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民风民俗小学生个人作文 篇一
饺子,是中国传统的特色食品。俗话说:“好吃不过饺子。”逢年过节吃饺子,出门送行吃饺子,冬至节气吃饺子……由此可见,饺子乃吉祥美食。除夕之夜,我和妈妈一起准备包饺子,突然对饺子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于是,我上网查阅了一些有关饺子的资料。原来,饺子原名叫“娇耳”,是我国的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相传东汉末年,张仲景辞官,冬至这天返乡,看见南阳流行伤寒,老百姓饥寒交迫,两只耳朵冻伤,病死的人很多。张仲景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便在当地搭了一个医棚,支起一面大锅,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煮熟之后连汤带食赠送给穷人。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从此,后人仿制,称之为“饺耳”或“饺子”。原来,饺子有如此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呢!
接下来,我开始和妈妈包饺子。首先和面,妈妈用冷水搅面,揉成大面团,盖上湿纱布醒面。接着做馅,妈妈让我摘韭菜,她去拿橄榄油、酱油、鸡精、香油、葱姜、食盐等调制肉馅。我把韭菜洗干净,妈妈把它切成碎末。再把炒熟的虾仁儿,煎好的鸡蛋剁碎,连同韭菜末一起倒进肉馅搅拌,香味立刻扑鼻而来。面醒好了,妈妈使劲儿地把面揉好,揉搓成长条,再揪成一个个小面剂子,用小擀面杖擀成中间略厚、周边较薄的饺子皮。我学着包饺子,左手拿起一个饺子皮,把馅放在皮中央,再把皮对折,然后用右手沿着皮边捏严实,捏成月牙形,一个饺子包成了,不过不太好看。妈妈指导我,最后一下,把皮边往中间捏一下。我试验了几个,果然好看多了。妈妈还悄悄地糖块儿、花生、硬币洗干净包进馅里。说是吃到糖块儿,来年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健康长寿;吃到钱币,财源不断。
开始煮饺子了。妈妈先将冷水烧开,再把饺子放进锅里,用汤勺顺着锅沿顺时针划圆弧,等饺子浮上水面时,添少许冷水,反复三次饺子熟了。吃着美味的饺子,回味着饺子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内涵,我好有幸福感。
家乡的民风民俗小学生个人作文 篇二
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它至今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一只神鸟降落在人间,被人们误杀,天帝知道后震怒,下令正月十五火烧人间,人们想出个法子,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每户人家在门前挂起红灯,从而骗过天帝,保住了自己的财产和生命。从此元宵节闹花灯,便成为了一个风俗,一直流传到现在。
往年正月十五这天晚上我们一家人都会来到大街上观赏花灯。美丽的花灯可真多啊,使人眼花缭乱!那漂亮的金鱼灯,全身金色,还吐出珍珠大的小灯泡,各式各样的小崽,灯来装饰整个鱼,真是既简单又漂亮。还有那夺目的五角星,美丽的小兔子灯全身粉色。它们都发出光亮,仿佛在跟大家说:“祝你们元宵节快乐。”
各式各样的花灯很多,看花灯的人也很多,大街上人山人海。连马路上也挤满了人,一眼望去,看不到人流的末尾。
终于到了猜灯谜的时间,我迫不及待,想大展身手了。心想:去年一个也没猜出来,今年我可是练过呢,我肯定会比爸爸妈妈猜的还多。开始了!开始了!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跑过去,等我挤出来的时候手上拿满了灯谜纸。我找到一个地方,把灯谜纸一个一个铺在地上,开始思考答案。第一个,很简单:“多一半。”肯定是夕。因为多的一半吗。就这样,我一个一个地猜出了谜底。可是到了最后一个,我实在想不出来了:“无尺土之封。”我心想:好难啊,要去问爸爸。我跑到爸爸跟前:“爸爸,无尺土之封的谜底是什么呀?”爸爸思考了一下说:“是一”“为什么是一?”爸爸装作一副很有学问的样子说:“天机不可泄露。”听到这句话,我笑出了声。不过知道答案就行了,我还要去兑换奖品。我的奖品是一支笔和一本笔记本。我正准备去问爸爸最后一题为什么是一呢?可是等我拿着奖品去找爸爸的时候,爸爸给我买了一只烤鸡,我一下子就把问题抛到了九霄云外。到现在我还是没有问。
夜深了,在赏花灯的人,倒是越来越多,各种彩色的灯,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大放光彩。真是“一夜花灯醉,只缘春意浓。”
家乡的民风民俗小学生个人作文 篇三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忙把新桃换旧符。”古时候的人们用这样的方式来迎接春节的到来。现在,许多地方还保留着各种各样的习俗,我的家乡也不例外,每当我想起家乡的春节,心中的涟漪还在微微荡漾,仿佛还在为春节的热闹欢呼雀跃着。
在每年的小年,人们就准备春节的来临了。在这几天中,家家户户都会要请亲朋好友来家中做“籺”。”籺”是我们家乡的特色美食,籺分为甜与香两种味道,甜的馅料是用椰丝,芝麻与砂糖做的,而香的则是在甜的基础上加上葱白和猪油。刚出炉的籺要趁热吃,咬一口,嚼一嚼,糯米的韧绵与艾草的的清香相互交织,吃在嘴里,美在心里,味道绝对一流,使你忍不住再吃一个。
除夕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贴上春联与门神,以示来年如意吉祥。外出工作的人都要回家与家人吃一顿团圆饭。团圆饭的菜品有很多,有鸡、有猪,但一定要有鱼,寓意年年有余。全家人都要守岁,等待新年的来临,凌晨十二点到了,人们都会在自家门前放鞭炮,寓意辞旧迎新,一夜下来,鞭炮声不绝于耳,直到东方欲晓,才回复了原本的平静。小孩子们在新年是很欢喜的,因为他们会收到父母给的压岁钱。压岁钱的真正含义不仅仅停留在这个"钱"字上,它更多地包含了长辈对晚辈的爱和希望。
在过完年之后,就迎来了我们家乡最有意思的一景,那就是——“年例”,这个年例并不是一般的活动,而是粤西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届时以各村各街为单位,从农历正月初二开始,一直到二月底。他们会在定好的那一日举行年例盛事,包括歌舞表演,游神,大摆宴席,烟花竞放等等。到那时候,各家的亲朋好友相聚在一堂,大人们三五成群地聊天,小孩子们则嬉戏打闹,。年例的菜品也丰富多彩,下至鸡鸭鱼猪,上至各种山珍海味;各种菜品被厨师们做得色香味俱全,令人垂延三尺。桌上,筷子频频交错,人们都为这些精美的'菜品称赞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
元宵上市,春节的最后一天到了,街道上到处张灯结彩,广场燃放烟花,一串串亮晶晶的光点从广场上升起,随着一声爆炸声,光点变成了漫天盛开的礼花,大地和天空被满天烟火照得通明。天上的美景转瞬即逝,但给了人们的惊喜还在蔓延……
虽然家乡越来越现代化了,但是这些习俗,紧紧地扣在家乡的人心中,永远不会磨灭。
家乡的民风民俗小学生个人作文 篇四
清明节到了,我很想念您——外婆!这只是一个借口,不是清明节,我依然想念您!
虽然我今天无法赶到外婆的坟前,但是我知道外婆一定是最开心的,因为在今天我们很多亲人都特别的想念您。
我三月份回家参加了奶奶的七十大寿,去给外婆扫墓,插亲。感触很深。
很多时候,我们做晚辈的都是感受不到他们对我们深沉的爱,有时候或许还觉得他们多滤了。随着我慢慢长大,知道了有很多事情是我不能控制的,比如人的生老病死。
从小我最喜欢外婆,虽然她文化程度不高,在农村里是个很平常的人。她对我特别的好,有什么吃的总是留着,等我周末从枝江赶到那里吃,记得有几次我很小的时候,她偷偷给我吃东西,其实吃到的东西已经坏掉了,我不懂,吃完了就拉肚子,妈妈还会怪她!不可否认,外婆很偏心,她有一个孙子,两个孙女,我一个外孙。按道理说应该喜欢的是孙子啊,可是她从小就特别疼爱我,常常也会引起妈妈的话语。
在我上初二那年,我父母协商要离婚,问我跟着谁?我当时很迷茫,我说我想跟着我外婆过日子,当时我就是这样想的,就算世界上的人都离弃了我,我的外婆不会!虽然最后没有如愿,但是我还是在心中有个想法,等我安家了,把外婆接过来跟着我住!结果还没有等到我大学毕业,外婆被查出来是癌晚期,我悲痛欲决!
总是等到我还没有做到的时候就失去了,我心中永远的遗憾——曾经答应外婆要陪她坐飞机去上海玩的@!
我亲爱的外婆,您在天堂还好么?
家乡的民风民俗小学生个人作文 篇五
夜幕悄悄降临,我们一家人来到屋子的后院,准备一边烧烤,一边欣赏那八月十五的月儿。
我一边等着月亮出来,一边吟唱着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吃着羊肉串望着天空,心想:月亮怎么还不出来啊,难道它今晚不打算出现了吗?
“大家快看,那带着一圈圈金环的月亮终于从后山起来了!”弟弟大声的说,大家都笑了,笑得那么灿烂,那么甜美……
月亮姐姐先是金黄黄的,徐徐的穿过一缕缕青烟似的白云,向上升着。突然,就在一刹那间,月儿的颜色变浅了,浅了!
“白了,又变白了。”我笑着说。它傲然的、高高地升起了。它圆的那样可爱,那样有趣,就像个银色的玉盘反射出道道日光。
啊!皎洁的月光,你引起了多少人的想象。
就在这时,爸爸大叫起来:“糊啦,鸡翅烧糊了呀!”我大笑,哎呀!爸爸太沉迷月光了呀!
我,多想和嫦娥作伴,多想去慰问受苦的吴刚,多想去逗那可爱的小玉兔啊……
可你又那么遥远,我多想借大雁的翅膀,在这欢乐的时刻飞向你的怀抱,可大雁也飞不了那么高;我想用长虹架起一座彩桥,去探望你这个地球娇女,可当彩虹出现时,你却不知在何方......
看着这圆圆的月亮,我觉得真的好美,好美……我又思念在香港的爷爷奶奶,此时,他们在做什么呢?难道跟我一样在欣赏月亮吗?呵呵,这几不应了著名诗人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诗句吗?
家乡的民风民俗小学生个人作文 篇六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一年一度的除夕佳节,在大家的期盼中如约而至。我的家乡,福鼎龙安镇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整个小镇洋溢着欢乐和喜庆。
在除夕这一天,我起得特别早,没想到爷爷奶奶起得更早,里里外外,忙忙碌碌。家家户户都在准备着年夜饭的食材,每个人的家中都飘出了浓浓的饭菜香味。过新年就属我们小孩最开心,因为我们可以放鞭炮了,噼里啪啦,我整整半天都没有停过。爷爷让我帮他放一种红色的,点燃了会沿着火线爆炸的鞭炮。我点完拔腿就跑,只听到身后噼里啪啦的爆炸声。
妈妈带着妹妹在大门上贴春联,妹妹正准备贴上“福”字的时候,妈妈拦住了她。“这个‘福’字要倒着贴。”妈妈说,“因为这样就成了福到的谐音,福就光临我们家了。春节贴春联有喜庆,发财,吉祥之意。”妹妹一听,赶紧把福字倒贴了。爸爸正帮着爷爷奶奶做麻糍,麻糍是我家乡的特产,也是我最喜欢吃的食物之一。麻糍听起来就给人一种幸福感,咬起来酥软可口。而麻糍的制作过程也有它的独特之处。首先,他要用饭甑把糯米蒸熟。这很考验人的手艺,因为大米要蒸的软硬适当,然后再把蒸好的米碾碎,做成一个个糍备用。接下来要做出麻糍的配料,一般是用黄豆粉、红衣花生、芝麻和白砂糖和在一起。要吃的时候,把糍蒸热,用筷子团成团,放进装着配料的大盘子里滚两圈就行了。
很快就到了吃年夜饭的时候了,大家围坐在餐桌旁,一边吃年夜饭一边谈笑风生。在年夜饭中,鱼和鸡是必不可少的。鱼象征着年年有余,而鸡则象征着吉祥如意。接着,大人们纷纷拿出红包给我们小孩压岁。
晚上8:00整,我们全家准时打开电视机,收看“春节联欢晚会”。那悠扬的歌声使人陶醉其中;那优美的舞姿,使人赞不绝口;那滑稽有趣的相声小品使人捧腹大笑。凌晨12点还未到,各家各户争先恐后的地放鞭炮庆新年。直到守岁结束,我才会意犹未尽地上床睡觉。
家乡的风俗展现出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的一面,让我们一起把家乡的民族风俗传承下去。
家乡的民风民俗小学生个人作文 篇七
我的家乡——宁乡,这个小县城坐落在湖南省长沙市的西部,这里虽然一切都很平凡,毫不出众,但家乡的闪光点常吸引人们的关注。其中,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民间传统习俗就是其中的亮点之一。
节日的气氛最能体现出传统习俗的魅力。
我们这儿的第一节日是春节。春节还没到,家家户户进入腊月后会陆续杀猪,特别是在农村里,杀猪后会请村里人大吃一顿。我的家乡除夕定会吃鸡、鱼、肉这三样菜,鸡必须是雄鸡,将它整只清炖,出锅装盘时要让头昂起,不仅喻义“步步高升”,而且清爽可口,令人不吃都想咽口水。
春节后的又一轮高潮无疑就是元宵节了。元宵节吃元宵,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了。软软的白面里裹着一团又香又可口的夹心,咬一口,香甜的黑芝麻糊流入嘴中,在嘴里慢慢融化开来……元宵节时,什么事都围绕着“圆”,那么自然就离不开灯了,家乡有一个持续了好多年的习俗——灯会。每到正月十四、十五夜晚,步行街、行政中心总会亮起“彻夜不眠”的红灯笼,为家乡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正是因为这样,每次灯会,现场都挤满了人,真可谓是人山人海!所以,后到的我无奈极了。
……
我的家乡虽是个小县,但却有着几千年浓厚的文化底蕴,承载了祖先流传下来的民风习俗,为中国增添了一份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方特色
家乡的民风民俗小学生个人作文 篇八
金黄的外皮,包裹着喷香的馅,这就是家乡的馅饼。一口咬下去,酥脆、咸香味儿霎时蔓延至我的每一个味蕾,好吃极了。
我的老家在上海南汇,塌饼是家乡人的必备品,无论男女老少,都爱它。做塌饼的阿婆常常站在店门口,咧着嘴,憨憨地笑着,吆喝着:“塌饼,刚出锅的塌饼……”下班的年轻人总会停在街头的塌饼店前,买个塌饼压饿。但他们往往只买一个,因为一个塌饼就已足够。老人们也常常会在买来后分一半给老伴吃,另一半则自己慢慢品味,那神情仿佛在享受世间最珍贵的美味。孩子们则是一放学就吵着闹着要大人给自己买来吃,手捧着一个热乎乎的塌饼,咬一口,那带着素菜味儿的清香,便弥散在了孩子的欢笑声与妈妈慈爱的笑容里……
我一回到乡下,便会缠着外婆,让她亲手给我做塌饼吃。每次开始做,她总要先去洗手,再将需要用的工具仔仔细细地清洗干净。她从来不会因为任何事而省略每一个细节。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外婆将反复揉捏成的又光滑又柔软的面团擀成薄薄的面皮儿,放置在木板中央,然后再利落地将拌好的馅放在上面,用勺子压实,每一步都是那么细致。每每此时,我都欢呼雀跃着围在灶台前,围在外婆的身边,围在氤氲的蒸气里,围在弥漫的香味中。至今那垂涎欲滴的感觉仍回味在我的记忆中……
当然,看着外婆娴熟的动作,我自然也是安静不下来的。我总是会拽着她的衣角,望着她,央求道:“外婆,外婆,你让我试试好不好?我保证不捣乱。”外婆对于做塌饼可是分外认真,从不让他人帮忙,因为不放心——但她仍然会答应我的要求,在一旁慈爱地笑着指导我。
外婆做塌饼的手艺可是一绝,乡里人都夸赞她做得好吃。每次外婆做塌饼,都会做很多,一部分留给我,还有一部分给邻里。我总能把塌饼都吃完,从来不会浪费。听外婆说,小时候每当我哭,外婆便给我塌饼啃,我便不再哭闹,家里人都说我是塌饼的忠实粉丝。
当然,我们也经常送给邻里自家做的美食。可是,我却从来没有见过他们道谢,仿佛这是理所当然的。我问外婆为什么大家如此奇怪,她却只是一笑,回了句“正常,正常。”细细想来,道理实在很浅显:这就是家乡人啊,热情,爽朗,却也憨厚,朴实;这种礼尚往来,不是客套,而是一种习惯。
我爱家乡的塌饼,我爱家乡的生活,我爱家乡的风土人情。
家乡的民风民俗小学生个人作文 篇九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不仅有很多的传统文化,还有很多的传统节日,在这些传统节日里又有很多趣味十足的传统习俗。一起来看看我的家乡——太和县的春节习俗吧。
从腊月初旬开始,家乡的人们就开始为过春节忙碌起来了。腊八这天,家家户户不仅要熬腊八粥,还会兴致勃勃地去买牛肉,买回牛肉后切成小块撒盐腌制,每天还要翻一翻。这些牛肉大概腌制十天左右就可以拿出来泡一泡,然后煮熟食用了。可以说,家制牛肉这道菜是我们春节桌上的一道必备菜,色鲜味美,老少皆宜。谁家要是少了这家制牛肉,就会觉得少了很多年味。
腊八粥没喝几天,转眼间就到了腊月二十三,也就是民间俗称的“小年”,这一天的重头戏就是“祭灶”。在这一天,人们从天一亮就开始对家里进行大扫除。他们不仅要把房间打扫干净,更重要的是把厨房里的锅碗瓢盆全部拿出来清洗干净,然后把厨房里的东西摆放整齐。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是小心翼翼的,不允许有物品损坏的现象发生,因为这里面包含着祈求新年安康的愿望。“小年”这天,家人们也会尽可能的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大家都很重视过“小年”,因为从这一天开始,期盼已久的太和的春节就真的快到了。
刚过完“小年”,大人小孩都走上街头,出入超市,为过大年做准备了。大人们会买很多鸡鸭鱼肉,买充满喜庆气氛的必备品:春联、红灯笼、窗花、花草等。小孩子会买很多美味的零食和各种玩意儿——风筝、电子花炮、魔卡等。
盼望着,盼望着,热闹的除夕到了。家家户户门上都贴上红红的春联,窗上贴着喜庆的窗花。人人穿上新衣,喜笑颜开。晚上,每户人家都围在一起吃团圆饭。这天最有趣的要属吃饺子了。大人们会把一枚硬币提前包在饺子里,大家都想吃到那个包有硬币的饺子。小孩儿吃到了,预示着学习进步、茁壮成长;大人们吃到了,预示着工作顺利,事业有成;老年人吃到了,预示着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所以每个人都带着一种期待的心情去吃饺子,都希望自己是那个幸运儿。晚饭后,一家人会其乐融融的坐在一起观看《春节联欢晚会》,享受着精彩的节目带给大家的热闹与欢乐。
过了除夕,就是大年初一了。大年初一,家家都会拜年,人人相互祝福。这一天是小孩子们最开心的日子,每个孩子的脸上都乐开了花,因为他们会收到很多大大的红包。
太和的春节在人们的相互祝福声中来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家家都会吃汤圆,观花灯。湿地公园的花灯花样繁多,样式新颖,惹得游人彻夜观望。
太和的春节在正月十六这天结束了。大人正常上班,小孩走进学校,大家都在快乐与祥和中向前奔跑着,美好的生活也在希望与拼搏中创造着。
家乡的民风民俗小学生个人作文 篇十
伴随着除夕远去的步伐,便又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节日—元宵节。在我的家乡,吃汤圆、逛花灯是元宵节当天必不可少的节目,所以我印象中的元宵节是甜甜蜜蜜、五彩缤纷的。
这不,元宵节的前几天,妈妈便带着我到超市里挑选元宵。看着货架上摆放着的各种口味的元宵,竟不知如何选择了,踌躇片刻,那袋五颜六色的小汤圆便被我收入囊中。
在我的翘首期盼中,元宵节终于到来了。中午,奶奶准备了一桌子好菜,可是我却无暇顾及,就等着那一盘五彩斑斓的小汤圆上桌呢!夹起一颗放在嘴里,真是香、甜、鲜、滑、糯,五种口感俱全。一会儿功夫,那盘汤圆就“全军覆没”了。
吃过午饭,妈妈和爸爸商量要带我去唐山南湖观花灯,所以那个下午我是在期盼中度过的。夜幕降临,真正的高潮才刚刚开始。马路两边的树枝上悬挂的小灯笼全都亮了起来,街道上车水马龙,到处都是赏灯的人。我牵着爸爸妈妈的手也挤进了人群。人群熙熙攘攘,像流水线一样,缓缓向前挪动。要不是我们手牵手,恐怕早就被挤得各奔东西了。人群这么密集,只能踮着脚才能看到灯。走着走着,我们被嘈杂的人群挤到了另一边。不得不说,这边的视野真不错,一大片铃兰花灯尽收眼底,颜色各异,有红的、粉的、白的、蓝的、紫色的,交织在一起格外绚烂。在它们的中间还穿插着写有“春”字和“福”字的大彩灯,使得整个地方更加光亮。大约五分钟后,人群渐渐散开了。向前一望,前面是小吃街。迎面扑来的烧烤香味,让我忍不住停下了脚步。爸爸、妈妈带着我大快朵颐了一番,便又开始逛起了花灯。
过了这条街,人群不再拥挤,这个区域的花灯形态各异,有以十二生肖为形的灯,还有宝塔、拱门、轮船等造型的灯,赞叹之声不绝于耳。行了一公里左右,就来到了灯谜阵,相比之下,这里的人就更少了。只见有的人在盯着灯发呆,有的抓耳挠腮,还有的刷着手机,很有一番不猜出来不罢休的架势。
从这里沿坡路下去,逐渐地热闹起来。一群人在台上舞着狮子,许多人围着舞台大声喝彩,气势不亚于一场大型音乐会。赏灯结束,元宵节也就随之落下帷幕。
这就是我家乡的风俗习惯,也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沉淀和积累,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它继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