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教案优秀范文大全 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西域的概念,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丝绸之路、班超出使西域等基本史实。通过正确识读“张骞通西域路线图”和“丝绸之路示意图”,初步掌握识别和使用历史地图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情况,掌握以列表的方式进行比较的基本方法;通过分析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意义以及丝绸之路的意义,掌握分析史料并获取信息、得出结论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张骞、班超这两个历史人物为报效祖国,不屈不饶,勇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强化爱国思想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
难点: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导入
(播放纪录片《新丝绸之路》片头曲。)
教师:伴随着悠扬的乐曲,目睹这漫漫黄沙,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令人魂牵梦萦的峥嵘岁月。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翻开历史的卷帘,拂落岁月的风尘,跟随汉朝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一起,重走丝绸之路。一起来学习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请大家把书本打开到第82页。(多媒体课件展示本课课题)
【讲授】新课讲授
【第一章 铮铮英雄行】
图说西域(多媒体课件展示西汉时期地图) 教师:提到西域,我们首先得知道它具体在哪里才可以更好的进行我们的探索之旅。结合书本内容,请同学来确定一下它的地理位置。(学生上台展示成果) 诗说西域 教师:提到西域,提到玉门关、阳关,我们的脑海中不禁闪现出许多诗句。
那大家都能想到哪些呢?(学生回答,多媒体课件展示“西出阳关无故人”“春风不度玉门关”两句诗) 教师追问:看到这两句诗,尤其是看到“无故人”“不度”这两个词,同学们心中都对西域这个地方有些什么感觉呢?(学生感悟并回答)确实,汉朝时,对于中原人来说,西域就是一个这样一个遥远的、陌生的、荒凉的地方。
简介西域 (多媒体课件展示西域简介,学生朗读,知道大月氏和匈奴之间的矛盾)
温故知新 教师:在汉武帝之前,中原王朝和匈奴又是怎样一种关系呢?(学生小组讨论归纳并回答) 在同一时间的中原汉王朝,也时常面临着匈奴南下侵扰的威胁,当汉武帝得知大月氏和匈奴的矛盾后,想到了一条妙计,发布了如下的一道招贤令,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多媒体课件展示“招贤令”,学生朗读) 教师:如果是你,你愿意前往应招吗?为什么?最终又是谁来完成这一使命的?(引出张骞)
简介张骞(多媒体课件展示张骞简介,学生了解) (多媒体课件播放关于“张骞通西域”的视频,学生观看并思考张骞一路上都遇到了哪些困难,从中又可以学习他的哪些优秀品质)
基础知识(多媒体课件展示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归纳性表格,学生回答) 教师:就在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后,中原和西域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往来日益频繁,为了更好管理两地之间的商贸活动,西汉政府专门在西域设立了西域都护府这样一个机构。(多媒体课件展示“西域都护府”的基础知识,学生回答)也正是这个机构的设立标志着今天的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liuxue86.com
时事链接 (多媒体课件展示“新疆乌鲁木齐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相关图文,再次强调坚决维护祖国统一的信念) 过渡:张骞出使西域不仅打通了西域和汉交往的通道,而且后人在此基础上还开辟了中国和欧洲、非洲大陆的通道。这条通道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第二章 漫漫古丝路】
(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位长安商人的故事”,引出“丝绸之路”) 活动一(多媒体课件展示“丝绸之路路线地图”)学生根据地图以及书本,小组合作探究找出正确的丝绸之路路线。 活动二(多媒体课件展示东来西去两大商队的货物清单)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找到东来西去商人分别会携带的商品种类,并由此归纳概括出丝绸之路的作用,即“促进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教师:西汉开拓者的足迹不仅踏上了万里黄沙,还将目光投向了海洋,开辟了一条海上丝绸之路。(多媒体课件展示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学生简单了解即可) 过渡:无论是陆上还是海上丝绸之路,它都是一条经济之路,是一条文化之路,更是一条连接中西方文明的友谊之路,未来必将在此续写辉煌。
【第三章 悠悠驼铃声】
教师: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当年的丝绸之路见证了中国历史上的辉煌,如今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已经变成了火车的汽笛,随着丝绸之路的再次繁荣,沉寂了数百年的丝绸古路,如今正在重新焕发青春。
新闻速读(多媒体课件展示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相关资料,学生阅读) 教师:根据大家所学以及一系列资料,请思考今天共建“一带一路”有何现实意义?(学生回答) 教师:相信只要秉持着开放、交流、友好的态度,这条路必将再次见证大国新的崛起。让我们共同祝愿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教师:今天和同学们共同走进丝绸之路的历史,我的心中忽然涌起一种莫名的感触:我依稀看到了络绎不绝的人群,热闹繁华的集市,和亲的队伍,各国的使臣……更看到了黄沙万里,断壁残垣……在新课结束之前,让我们伴随着悠扬的音乐,沿着连绵起伏的祁连山,再次感受丝路的魅力。(多媒体课件播放丝绸之路沿途风光的相关动画)
课后小结
教师:我们今天所了解的历史不过是丝绸之路的冰山一角,昔日丝路留给我们的所有的梦幻,至今仍然撩拨我们的心弦,吸引我们将来有机会要再一次走近它。 让我们和丝路说声再见,只待更美的再次相见!
人教版初中历史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教案优秀范文大全 篇二
科 目 历史 设 计 者 学校
授课班级 学生人数
课 题_______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________________
课 型 新授课 授课日期
一、课标描述(摘要)及其解读
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两汉对内对外关系。对内,出使西域和设置西域都护;对外,打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建立了同欧洲国家──大秦的友好往来。本课体现了两汉灵活多变的内外政策,反映了古老中华文明的世界领先地位,进一步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学习的驱动力就是兴趣为主,感性认识仍占重要地位。他们有参与学习的热情和活跃的思维,对张骞出使西域及丝绸之路的历史也略有耳闻。这些都可以成为教师引导教学的开发性资源,为学生自主的学习开辟道路。而且七年级学生是一个热情奔放的群体,他们愿意展示自我;也是一个自信、有思想的群体,他们敢于发表见解。基于以上的考虑,教师可以选择从学生的兴趣点切入教学,在师生互动中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在对话交流中获得心灵的沟通,实现知识的建构。
四、学习目标:
1、识记张骞通西域的史实,班超经营西域的史实,丝绸之路的路线。
2、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五、 评价方案设计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以上古诗中的“阳关”和“玉门关”以西的地区在汉代被称为( )。
A.西域 B.大秦 C.安息 D.葱岭
(针对学习目标一,采用多媒体演示的方式进行测评)
2、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的事件是( )
A.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B.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
C.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D.丝绸之路开通
(针对学习目标一,采用多媒体演示的方式进行测评)
3、下列事件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张骞出使西域 ②班超经营西域 ③西域都护设立 ④蒙恬出击匈奴
A.④①③② B.①③②④ C.④②①③ D.②④③①
(针对学习目标一,采用多媒体演示的方式进行测评)
4、下图为丝绸之路的路线图。
(1)请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名或国名。
A.出发地_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_C. ______________
D. ______________E. 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
(2)对开通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填写一个人物)。
(针对学习目标一和学习目标二,采用书面练习的方式进行测评)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
项 目 内 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1、张骞出使西域 1、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 2、“丝绸之路” 2、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 3 3 教学难点 1、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1、小组合作交流 2 2 3 3 七、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效果 同学们,今天我带来了苜蓿、核桃、胡萝卜、石榴、葡萄,还有一方丝巾,我先告诉同学们,这方丝巾产地不是苏杭而是新疆阿克苏,请同学们说一下苜蓿、核桃、胡萝卜、石榴、葡萄的产地在那?
在内地也有吗? 学生根据实物回答
新疆。在内地随时可见。 太好了。汉一朝是我国比较强大的封建王朝。汉王朝和西域沟通之后,中国同西方的贸易开始发展起来,特别是张骞通西域后,开辟了 一条从中国通往欧、非大陆通道。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本课内容。(出示课本标题) ?
由实物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西域歌舞、大漠驼铃、黄沙万里,这就是两千多年前,祖先开辟的“丝绸之路”。绵延数千里的丝绸之路贯穿了亚欧大陆,成为中外友好交往的见证。那么,同学们肯定想知道丝绸之路到底是如何开通的?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又和丝绸之路有什么关系呢?学习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
学生看图看书,然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西域指的是哪里?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西域的具体地理位置?
学生通过看书掌握了本课的基础知识。
照书答 这是书 上的答案。西域的含义有两种(指图说明)
狭义的专指阳关、玉门关以西,葱岭以东,主要是今天的新疆地区;广义的则指阳关、玉门关以西,包括中亚、南亚、西亚、北非及欧洲等广大地区。本课所讲的西域指的是广义的西域。东边的起始点都是两座关,一个城什么关?什么城池 学生看图回答:生:(齐答)阳关、玉门关和敦煌。
? 参照彩图18页仔细看张骞去西域有来回路线。敦煌不要被忽略. 说起阳关和玉门关,大家肯定马上会想起两首脍炙人口的唐诗中的名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和“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完整显示两首古诗)这是古人眼中的阳关和玉门关,在他们看来,阳关、玉门关之外就是不一样的世界,就是苍凉的荒漠。那么,面对这样一个荒凉的世界,面对不可预测的危险,张骞为什么还要冒险出使西域? 学生看书
生:联络大月氏,东西夹击匈奴。
? 师:为什么汉武帝时期要去攻打匈奴呢?汉武帝之前,汉朝和匈奴是如何相处的? 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得出结论。
汉武帝时期,经济军事势力的增强,统治者就希望从军事上打垮匈奴。
汉武帝之前:和亲 通过对比,使学生对这些历史人物更加了解。 为了稳操胜券,汉朝也希望找到一位盟友与其协同作战。因此,汉武帝想到了哪一个国家? 生:大月氏。
使学生脑中有直观印象
? 对。汉武帝从匈奴投降者口中了解到,匈奴打败大月氏时,曾以大月氏国王的头骨做成饮酒器。大月氏逃向西方后,深恨匈奴而图报复,但苦于找不到盟友。于是下令招募使者出使大月氏。张骞挺身而出,自愿前往。(出示张骞简介)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两次出使西域的情况。 ?学生自由讨论,踊跃发言。
人教版初中历史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教案优秀范文大全 篇三
(一)内容标准
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丝绸之路等基本史实。
2、了解丝绸之路的开通及作用。
3、通过对张骞通西域路线图、丝绸之路路线图的了解,使学生初步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技能。
4、能够正确认识张骞在中外民族交往中的作用和丝绸之路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培养学生全面认识思考历史现象内在联系的能力。
5
过程与方法
1、以学生自主地学习活动建构知识为主,教师起帮助、指导的作用。
2、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3、搜集与西域相关的诗词;与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图文资料,理解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张骞出使西域的学习,培养学生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开拓的精神和意志品质。
2、增强学生建设西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通过开通丝绸之路后东西方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认识到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认识到无论古今交流才能进步、开放才会发展的深刻内涵。
(三)地位和作用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历史是大一统的汉朝政治、经济史的延续。其中,汉通西域中的张骞被称为“走向世界的第一人”,而汉通西域最终又促成了丝绸之路的开发。大漠戈壁展现了中国首次对外交往的精美画卷,对今后中外交流史的学习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而且瑰丽的史实更是有力的证明了: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利用本课的教学资源更可以挖掘出交流才能进步,开放才会发展的深刻内涵。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学情分析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一年级的学生学习的驱动力就是兴趣为主,感性认识仍占重要地位。他们有参与学习的热情和活跃的思维,对张骞出使西域及丝绸之路的历史也略有耳闻。这些都可以成为教师引导教学的开发性资源,为学生自主的学习开辟道路。而且初一学生是一个热情奔放的群体,他们愿意展示自我;也是一个自信、有思想的群体,他们敢于发表见解。基于以上的考虑,教师可以选择从学生的兴趣点切入教学,在师生互动中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在对话交流中获得心灵的沟通,实现知识的建构。
(二)课程资源重组与素材选择
重点:张骞通西域 丝绸之路。
难点: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根据本课教学资源丰富、涉及范围广的特点,教师应指导学生课前搜集与西域相关的诗词;与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图文资料,于无形中实现学科渗透、拓展本课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班超经营西域为小字阅读内容,可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灵活运用。
(三)教学过程构思
采用情境体验教学模式,在因学定教、多维互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和梳理知识。采用质疑法、体验式等教学方法,达到师生的和谐互动,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载体,实现生生的融洽合作。鼓励学生主动式的、探索式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在这样的氛围中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见解、敢于质疑的创新精神。
三、教学过程
导入:千?__万缕 锦__前程 牛郎?__女 衣__还乡 __ __入扣? ?花拳__腿
讲述:这些成语都和丝或丝织品有关。中国是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中国的丝绸举世闻名,古代西方称中国为“丝国“,寄托了他们对古老东方的美好想象。历史上贯通东西方的一条著名的国际交通要道就是以中国的丝绸命名的,即丝绸之路。今天,我们将追溯历史的足迹,感受先辈的辉煌。一起来学习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师:同学们,你知道历史上的西域指的是什么地方吗?
生:西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阳关以西,也就是今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师:汉武帝以前西域各国的统治情况怎样?
生:汉武帝以前,那里小国林立,天山以北的地区受匈奴的控制和奴役。
师:那汉武帝以前汉朝对匈奴采取怎样的政策?
生:“和亲”
师:为什么汉武帝时开始反击匈奴?
生: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
师:汉武帝为了反击匈奴,增大胜算的砝码,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生:汉武帝时招募使者出使西域,准备联络被匈奴从河西走廊赶到西域的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
师:应诏完成此项任务的人是谁?
生:张骞
师: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我们先来看一下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情况。
师: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是什么时候?
生:公元前138年
师: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
生:联合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
师:张骞出使西域是一帆风顺的吗?
生:不是
师: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情景剧来看一下。我需要找三个人来分角色扮演,一个单于,一个张骞,一个旁白,哪个同学能来表演一下
师:通过几位同学的表演,大家能从张骞身上学到什么精神?
生:不辱使命、坚持不懈、忠君爱国
师:很好,成功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就是有胆、有识,有行、有恒。
师: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达到了吗?
生:没有
师:张骞这次出行历时十三年,本意是为了寻找盟友夹击匈奴,却屡遭坎坷,受尽磨难,未能完成使命,抱恨而归,那么张骞是不是徒劳无功,一无所获呢?
生:没有
师:你用什么史实来证明呢?
生:张骞返回长安,向汉武帝报告了西域的见闻,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师:张骞虽然没有达到出使西域的目的,但是在匈奴的11年,使他了解到西域的地理概况和风土民情,也了解到西域各族想同汉朝交好的想法。张骞把这些情况,详细地报告给汉武帝。为了扩大汉朝的政治影响,与西域各国建立联系、交换物产,汉武帝派遣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师: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时间?
生:公元前119年
师:同学们记不记得公元前119年还发生了什么事?
生:卫青、霍去病在漠北战役大败匈奴。
师:漠北战役的影响是什么?
生:匈奴再也无力与汉庭对抗。
师:那也就是说匈奴的实力减弱,而我们汉朝的实力却增强了。我们可以看出第二次出使西域跟第一次相比匈奴的实力发生了变化。
师:这次出使西域的目的?
生:略
师:发展同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
师: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结果?
生:西域各国也派使节回访长安。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
师:张骞率领300人组成的使团,访问诸国,西域各族派人跟随汉使到汉朝答谢,汉朝同西域各国终于建立了友好关系。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沟通了西汉与西域的联系,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开始了。(展示汉与西域的物质往来图)
师:哪些是从西域传到中原的?
生:汗血马、葡萄、石榴、苜蓿、核桃、乐器和歌舞。
师:哪些是中原传到西域的?
生:汉族的铸铁、开渠、凿井等技术和丝绸、漆器、金属工具等。
师:从上述双方交换的内容来看,西域传入我国的多以什么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