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梦学习网知识大全常识大全内容页

寒露节气如何养生呢

2023-03-28 11:33:08常识大全

如果说“白露”是炎热向凉爽的过渡,“寒露”则是凉爽向寒冷的转折。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寒露是什么节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来欣赏一下吧。

寒露节气如何养生

1、足部保暖

常言道:“寒露脚不露。” 因为寒露过后是真正的冷了,并没有初秋的燥热,喜欢穿凉鞋的菇凉们可就要注意了,夏季穿的凉鞋就要收起来了,毕竟足部保暖是很重要的,小心“寒从足生”。

睡前可以采用热水泡脚,不仅可以防止凉气入体,还能使足部的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足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发生,缓解疲劳。

2、适时添衣

寒露过后不要再穿夏季的凉爽衣物了,应该适时添衣,尤其是老人、儿童和身体体质较弱的人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渐增添衣服。

当然换季衣服也不宜添得太快,最好厚薄搭配,以保暖为主,“不穿单衣”也是寒露养生的重要一点。寒露时节,在起居上,更要合理安排。

3、早睡早起

寒露过后,你会发现人体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此时人们要注意保养阳气,所以在日常起居上要适当调整。秋季白天越来越短,夜晚也越来 越长,专家说,早睡可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因此秋季寒露养生就要做到“早睡早起”。为避免血栓的形成,应该顺应节气,分时调养,确保健康。

4、朝盐晚蜜

秋季秋燥是总是避免不了的,最好的饮食办法就是:“朝朝盐水,晚晚蜜汤”。秋季皮肤容易干燥,光喝水也不能缓解皮肤脱屑,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呢?在白开水中加入少许食盐,这种方法,与补充生理盐水是一个道理,可以缓解皮肤干燥问题。

白天喝淡盐水,晚上最好喝点蜂蜜水,这也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在秋天经常服用蜂蜜,还可以起到润肺、养肺的作用。因此,当秋天来临之际,最好“晨饮淡盐水、晚喝蜂蜜水”,以保身体健康!

5、养阴防燥

寒露后,雨水渐少,天气会比较干燥,昼热夜凉。许多人会相继出现中医上所悦的“凉燥”症状,即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寒露时节的“燥”跟秋分不一样,寒露养生最主要的是预防“凉燥”,从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方面入手。

饮食防燥是最有效的,饮食上避免辛辣、熏烤食物,可以多食用芝麻、银耳、萝卜、莲藕、百合等具有滋阴润燥功效的食物。水果推荐秋梨、荸荠、香蕉等。

6、适当养胃

秋季天气渐凉,肠胃还不太适应寒冷的刺激,如果不做好防护工作很容易引发胃肠道疾病或使原有的胃病更加严重。秋季养胃主要胃部保暖,这就要求我们适时添衣,不要着凉,夜间睡觉的时候也要盖好棉被。

7、适量运动

运动是我们一年四季不应少的,在秋季的时候,要是我们可以坚持一个比较适宜的身体锻炼,不单单是可以给我们的身体上调养肺气,还可以给我们的身体上提高肺脏器官的功能,锻炼有益于增强身体器官的免疫力,提高对疾病的低于能力。

寒露习俗有哪些

登高欣赏秋景

寒露带走了夏的炎热,欣赏秋景成了此时人们的习俗之一。

比较常见的方式是登高、赏菊。在北京,景山公园、八大处、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几乎每年都会吸引众多的游人。

秋天正是菊花开放的好时候,和大多数春夏盛开的花不同,菊花是反季节的花,越是霜寒露重,越是菊花开得最艳丽的时节。

民间有“寒露吃芝麻”的习俗。在北京,与芝麻有关的食品都成了寒露前后的热门货,如芝麻酥、芝麻绿豆糕、芝麻烧饼等。

秋风起,斗蛐蛐儿。白露、秋分和寒露,是北京、杭州等地市民斗蛐蛐儿的高潮期。蛐蛐儿也叫促织,一般听见蛐蛐儿叫就意味着入秋了,天气渐凉,提醒人们该准备过冬的衣服了,故有“促织鸣,懒妇惊”之说。

由于日期与重阳节临近,有的地方在寒露有“饮菊花酒”的习俗。据悉,在寒露这一天,古人还要取井中的水来浸造滋补五脏的丸药或药酒。

“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此时,天气对秋收很有利,人们往往忙着迎接丰收。寒露蜜桃属北方晚熟桃品种,成熟期在寒露前后,故名“寒露蜜桃”。

吃蜂蜜、梨等可滋阴润燥

俗话说“西风响,蟹脚痒”,天一冷螃蟹的味道就要“正”了。“九月团脐,十月尖”,寒露时节雌蟹卵满、黄膏丰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只不过过敏体质、胃寒者等人不宜多吃。另外,螃蟹忌与柿子同吃,以免生成胃石。

寒露后,气温降低,人们会特别关注饮食与养生。民谚称“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脚”,就是提醒人们关爱自己不要受凉。

秋季气候干燥,肺、呼吸道等比较容易受到伤害,大家会对日常饮食作出调整,比如吃梨、蜂蜜来滋阴润肺,保证身体健康。百合、芝麻等食物也会在寒露前后食用,但不算普遍。

秋天虽不像春天那样生机盎然,但秋高气爽、层林尽染,也有一番动人的美景。

寒露节气如何养生呢,本篇文章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能够给您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