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到民间采风去日记大全
我的家乡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但它却用甘甜的泉水和肥沃的土地养育了祖祖辈辈的家乡人。
春天,是个充满生气的季节,我的家乡也不例外,人们背着农具去上地,新的农忙生活又开始了。路旁的柳树发了芽,在春风的吹拂下,拂着人们的脸,村头几座红砖瓦房里传来了琅琅的读书声。
夏天,天很热,农民们顶着烈日在干活,汗水一滴一滴流入土地,这可真是“汗滴禾下土”啊!
河边,一群孩子在玩耍、嬉戏。有的在钓鱼,有的在游泳,有的在打水仗……这时,做一顶柳条帽戴上好不惬意啊。
秋天,一个丰收的季节。秋高气爽、景色迷人。去山上走走是少不了的事。山上一片红色,映着袅袅的炊烟,真是一派农家气息。沿着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向下走,就来到了一片小树林。这里枝叶茂密,地上还有一层厚厚的叶子,走上去软软的。孩子们爬上树,摘几个果子吃是当然的了。吃着这山果子,孩子们的心里是甜滋滋的。再往下走是一个黄瓜泉,泉口像一个黄瓜,上面长满了绿色的苔藓,它的名字就是这样来的。夏天泉水甘甜可口、清凉无比。冬天,水温很高,泉面腾起一片白雾,如仙境一般。
冬天,下起一场大雪。孩子们正忙着堆雪人、盖雪房子、打雪仗……比城里的孩子花样还多。最常见的群体游戏是点起一堆篝火,大家围着火堆唱呀跳呀,有的人拿一个带尖的铁棍烧几个土豆,吃着这美味的土豆,乡亲们心里暖洋洋的。
我爱我的家乡,它带给我土香土色的情趣。我爱家乡的乡亲们,他们带给我纯朴的气息。
第二篇:到民间采风去日记大全
我的故乡在浙江诸暨,那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故乡的山,虽没有名山大川的巍峨,但也蕴含着江南特有的秀气。山上绿油油的是庄稼,青翠挺拔的是松树,郁郁葱葱的是竹林。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走进这绵绵延延的大山,快乐的小鸟替你引路,幽香的野花为你提神。抬头望望茂密的树冠,用力吸一口清新的空气,站在山顶大声地和群峰交流……一切的一切,是那么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故乡的水,清澈:游鱼碎石,历历在目;柔和:涓涓细流,若趋若驻;悦耳:溪流潺潺,泉水丁冬。常常是山傍着水,水依着山;山在水中走,水自山中流。河中鱼虾成群,塘中鹅鸭戏水。不愧为江南鱼米之乡。
山明水秀的故乡哺育出热情好客的故乡人。客人——不管是远来的,还是同村的,一进门,主人立刻为你沏上一杯清茶,并拿出瓜果,坐下来和你亲切地叙谈。你刚品了几口茶,一碗热气腾腾的点心就端了上来。清茶、瓜果、点心,这是乡亲们待客的三部曲,是历来遵循的风俗。当然,其中的道道儿还远不止这些。就拿第一杯茶来说吧,听父亲说,第一杯茶不能太满,必须用双手送到客人手里。喝了三四杯茶后,要主动为客人换茶叶,为了表示热情,还可以在妇女和儿童的茶杯里放适量的白糖等等。总之,只要你来做客,就一定会体验到什么叫“宾至如归”。
故乡的物产是极丰富的,不说这里的历代王朝贡品——香榧,就是人们经常能吃到的东西,也别有一番风味:那一年四季都出产的笋——鞭笋、团笋、毛笋……再配上肉丝炒一碗家乡的年糕,便是最常见的待客点心了;还有山上长的罗汉豆,越冬的地瓜,都是孩子们最爱吃的东西。故乡的饺子也与众不同,它用一种嫩草挤出的汁和着糯米粉做成,裹成的饺子皮呈鲜亮的青色,所以叫青饺,吃起来爽韧而不粘牙,又透着特殊的清香,真是味美无比。
正像某首歌中唱的:我的故乡山美、地美、水美,人更美,说起故乡的山水物产、风土人情来,真是三天三夜也道不尽。
哦,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人……
第三篇:到民间采风去日记大全
哲学家说,一滴水中见大海,一粒沙中见世界。为了探寻生活背后的“学问”,关注习焉不察的民风民情,我踏上去远方的路,到民间采风。
第一站——彩云南国
刚一到云南,满眼的山野风光,飘荡着自然热土的气息。正当沉醉佳景时,耳后传来轻松,欢快的乐曲,闻声寻人——三个妇女,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她们自由地歌唱着,以对歌为乐,作为一种娱乐活动。我想,这正是我所追寻的——云南的“歌”。后听当地人介绍才知“金满斗会”是民歌风俗中盛大的集会。乡村男女老少百多人,六人围一桌,足足坐满了三十来张矮方桌,一连三天才散场,主要目的是传歌,男女老少连唱三天,不愧是“十年难逢金满斗”。
彩云南国,歌满天国,踏着歌声去旅行。
第二站——钱塘江畔
亲临浙江,只见家家户户忙里忙外,小孩子脸上笑开了花,想必是到了邀饮春酒的时日了。漫步大街小巷,四处飘荡着自酿的八宝酒的香气,这是在别处不曾有过的香味。我想,这正是我所追寻的——浙江春酒。一到过年,人们最期盼的就是喝春酒,早在一个月前,用黑枣,荔枝,桂圆,杏仁,陈皮,枸杞子,薏仁米,两粒橄榄泡着,酒香加药香,香得醉人。
钱塘江畔,酒香飞飘,斟着春酒去旅行。
第三站——华北门户
刚到天津,我就直奔泥人张店铺,看着一个个活灵活现的泥人从泥人张手中诞生,真是惊叹不已。在捏泥人像时可以不看不瞅,瞬息而就。形神兼备,出神入化,当之无愧的“奇人”啊。杨七,杨巴也是两位响当当的人物,杨七手艺好,杨巴口才好,精明细致。关于这三位“奇人”,有这样一段评说:手艺道上捏泥人,咸丰年间两地带,明山偶遇张海五,斗智斗勇传奇事;兄弟合伙生意火,中堂大人怒摔场,巧嘴滑舌解危难,杨巴茶汤名远扬。
华北门户,奇人倍出,带着惊趣去旅行。
第四站——祖国心脏
北京巷文化家喻户晓,听到最多的就是那街头吆喝声,这小小的吆喝声也别具一番韵味。简简单单几句话,就将货物的特征或制作过程精准地介绍给过客。儿化音,合辙押韵,方言等均为吆喝的声乐艺术,这些声音中平实透着儒雅,质朴不失鲜活,简直就是艺术。
祖国心脏,吆喝文化,赏着韵律去旅行。
没有了记忆的城市是可悲的,没有了文化奠基的民族是可怕的。带上行李,踏上旅途,伴着民风,追寻一份独特,一份风情,一份韵味。
到民间采风去日记2
“到民间采风去?什么风啊?”也许你会有些疑问,不过看了下面,你就会明白了。
人情风
这第一风自然是要采这人情风了。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咱这诺大的中国若是没了这乡里互相帮助的人情风,恐怕是安宁不了了。乡亲之间你帮我、我谢你,和睦融洽,何乐而不为?所以人情风就是这民间最亮丽的风景线了。
节日风
家乡的节日多的很!虽不比那“洋”节排场、但也是这泱泱大国的传统啊!“每逢佳节倍思亲”,节日是游子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亲人的不舍与牵挂。对于现在的90后来说,比较潮的就是情人节了,不过他们只晓得二月十四日的情人节,哪里知道七月七日的牛郎与织女啊!
特产风
说到这特产风咱安徽最出名的便是那徽菜与茶了。徽菜咱天天都吃,虽不知其详也略知一二。茶叶最好的应是那黄山毛峰了吧!自己虽然没能有幸品尝,其盛名却已久闻了。这特产就先聊到这了,别的我也不知道了。
习俗风
家的习俗到现在也剩不了多少了。除了那一两样重要的,便都被科学现代化潮流给冲跑了。清明节‘踏青’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其用意就是以祭奠祖先,顺带告诫后生小子要好好读书。
其实家乡的风也挺多的只是本人才疏学浅写不忘家乡的本色风韵,只能在大家面前写写皮毛。
采民风采不完民间的万种风情,看家乡看不尽家乡种.种俗事。
第四篇:到民间采风去日记大全
"五一"小长假期间,我们来到了月牙岛进行采风活动。
一大早,我便早早起了床,准备到达集合地点,进行我期盼已久的活动。
一路上我们欢声笑语,终于来到了月牙岛,在老师的安排下进行了第一项活动—撕名牌。一到场地,只见两旁的柏树长得正茂盛,绿油油的小草在风中舒缓地起伏着,风从远方吹来,撩起女孩子额前的短发。
在碧蓝的天空下,我们被分为两组,一组黄队,另一组是红队,我是红队成员。老师一说开始,大家便虎视眈眈的盯着对方,好像要吞吃了敌方似的。突然,黄队的一名队员向我方发起了进攻,我方队员猝不及防,被他一扑,猛地一撕,就out了。这下给了我们警示,迫使我们严阵以待。但是,结果不是很好。由于对方队员太强大,我方队员被他们连续地淘汰。最后,我们队员所经过激烈的撕名牌大战后,又迎来了大家非常喜爱的烧烤活动。它不仅可填饱肚子,还能体验到烧烤所得的乐趣。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烤架上的火终于被我扇旺了起来。于是我们迫不及待拿起烤串进行烤。大家手忙脚乱,这里一堆,那里一堆,让人看了眼花缭乱,一看这架势就是十分不专业的。但这又有什么呢?大家照样吃得饱饱的。让我们最有兴趣的是玩“火上浇油”,先在刷子上蘸些油,然后往烤架与食物上一刷,火焰一下子窜上来,大家不停地欢呼……把食物往火焰上一放,几秒钟后就熟了,这种烧烤方法一下子用掉了半桶油,真不知道老师看到了是什么心情呢。
接下来就是诗会、寻宝和文思小作家颁奖仪式,我的到了一个超级大的书包,又寻到了宝贝,让我兴奋不已……
这次采风活动让我记忆犹新,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