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寻访日记
仲雍墓在言子墓的旁边,所以我们寻访完言子墓以后,我和妈妈又来到了仲雍墓,我记录了仲雍墓的石碑,石碑上写着: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下面写着三个大字:仲雍墓,再下面是时代:商。石碑的背面是仲雍的介绍:仲雍亦名虞仲,与兄泰伯为让国从渭水之滨避居江南,为吴国始祖,卒葬虞山。
我从故事书中了解了关于仲雍的故事:虞山本来不叫虞山,叫乌目山。古时候,有一个周太王,他有三个儿子,大哥叫泰伯,二哥叫仲雍,小弟叫季历。周太王想把自己的王位传给季历,两个哥哥说:“这样怎么行呢?小弟有了王位,那我们俩干什么呀?”泰伯和仲雍商量,决定离开,免得兄弟自相残杀。两人就连夜悄悄地离开了京城,泰伯到了无锡,仲雍到了常熟。仲雍到了常熟后,把自己知道的文化知识传了过来,常熟就慢慢富裕起来了。仲雍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在他的坟墓上刻了四个字“让国同心”,而且仲雍又叫虞仲,人们就将乌目山改名为虞山,让子孙后代不忘他的高风亮节。
通过这个故事,我知道了仲雍是个很有才能的人,是他带领我们常熟富裕起来的,所以他是我们常熟人的老祖宗。
我还看到在牌坊上有四个字:南国友恭,穿过这座牌坊,我和妈妈到了仲雍墓前,看到了一块墓碑,墓碑上的字已经看不清楚了,但是从石碑上的小洞,我可以感觉到这块墓碑已经很久远了。在另一座牌坊上有“让国同心”四个大字,我还在这里拍了照呢!我觉得在这里拍照是很有意义的。
今天的寻访,让我感觉到常熟是一个好地方,它有历史、文化,我觉得生活在常熟很好!
第2篇:寻访日记
今天,我们雏鹰假日小队出动了,目标:长江路333号的庆建党九十周年的摄影展,我很早就过去了,不一会儿,所有的队员都到齐了。
我们先去买了票,然后进了展厅,到了展厅后,我看到了展厅分成了三部分,分别是: “辉煌成就”、“锦绣家园”和“幸福生活”。我先走入了第一展厅,一进去,成千上万幅美丽的照片进入了我的眼帘,使我的眼睛都看不过来了,分不出是照出来的还是画出来的。我慢慢地浏览,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南京的一幅摄影,因为这幅画的作者选了一个很好的位置拍摄,拍了很多摩天大厦,拍得很清楚,使人仿佛陶醉在这繁盛的摄影中,还有一副“金色时光”,这位作者拍得是日落,作者站在山顶上,把夕阳出来时天空一片红的情景拍得动人极了,真是让我大饱眼福,接着我去了第二展厅“锦绣家园”这部分的照片是关于生态环境的照片,这部分,唯一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照片是“太湖落叶”,作者是在一个林子里把秋叶落下来时的情景抓拍的很好,把秋叶拍得美丽动人,第三部分“幸福生活”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副叫“飞向未来”这幅画描述的是一群已经毕业的博士生在抛博士帽,我好希望以后我能像他们,圆满完成自己的学业,我尽力吧!
今天的活动就到此结束了!
第3篇:寻访日记
袁隆平爷爷是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他所发明的的杂交水稻,产量比起普通水道高20%以上。现在中国有60%的水稻的产量都要归功于他的杂交水稻,并不只有一个国家在种植杂交水稻,全世界有20个国家种植了袁隆平爷爷的杂交水稻。可见杂交水稻是多么好,多么受欢迎啊!
又一次,袁隆平爷爷与一些中学生座谈时,有人知道他拉得一手好提琴,就问他:“你的手技能培育水稻,又能拉得一手好提琴,怎样协调?”袁爷爷回答:“这就跟你们读书一样,一天到晚‘弦’绷得太紧不行,否则就成了‘书呆子’,或者是‘品种呆子’。”
2002年2月的一天,袁爷爷在武汉与1500多名小学生面对面交谈。有位同学问:“你是如何取得成功的?”袁爷爷回答道:“做100次科学实验,能成功一次就不错的了。但 给予不是单纯的机会,天道酬勤,给总是青睐有心人。我之所以能培育出‘杂交水稻’,正是和我几十年泡在水田里是分不开的。”正因为这样,72岁的袁爷爷又黑又瘦,像个老农民。他曾风趣幽默地向人介绍:“我还有一个绰号,叫做‘刚果布’,也就是‘非洲黑人’的意思。” 袁爷爷之所以取得成功,还在于他具有敢于创新的勇气和信息。所以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九年几千次的试验,他终于取得成功,成为“杂交水稻之父”,取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荣誉。
第4篇:寻访日记
我又一次来到雨花台烈士陵园,今天的心情却是与以往不同的,沿着树木成荫的石板路和长长的台阶,庄严肃穆的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映入眼帘,有127位先烈的事迹陈列在这里供我们后人瞻仰。
在纪念馆里我看见了烈士们以前用过的油灯,皮箱,刀,犁头旗,马褡子,还有他们穿过的衣服,发表的文章,在狱中写的诗,其中一首诗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诗的名字《血在沸》,是纪念一个在南京被杀的湖南小同志的:
…………
子弹丢进他的胸膛,
躺下了――小小的身子,
草地上,
流着一片鲜红的血!
血在沸,
心在烧
…………
当我看到国民党反动派残害共产党人和革命烈士的刑具――老虎凳、电椅、五指夹、火盆……的时候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现在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好,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用先烈的话来鼓舞自己:我们不应该懒惰,不应该虚假,不应该不培养自己的人格,不应该不帮助我们的朋友,不应该忘记伺候国家、伺候社会。
第5篇:寻访日记
上个星期四,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我们跟随吴老师一同去龙降桥村采访了抗美援朝时期的革命家——方斌生老爷爷。
方斌生老爷爷家的房屋外观简朴,令我们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位生活朴素的老革命家。
踏进门,方斌生老爷爷热情地招待了我们,并绘声绘色地讲述了他当年的事迹。“1951年5月1日,我参加了军队,那年我27岁,至今已有几十多年了。当时,工兵团有十几个团,我参加了工兵三团,工兵三团被称为“中国工兵第一团”‘,是当时技术最高的工兵团……”方斌生老爷爷边回忆边说。
有位同学问:“方斌生老爷爷,你怕死吗?”方斌生老爷爷神态自若地说:“我不怕死,因为在我的一生中,我已经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每次,我都会想方设法地坚持下来,因为我知道只要你有坚定的意志力,就能克服一切困难。”听了方斌生老爷爷的话,我们受益匪浅……
从方斌生老爷爷的身上,我不仅看到了革命家那种简朴的生活作风,更看到了他坚定的意志力。
正因为有像方斌生老爷爷那样的老革命家,才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我们要努力学习,长大以后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