可以转化成「方法」,对它们进行落实和践行。

比如:

从一个数据出发,去推论和思考行业趋势;从一个观点出发,去写出一篇文章,论证某个论点;从一个技巧出发,去引申、补充成一个方法论,优化自己的工作流程;从一个模型出发,在生活中创造各种问题、机会,将这个模型落地实践,再找到问题点、疑难点,去请教别人、搜寻资料,完善对这个模型的掌握;……

这些,都可以是一种「方法」。

它是「资料」和「想法」最终的归宿,也是将笔记和知识真正用起来的途径。

前面讲的,是对日常信息的 4 种分类。

那么,分完类之后,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处理信息呢?

在管理信息时,又有哪些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呢?

我将它们总结为下面 3 种。

1)联想

你会发现,无论是针对「想法」的发散思维、扩充和完善,以及针对「方法」的主题整理,最核心的就是一点:联想。

也就是,将单条信息,跟其他相关信息挂钩。

很多时候,单条信息本身看不出任何东西,但当大量的相关信息聚集起来,就会构建出新的信息 —— 趋势,结论,创意,等等。

这其实就是系统论中的「涌现」:大量局部组合起来,可以涌现出整体。整体大于各个局部之和。

这种不断将散落的点,联结起来,构建成网络,不断赋予它们整体性的过程,其实就是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实现突破和跃迁的过程。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认知升级」。

那么,如何更好地进行联想呢?

第一种方法,是自上而下,思考:我手头上有什么,还需要什么东西?

这就需要积累大量的思维模型和思维框架,时时刻刻把手上的资料和想法,放到框架中去审视,进而去思考:我还需要什么信息?如何才能获取这些信息?不断地去补完这个框架。

第二种方法,就是自下而上。通过关键词和标签的形式,为每一条资料、想法做好储备,待到机会合适的时候,将它们串联起来,同主题进行统摄,构筑成「方法」。

关键词前面已经讲过。什么是标签?标签可以理解为「更大的关键词」,通常是一个项目 —— 比如智识训练营、深度成长营,等等。我会把所有跟它们相关的信息,都打上对应的标签,再定期进行整理、思考、分析,将这些零碎的信息整合起来,思考如何应用到项目中。

简而言之:关键词是多元的,不确定的,细分的;标签是确定的,项目的,高层次的。

通过「联想」,不断地让信息流动起来,这才能发挥信息的价值。

2)假设

可能有朋友会问:很多时候,手上的信息未必完整,也未必能从中看出什么,应该怎么办?

这时,就需要进行「假设」。

假设是研究型学习最好的方法,也是将「描述」和「意义」连接起来的本质。你不知道这些信息有什么意义、意味着什么,怎么办?不妨试试大胆作出假设,再围绕假设去搜索信息,来检验你的假设。

为什么很多人读了大量的书,但仍然提不出自己的看法?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他们只是在被动「输入」,没有真正把输入转变成为输出,把学到的东西跟实际联系起来。

这中间的桥梁,其实就是「假设」。

举个例子:很多书都会告诉你「原理」「规律」「效应」,那么,当你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某种现象,能否大胆作出假设:这种现象跟某种原理有关?再围绕这个假设,进一步搜集资料,进行调研,来检验它的正确性。

如果经过检验,这个假设站得住脚,那么,你所学到的知识,就真正派上了用场,而不是囤积起来的无用信息。

当然,我们不是专业的研究人员,没法获得精确、充足的一手数据,很多时候,只能依靠各种事实以及解读,来推理、论证出我们的「假设」,它们更多是对二三四手信息的综合分析,而非新知识的创造。

但即使如此,也比单方向的输入,要好得多。

3)搜索

最后一种方法,就是化被动为主动,去搜索我们需要的信息。

无论是将「联想」上的拼图补完,还是进一步检验和确认「假设」,搜索,都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能力。

关于搜索,大家基本都理解,不多说了。分享几个注意点吧:

(1)多关键词,交叉搜索。用单一的关键词往往很难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这时,不妨多试试一些关键词,间接描述要搜索的对象,从一些周边的线索入手,去逼近搜索结果。

(2)专业平台「搜索」并不意味着只能用搜索引擎,更多的时候,利用专业平台,能更有效地抵达目标。比如 Google 学术、报告库、线上图书馆、各类行业数据库……诸如此类。平时多积累一些信息库,用的时候会更高效。

(3)英语还是那句话,中文信息网络上,存在巨大的「结构洞」。很多东西用英文搜索,能得到更权威、更有效的结果。

最后,就是信息管理的基本原则。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那句话: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只有自己感兴趣的、关注的、需要的,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同样,只有能够被自己用起来,在应用中重新审视、优化、完善,才算是完成了信息的使命。

做不到这两点的话,信息对于你而言,只是无意义的囤积而已。

再次复习一下「431法则」:

4 个分类:噪音,资料,想法,方法。3 种策略:联想,假设,搜索。1 条原则: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希望这套方法,能够帮助你,在纷繁复杂的信息爆炸时代,让头脑更清醒,把信息真正用起来。

在不可控的时代里,让一切更可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