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梦学习网学生作文节日作文内容页

2023春节中国人的集体回忆作文1000字

2023-10-04 16:32:19节日作文

第一篇:2023春节中国人的集体回忆作文

2023 “别样”中国年

“金风送喜来,迎春花已开,二月大地春雷锣鼓敲起来……”2023年的春节与以往略显不同,这是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后的第一个春节,在“就地过年”“错峰出行”的号召下,今年的中国年注定有些“不一样”。

“数智出行”让“别样”的春运更“智能”。2023年的春运受本土疫情病例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疫情交织叠加影响,各地机场、火车站不见往年的繁忙景象,今年“疫情防控”成为重中之重,“就地过年”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尽管客流量较低,但铁路、航空等交通运输部门多措并举保障旅客安全有序出行,“3D全真实景VR导航”“佩戴口罩智能识别算法”“零接触无感式登机”等数字化技术更好地守护春运返乡人员的安全,确保运输部门做好防疫防控工作;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利用AI技术解决老年人购票、检票、客票座位号登记等问题,让春运回家路有“AI”更有爱;5G网络穿行在各地的机场、高铁站、地铁站……为春运数字化服务提供了网络支撑。疫情当前,“别样”中国年中的“别样”春运,通过“无接触”“自动化”“人性化”的“智能”方式护航旅客回家之路。

“线上购物”让“别样”的年货更“便捷”。在传统的年货采购里,我们看到的是年终团聚的一个个家庭,携手走去各大线下商超、花市添置过年物品的热闹场景。今年由于疫情,线下年货消费需求逐渐转移到线上购物,“人情”消费与去年同期相比并未明显下降,反而是通过异地订单大放异彩。例如广东的潮汕手打牛肉丸在年货节期间上行至全国各地,成为最畅销的“粤味儿”。特殊时期,“就地过年”的需求,还引爆了宠物、教育培训、数码影音以及生鲜支出的增加,例如2023年货节第一周,方便菜销量同比增长超过90%。别样中国年,年味没变,但今年或许独一无二;消费需求没变,但消费板块在轮动。特殊时期,年货作为人们的“刚需”,由往年线下的人头攒动到今年的电商平台,并推出30分钟内送达,让“别样”年货更“便捷”。

“花式拜年”让“别样”的团圆更“炫酷”。就算是“就地过年”,大家还是希望和家人、朋友等重要的人一同度过这重要的时刻。可以预见的是,就地过年和走亲访友减少后,透过屏幕见证亲友变化的视频通话,将变成春节期间许多人爱用的拜年方式。面对面的走亲访友或许变成了通过网络传输的视频、照片、文字来传达,或许变成了共同观看在线节目、交流种.种新认知,或许变成了多名亲友同时接入的大家庭“云过年”……人与人之间虽然分隔两地,但“花式拜年”依然可以让大家在视频中互动游戏、分享食物甚至“云划酒拳”,让人们通过社交网络和聊天软件就能分享自己的情感和动态,也就少了不能团圆的遗憾。“别样”中国年中的“别样”团圆,心和心在一起,以炫酷的形式体现,依然可以是团圆的新年。

“欢乐欢乐中国年,欢歌笑声连成片。欢乐欢乐中国年,红红火火到永远……”2023年的春节,虽然少了相聚的热闹,但“别样”中国年同样可以快快乐乐,同样可以欢歌笑语。

第二篇:2023春节中国人的集体回忆作文

“年味”中一支“舞”

随着春节的接近,“年味”逐渐浓烈起来。每个人记忆中的“年味”都各自不同,有年馍、馒头、饺子、爆竹……而在我的“年味”中却是一支具有潮汕特色“舞蹈”。窗外响起了吵闹的锣鼓声,这是一群男青年现在排练着具有“南国雄风”美誉的舞蹈——“英歌舞”。潮汕地区除了“胶几人”(自己人)的独特方言通行外,还有就是这一支美妙的民间舞蹈,一般节日喜庆活动中都可看到它的身影。“潮汕英歌舞”是国家级非遗项目,也是潮汕历史文化最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瑰宝。

“一笔一画”中英歌文化代代相传

“英歌舞”在潮汕人的心目中是最具有观赏性的“广场舞”,要跳好英歌舞首先要画好英歌的面谱,英歌脸谱是根据《水浒传》的梁山英雄人物所塑造。只有“一笔一画”地刻画出英雄的气概,才能把“英歌舞”的豪放、遒劲表演得淋漓尽致。如今“英歌舞”不只是男青年的专属,小孩、妇女均可跳出英歌舞的澎湃气势,英歌文化实现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中国有着五千年灿烂辉煌的历史,中华大地的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它们都是历史的见证、文明的标志,它们大部分经历岁月更迭、战火硝烟,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要多过吃粽子的端午节、赏圆月的中秋节、观英歌舞的春节等传统节日,少过一些“洋节日”,要保持对中国文化理想、文化价值和文化生命力的高度信心,实现中国文化薪火相传,要在学习传统文化汲取能量,并转化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一招一式”中英歌精神铭记于心

“英歌舞”融入了武术的精髓和舞蹈的魅力,一招一式、一跳一跃、一动一吼都展现出“英歌舞”的岭南风采,锣鼓声响起时就连观看者都会情不自禁地抖动双腿。每年春节观看“英歌舞”是潮汕人民必不可少的节目,“英歌舞”的艺术魅力让观看者百看不厌。每次看完“英歌舞”后,在我内心总会燃起一团奋斗的火苗,这种粗犷豪放的民族舞蹈已经铭记在每个潮汕人民的心中。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要把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用起来,发掘文化底蕴,讲述文化故事,跳好文化舞蹈。我们要把“英歌舞”中敢为人先、万众一心、拼搏奋斗、只争朝夕的精神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上,要牢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只有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

“一槌一鼓”中英歌舞蹈独树一帜

“英歌舞”的独特之处就是所用的道具——鼓槌,每个表演者手握双槌,时而双槌互击,时而双槌击地,动作熟练,整齐划一。在舞蛇者和击鼓者的指挥下,他们不断地变换队形,时而双人表演,时而快步跳跃。“英歌舞”是好汉之刚加上舞蹈之柔的艺术,在广东民间艺术中独树一帜,原本“英歌舞”的表演者多达108人,后为了便于表演,出现了小规模的英歌舞队伍只有24人或36人。“英歌舞”独特之处就是它拉近了潮汕海外侨胞与家乡的距离,它就如一小堆家乡“故土”、一瓶母亲河的“三江水”,寄托游子对家乡的深深情感。“英歌舞”正在润物无色地“走出去”,海外舞台也开始有了它的一席之地。“英歌舞”不仅是一种艺术,还是增进乡情友谊、凝聚侨心民心的重要纽带。

“英歌舞”正以气势磅礴的声威、独树一帜的舞姿、耳熟能详的旋律让“年味”变得越来越浓,一笔一画、一招一式、一槌一鼓中“英歌舞”已经展现人前,它将与西藏的“弦子舞”、贵州的“锦鸡舞”、云南的“铓鼓舞”等传统民族舞蹈一同把中华文化“舞”动起来。

第三篇:2023春节中国人的集体回忆作文

送给除夕一首诗

除夕,是中国人一年中最精心准备,也是最具有仪式感的时刻。它代表着中国人的岁尾与起始,万家灯火不灭,只为举起酒杯:一杯敬明天,一杯送过往。这一天,有归家的游子,有守候的父母,大家欢聚一堂,其乐融融,互相倾诉累积一年的思念,将所有的美好都变成喜庆。让“年”过的有“年味”,象征一年的兆头,红红火火、热热闹闹、蒸蒸日上……而只有到了除夕,才开始真正过年的绽放和仪式的开始。最应景的除夕诗,也许是李世民的《守岁》。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过了除夕之夜,我们就会离开冬天寒冷的冰雪,春风就会带着温暖来临,2023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2023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打好开局之战,做到蹄疾步稳。2023年,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为防控工作敲响了警钟。党员干部要不断强化担当意识,真正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工作落到实处。打好开局之战,保持战略定力。为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及2035年远景目标,保持战略定力,锤炼“一张蓝图绘到底”的耐力,鼓足勇气、铆足劲力,以“钉钉子”精神,稳扎稳打、保持信心,全力迎战“十四五”。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阶前素净的梅花绽放香气,盘成花朵形状的蜡烛台中点燃的蜡烛把周围映照得红红的。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地方各级领导班子的换届工作也将陆续展开。这无疑将为地方发展带来新契机,注入新活力。换届工作成功与否,关键看换届生态,生态好则班子强,班子强则事业兴,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生态必须从严肃换届纪律抓起。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人用人是风向标,只有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按照新时期好干部标准,着力培养选拔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才能把一批又一批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使他们用当其时、人尽其才,更好地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回乡过年,是很多人一年到头最大的期盼。过年,代表着团圆、亲情和温暖。不管离家多远,家,就是一种召唤。但春节临近疫情又有所抬头,“就地过年”是打好春节期间疫情防控主动仗的具体举措,是为了巩固来之不易的新冠疫情防控成果。很多人春节未能与家人团聚,一年中仅有的团聚时光,再一次变成了无可奈何的遗憾。但年货却在流动,亲情还在流动,政府的祝福在流动。春节是中国人之间不必说出的默契,也是深藏在中华民族族群中的血缘密码。因为这个共同的节日,这个民族的子孙们,哪怕散落在全世界,都可以找到相同的基因和话题。一个融化在文化基因中的传统节日,对这个民族有如此强大的整合能力,多么令人惊叹!

华灯初上,万家团圆。新年将至,惟愿山河锦绣、国泰民安!惟愿和顺致祥、幸福美满!新阶段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同心同德、开拓创新,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篇章,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第四篇:2023春节中国人的集体回忆作文

年货·滋味

“妹子,走啊!去晚了,集市上就没啥东西了!”门外的六姨急急地喊着。

“等我一下,给孩子穿好衣服就来!”母亲应了一声,急三火四地给我扣上厚厚的皮帽子,拉着我就出了院子,上了等在大门前的马车。

天儿真冷啊,马鼻子上都是霜花。车上的大姨大妈们用红底的棉被盖着腿,母亲给我掖好了被子。只听赶车大伯的鞭子“啪”的一响,在嘻嘻哈哈的说笑声中,马车渐渐消失在山野间白茫茫的雪景中……

这是我七八岁时腊月赶集的唯一回忆。

那时候,我天天盼着过年,因为只有到了过年,瓜子、灶糖、油炸糕这些好吃的才可以无限量供应。小子们打从进入腊月,就天天揣着小鞭,满大街跑疯。丫头们就缠着爹娘买新衣服、新头花,真的是恨不能明天就过年,把装备都穿戴上。

彼时人们很少进城,买年货都是在集市上。油盐酱醋、水果蔬菜、衣服被褥……总之,家里少啥,去一趟大集,就啥也不缺了。尤其到了年根儿,整个正月的所有吃喝都要集中采购。此时父亲和姐姐就成了母亲的“跟班儿”,母亲专注于挑选货品,“跟班儿”们就负责提包拎篓,然后再一趟趟搬运回家,直到室外的大缸里毫无空隙,储物的架子上满满登登。

那时候的年货,也许现在看来很有“下里巴人”的味道。猪肉都是半扇半扇地买,芹菜都是成捆成捆地拎,国光苹果都是一袋一袋地抬……样子是有点儿“糙”,但滋味却像烧刀子酒贼啦啦得浓,只要一口,便是满脸火热、满嘴幸福。

后来县城里开了大超市,大家都想体会一下推着购物车自己挑选商品的感受。于是大姨大妈们的家长里短又回响在往返县城和村子间的小客车上。以前购物,人们只在意“物”的优劣,现在“购”的体验也成了重要组成部分。相比于曾经的露天大集,超市里的货品不但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就连购物环境也温馨舒适、令人陶醉。

记得那是2000年的春节前夕,刚刚参加工作的我第一次领母亲去超市,母亲紧紧攥着我的手,生怕自己迷了路。嘴里还一个劲儿地说:“东西真多,真好!”我不语,带着母亲买了许许多多的东西,很多都是以前没吃过的。母亲不停地说:“买太多了,够了够了!”但我看得出,母亲特别兴奋。

那个春节,家里的年货基本都是在超市买的,即使赶大集也只是买些小物件。集市上也不像小时候那样摩肩接踵、热闹非凡。但无论超市还是大集,你看到的都是人们幸福的笑脸,就像那大包小包的年货,滋味不仅浓厚,还带着对于未来的憧憬。

如今,人们很少到实体店购物了。拿起手机,选好物件,几天甚至当天就能收到来自天南海北的货品。甚至是上了年纪的人都在网上购物,年货的购买方式也融入了时代的发展。

2023年的小年,家里没有像往年一样去大集或者县城里的超市买年货,而是一家人坐在热炕头上,拿着手机电脑在网上挑选着货品。母亲换了智能手机,我也教会了母亲在网上购物。在随后的几天里,我陆续收到消息提醒,于是在家与货站间不停穿梭、搬运货物成了那段时间我的“常态”。

那一年的团圆饭,我们围桌而坐,桌上有云南的松茸、海南的螃蟹、四川的腊肠、新疆的羊肉……大家边吃边谈论着一年的辛苦、来年的打算。桌上的年货尽是山珍海味,我们的日子也多姿多彩、津津有味。

岁月如水,静静地流淌着,但在每隔365天的等待后都会泛起欢腾团圆的浪花。细细观赏,每朵浪花都不一样。那是年货在变化,滋味在变化,其实质是国家和民族日益强大的点滴凝聚。我们在年货里尝滋味,在滋味中品生活,这生活是希望田野里的丰收喜悦,也是追梦路上的飞扬凯歌!

第五篇:2023春节中国人的集体回忆作文

@基层干部 这份年货清单请收好

临近春节,家家户户都在忙着置办年货,迎接新年的到来。辛苦忙碌了一年的基层干部,自然也要梳理一下清单,为自己“办办年货”,高高兴兴过个年,为来年的工作“充电蓄力”,打好基础。

贴一副“关注民生系真情,为民谋利出实招”的春联,牵挂群众冷暖。基层干部作为群众的贴心人,要带着一份真情,去走访慰问困难群众、特殊群体,弄清他们盼的是什么、忧的是什么,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党的温暖。要特别关注那些因疫情影响,子女不能回家团圆的留守老人,仔细查看房屋、用电、用水等安全,帮助采购年货,利用网络视频等方式让他们与亲人“线上团聚”,把关心关怀传递到每一个角落。要带着一份敬意,去走访慰问老党员、老干部,学习他们优良的革命作风,鼓励他们发挥余热做好“传、帮、带”。要带着一份诚意,去走访联系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听取他们对家乡发展的意见建议,希望他们在做好自身发展的同时,不忘回报桑梓、建设家乡。

煮一盘“有才何须多开口,万般珍馐肚中藏”的饺子,提升能力水平。“干部干部,干字当头”,基层干部要“肚里有货”才能展现“实干”作为。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基层治理的方针政策学懂弄通做实,提升学以致用的能力。多向群众学习,要真心实意地进村入户,直面和解决各种民生难题,实实在在为群众排忧解难,在工作实践中多向群众学习,善于从群众中获取智慧和力量,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要提升带动发展的能力,牢牢把乡村振兴的责任扛在肩上,坚定实干的信念,撸起袖子、甩开膀子,多走出去看看、多想办法、多找路子,用“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带领群众发展乡村产业、美化乡村环境、推动乡风文明,努力朝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努力前行。

放一挂“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的鞭炮,时刻廉洁自律。“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春节期间是考验党员干部廉洁作风的一个重要关口。注重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逢年过节走亲访友既有联络感情的需要,也是继承传统的必然,正常的联系无可厚非。但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把节日当成“施展拳脚”的大好机会,打着“礼尚往来”的幌子,到处拉关系、套近乎,从烟酒糖茶、当地特产、购物卡到红包,“无所不用其极”。作为基层干部,要备好清廉的年货,常思贪欲之害,念好“廉洁自律”紧箍咒,不断吸取前人“落马”的深刻教训,坚决抵制住人情往来的诱惑,不踩违规收礼、违规吃喝、违规使用公款等纪律红线,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为官,老老实实做人,斩除“从年货里捞好处”的歪心杂念,守住两袖清风的品格操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