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生》读后感 篇1
初次读《人生》这本书是在高中,那个时期接触的书比较多,《人生》这本书不同于那个时候我读的一些和学习有关的书籍,因此,印象深刻,初读时不知人生何意义,再读是心中满是感慨,或许经历的多了,道理便油然而生。
小说主人公高加林以农村知识青年身份出现,有激情、勤奋、才华、理想,在现实社会一次一次打击下任坚持努力去实现梦想,但另一方面欲望、虚荣充斥着他矛盾的内心,并最终被冲破。刘巧珍一位勤劳、朴实、善良的农村女性,她渴望知识、敢于追求、热爱生命、忠于现实,她给人以正面形象,或许表达着作者心中对一些事物美好寄托。黄亚平和克南虽都在城里长大,但成长环境的不同也使他们形成了不同的性格,但男性的理性、努力也时时左右他的行为。高明楼的圆通、眼界和眼光,马栓的圆滑,德顺的眼光,高玉德的憨厚,刘立本的精明。
每个人的出身背景不同,也造就了不同人的性格特征,高加林的人生态度是积极的,不过对待感情却是模棱两可,让人很是不解,转而在人生的道路上经转几次,可最后却是听从于命运,回到了最初想成功的地方—农村,或许城市的尔虞我诈根本不适合一个热血沸腾的青年,高加林不仅耽误了自己,也辜负了身边爱他的人。高加林的生活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回想自己走过的路,又何尝不是有很多的选择,我们做到三思而后行了吗?做出的选择让自己后悔了吗?
谁的人生又是一帆风顺?在人生的各个分叉口,总有各种各样的理由诱惑着我们,到底是坚守自我,还是随心所欲,真的要根据自身情况和综合考虑来判定,因此我们就需时时刻刻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去认真对待这残酷的现实世界,对待世界上的挫折,要以顽强的个人意志,坚持不懈的去奋斗、去追求,任何的外界因素都不能转移我们的目标,相信最后我们一定能越过现实与理想之间的鸿沟!
高中《人生》读后感 篇2
这几天我看了一本路遥的书《人生》。我从看到这本书的第一眼,就在想人的一生会是什么样的呢?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也许人的一生就像一道选择题,选择不同的答案就经历不同的人生。也许人的一生会经历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各种滋味。这本书的作者是路遥,原名王卫国。(1949—1992),1973年进延安大学读中文系,而且这本书还是一个电影,还对马云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这本书让我更加怦然心动。
主人公高加林没考上大学,用自己的努力当上民办教师,但他村的“大能人”高明楼开后门让儿子当上了教师,把高加林职业顶替了。高加林回到故乡,他现在只有一条路——当农民。过了几天才从残酷的现实中走了出来,他第一天干活就把手磨出了水泡,他不管三七二十一照样干他的活,他觉得要先苦后甜,只要把最累最苦的活干完,以后什么苦也不怕。
后来马战胜帮助高加林找到了一个记者的工作,要去乡下一个村子里,因为是夜晚,还发了大洪水,高加林不管路上有多么艰难困苦,都会克服种种困难快速前进,脚破了一直在流血,也没有感到一点点疼痛,如果是我的话,我不会那么任劳任怨的种地,也做不到在夜里进行调查工作,在学习中遇到难题,就会放弃,还会各种埋怨,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要学习高加林永不退缩的精神,积极乐观的心态。
高中生高加林回到家乡离开故乡,他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互相纠缠,催人下泪,十分感人。
人生道路虽长,但往往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时,人生的道路曲折蜿蜒,有失败,有成功,有挫折,有无奈……如果走错一步,有可能会影响人的一生。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制定我自己的人生规划,不管路有多么艰难困苦,我们都要勇敢的面对,勇往直前。
高中《人生》读后感 篇3
看完这本路遥写的《人生》,我想用柳青的话来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这本书描述的是高加林,在他那美好而年轻的时光里,他教了三年的书,却被一个刚刚高中毕业的人顶替了他的位置,他不甘心,于是一个人自暴自弃。在他人生最低谷的时候,遇见了巧珍。
巧珍对他的爱意,令他感动,他也下定了决心要跟巧珍永远在一起。不过,就在我们认为这便是最好的结局时,加林的叔父让加林担任了县里的记者,因为他叔父的这一举措,使加林和巧珍,不能每天都如胶似漆地在一起……
在他住在县里的时间里,他又遇见了中学时期的相好黄亚萍,他为了黄亚萍,放弃了巧珍。当巧珍被他所抛弃时,她选择了嫁给一个追求者:马栓。
人的一生总是那么地戏剧性,到后来,加林才发觉,原来自己一直深爱的是巧珍,并不是亚萍,可当他回过神来的时候,一切都已太晚了。
当我得到一件东西的时候,我并不会很珍惜,但当我失去它时,我才发觉,我其实是很喜爱这件东西的……但,当我发觉时,为时已晚。
读完这本书,我发觉,原来,每对恋人的爱情都是无价的,平等的,真正的爱情里,并没有任何物质的干扰。文中的巧珍对加林的爱亦是如此,巧珍她对加林的爱,不用金钱来衡量,因为,再多的金钱也比不上这份浓浓的爱意。
巧珍就像一盏街灯,平凡而单纯,倾尽所有来照亮他,却得在最后退出他的世界……亚萍就像一个水晶球,美丽而易碎,但到最后,她还是被“摔碎”了,摔碎的不止是她的心,更多的是她的爱。亚萍给予加林的是物质上的爱,巧珍给予加林的是精神上的爱。这两份爱的重量都难以想象,但到最后,加林都无法把握住这两份爱。
人生中的每一步,都非常重要,因为,走错一步,可能会影响你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能会影响你的一生……
人生就是一部戏,而我们都是戏中的主角。
高中《人生》读后感 篇4
人生既漫长又短暂,在路途中所遇见或享受的金钱与名利都是过眼浮云,不值得留恋与牵挂。其实真正珍贵,无价的事物往往是最初的信念与高洁傲岸的品质。这些道理直到我鉴赏《人生》这本书之后才有所感悟。
《人生》的作者是王卫国,此书的内容主要讲述一个落后,封建,与世隔绝的小山村中,一位胸怀大志的民办教师高加林因村书记滥用职权被撤去工作,想要控告村书记却因封建思想放弃。百般无奈之下,只能委屈求全变成农民,又阴差阳错与村中大户的女儿谈恋爱。因为一次巧合,他被马占胜调到县里工作。之后,他一路风生水起,如履平地,在县中成为郝郝有名的人物。但是他为有好前途,狠心抛弃深爱自己的女人,与另一个家财万贯的小姐结合。但因被检举揭发,一夜间从县中的名人沦落成一个身无分文的农民。回到农村后,众叛亲离。他才明白最宝贵的事物其实是最初的信念。
读完这部小说后,我深切的感受到人生的大起大落。有的事情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条难以回返的路,当自已失去一切,历经人生的风风雨雨后才能体会到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才会明白最珍贵的东西是自已的初心与信念。但人生同样是无止尽的,只要始终怀着心中的信念,永往直前,就可以创造璀璨人生。
人生就像黑暗中的指路灯,为你照亮前方的道路。人生也像无尽头的长巷,你永远也无法猜测到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事情。但只要保持一颗永恒不变的心,人生自然就会美好。
高中《人生》读后感 篇5
路遥《人生》中,黄亚萍的一首有明显暗示的小诗,在高加林面前浮起了一道靓丽的彩虹,而高加林误以为是一座通向更广阔世界的桥。高加林为了自己的前程,和刘巧珍在大马河桥上分了手,和黄亚萍开始了罗曼蒂克的恋爱。他们双方父母虽然都反对,但依旧阻挡不了两个“任性的孩子”的恋爱的热情。
心有不甘的张克楠的母亲向地纪委揭发了高加林走后门工作的事,高加林因此被遣回农村,和黄亚萍的爱情也因此无疾而终。虚幻的彩虹毕竟不是桥,没有让高加林走得更远,反而让他从城市突然跌回农村。这让我不禁想起了诗仙李白。
李太白于公元742年8月被唐玄宗一道诏书宣进京城长安,当时诗仙心情颇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到了长安,他只得了个“翰林供奉”。公元744年春,也就是进京一年半的时间,诗仙就上书请求还乡,“帝赐金还乡”,个中原因,众说纷纭:有人说,诗仙得罪了高力士和杨贵妃,遭到了排挤;有人说,诗仙酒后泄露了宫中秘密,玄宗不悦,疏远了他……
玄宗的诏书,在李太白的头上突现一道彩虹,诗仙原以为凭自己胸中之才可以平步青云;谁知不受玄宗待见,识趣的李太白请求还乡。这纸诏书,没有让诗仙走上仕途;它只是虹,看起来很美,却不是天梯,不能让诗仙踩着它走向辉煌。
年届不惑的诗仙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这些智力平平的凡夫俗子呢?很多时候,我们,尤其是年轻的时候,总是一厢情愿地把眼前突现的彩虹想象成渡己的桥,误以为踩上去就可以到达“人生的巅峰”;孰不知,一脚踩空,瞬间就跌回原点,甚至会跌得头破血流。
因此,我们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踏出自己的人生之路。遇河搭桥,不奢想一步登天。美丽的彩虹,虽然好看,我们可以远远地欣赏,赞叹一番,仅此而已;河上的小桥,虽然笨实,我们可以放心地踩过,到达彼岸,流连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